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的轿厢门口地面用于检测电动车的车辆感应装置和报警控制器,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电梯的轿厢控制器,所述车辆感应装置与报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用于在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碾压信息后,向所述轿厢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轿厢门常开。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车辆感应装置对进入电梯轿厢内部的电动车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动车时,通过报警控制器报警,同时通过轿厢控制器调节电梯的轿厢门常开,防止电动车随电梯‘上楼’,从根源上消除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而导致的火灾隐患;安装方便快捷,无需独立供电,不影响正常的电梯运行。
An alarm device for elevator sto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住宅成为主流住宅的建筑形式,除了更高的土地空间利用率和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之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首当其冲的即为火灾。而高层住宅的火灾,多数由于电动车‘上楼’充电引起,由于电动车充电常放在楼道内没有充电引起的火灾事件频发;在发生火灾时,对逃生路线造成了阻碍,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规避电动车‘上楼’问题,也成了重要的高层住宅火灾防护的重要方向。现有技术中,防止电动车‘上楼’主要依靠保安和住户的劝阻,劳动强度大且效果较差。因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可检测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的电梯组成系统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在电梯轿厢口对电动车进行识别,配合电梯轿厢内部报警,并控制轿厢门常开,防止电动车随电梯‘上楼’,从而消除建筑内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的轿厢门口地面用于检测电动车的车辆感应装置和报警控制器,所述报警控制器连接电梯的轿厢控制器,所述车辆感应装置与报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用于在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碾压信息后,向所述轿厢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轿厢门常开;所述报警控制器上设置有报警喇叭。作为优选,所述车辆感应装置包括底座和车辆感应器,所述车辆感应器嵌入固定在所述底座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承压条,所述承压条顶面为弧面,且所述承压条位于所述车辆感应器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车辆感应器相接。作为优选,所述承压条为橡胶条,且两段分别与所述底座的两端平齐。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镶嵌所述车辆感应器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外侧设置有封板,该封板底面与所述底座底面平齐,且通过螺钉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车辆感应器通过连接线与是报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梯供电系统连接。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车辆感应装置对进入电梯轿厢内部的电动车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动车时,通过报警控制器报警,同时通过轿厢控制器调节电梯的轿厢门常开,防止电动车随电梯‘上楼’,从根源上消除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而导致的火灾隐患;2、安装方便快捷,无需独立供电,不影响正常的电梯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辆感应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辆感应装置;1a、底座;1b、承压条;1c、车辆感应器;1d、封板;2、连接线;3、报警控制器;4、轿厢控制器;5、轿厢门;6、报警喇叭。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梯的轿厢门5口地面用于检测电动车的车辆感应装置1和报警控制器3,报警控制器3连接电梯的轿厢控制器4,车辆感应装置1与报警控制器3电连接,报警控制器3用于在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碾压信息后,向轿厢控制器4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轿厢门5常开;报警控制器3上设置有报警喇叭6,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后,可由报警控制器3控制报警喇叭6响起,同时通过轿厢控制器4控制轿厢门5常开,从而防止电动车上楼充电。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车辆感应装置包括底座1a和车辆感应器1c,车辆感应器1c嵌入固定在底座1a内部;底座1a上方设置有承压条1b,承压条1b顶面为弧面,且承压条1b位于车辆感应器1c的正上方且与车辆感应器1c相接;承压条1b为橡胶条,且两段分别与底座1a的两端平齐;底座1a底部开设有镶嵌车辆感应器1c的固定槽,固定槽外侧设置有封板1d,该封板1d底面与底座1a底面平齐,且通过螺钉与底座1a固定连接;安装时,将底座1a铺设在电梯轿厢的入口处并粘接固定,即可使用,也可单独将车辆感应器1c铺设在电梯轿厢入口的底面上,采用美缝剂和自粘垫固定;车辆感应器1c通过连接线2与是报警控制器3电连接,报警控制器3通过导线与电梯供电系统连接,无需单独对车辆感应器1c和报警控制器3供电,可方便设备安装后的接线,提高安装效率。采用上述结构,将车辆感应装置铺设于电梯轿厢的入口处,在电动车碾压车辆感应装置后,其内部的车辆感应器1c将检测到的碾压信号传输至报警控制器3,该报警控制器3控制报警喇叭6响起,向轿厢内部播放‘请勿将电动车带上楼充电’的语音信息,同时将该信号传输至电梯的轿厢控制器4,由轿厢控制器4控制轿厢门5常开,即电梯处于停运状态,直至将电动车推出后,电梯恢复正常使用,从而从根源上杜绝电动车上楼充电导致的火灾隐患。通过车辆感应装置对进入电梯轿厢内部的电动车进行检测,在检测到电动车时,通过报警控制器3报警,同时通过轿厢控制器4调节电梯的轿厢门5常开,防止电动车随电梯‘上楼’,从根源上消除电动车在楼道内充电而导致的火灾隐患;安装方便快捷,无需独立供电,不影响正常的电梯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梯的轿厢门(5)口地面用于检测电动车的车辆感应装置和报警控制器(3),所述报警控制器(3)连接电梯的轿厢控制器(4),所述车辆感应装置(1)与报警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3)用于在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碾压信息后,向所述轿厢控制器(4)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轿厢门(5)常开;/n所述报警控制器(3)上设置有报警喇叭(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电梯的轿厢门(5)口地面用于检测电动车的车辆感应装置和报警控制器(3),所述报警控制器(3)连接电梯的轿厢控制器(4),所述车辆感应装置(1)与报警控制器(3)电连接,所述报警控制器(3)用于在车辆感应装置感应到电动车碾压信息后,向所述轿厢控制器(4)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电梯的轿厢门(5)常开;
所述报警控制器(3)上设置有报警喇叭(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感应装置包括底座(1a)和车辆感应器(1c),所述车辆感应器(1c)嵌入固定在所述底座(1a)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梯阻车系统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a)上方设置有承压条(1b),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常立,刘茂宽,王忠贵,
申请(专利权)人:智联信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