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59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机构和装卸平台板,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有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一端顶部垂直铸焊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底座支撑架上通过两个第一固定座和两个第二固定座分别安装有两个第一直角托架和两个第二直角托架,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和第二直角托架之间借助第一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以及第二转动杆通过连接第二液压伸缩杆后与第三转动杆形成联动连接,再利用两个T型支杆和两个活动连杆上的连接座和装卸平台板的底部四个角进行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度可调节的升降功能,并且适用范围广泛,较好的降低了工作人员在装卸货物时的工作强度。

A kind of material handling equipment easy to li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
本技术主要涉及物流搬运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物流快递业的飞速发展,主要以航空、陆运、水运等方式进行着庞大的物流运输工作,陆运的货运载体大多数以货车为主,而大型的货车在装货以及卸货的过程中有着不少的麻烦,尤其是在装卸货平台的选择过程中,在物流仓储中心会专门设置高于地面的水泥平台,但是该方式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并且对于货车的大小有着较大的限制,而且货车在倒车时经常会和该平台发生碰撞,导致其受损后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如货物过重时容易造成倾塌等情况,而较小的物流商家则采取人工上下交接搬运的方式,效率一般,对于搬运的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腰肌劳损等病症,不利于其身体健康的状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便于在多种情况下货物可进行快速的装卸,减轻搬运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搬运效率,并且节约装卸成本,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机构和装卸平台板,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有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一端顶部垂直铸焊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单槽固定件,所述单槽固定件内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底座支撑架上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一直角托架,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端通过延伸水平杆的长度一同铰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另一端分别对称铰接有T型支杆,两个所述T型支杆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且所述底座支撑架上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二直角托架,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远离所述支撑板一端的水平杆上分别对称铰接有活动连杆,两个所述活动连杆另一端分别铰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另一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槽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板表面的上端中心处,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单槽固定件位置相吻合且槽体相贯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外壁上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两侧的外壁分别通过焊接轴杆贯穿所述单槽固定件槽体的侧壁呈转动连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支撑架的上表面相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外壁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活动段的顶端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杆外壁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套筒段的顶端焊接固定,且所述第三转动杆外壁的中心处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活动段的顶端焊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装卸平台板包括有槽板和滑板,所述槽板两侧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行程活动口,两个所述行程活动口的外侧下端分别平行铸焊有限位齿条,且所述滑板分为大小头端,靠近所述支撑板一端的为小头端,所述滑板大头端的两侧卡设于两个所述行程活动口内呈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大头端的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上分别铰接有两个限位把手,每个所述限位把手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齿条上的齿槽大小相契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由升降支撑机构和装卸平台板构成,利用底座支撑架作为受力支撑,在支撑板上安装单槽固定件来对第一液压伸缩杆进行支撑,第一液压伸缩杆伸展时,推动第一转动杆使得两个第一直角托架在两个第一固定座上进行转动,进而抬升两个T型支杆使得装卸平台板的一端翘起,两个T型支杆的支撑使得装卸平台板更加的稳定,左右两边的承受能力相当,避免一边过重而产生倾斜带来危险,同时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之间的第二液压伸缩杆受到第一转动杆的推动作用进行位移,进而使得两个第二直角托架进行在两个第二固定座上进行转动,实现两个活动连杆的同步抬升后将装卸平台板的另一端同步翘起,再将第二液压伸缩杆进行收缩活动,使得两个活动连杆下降借助两个连接座带动装卸平台板的一端下降,与另外一端的翘起形成斜坡,同样利用两个活动连杆在两边进行支撑,配合两个T型支杆形成四角支撑,进一步加强了装卸平台板的稳定程度,使得本技术面对不同类型货车的车厢底座高度时都具有可调节性,降低了装卸货物的成本,同时斜坡式的设置方式,较好的方便了工作人员装卸货物,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强度,而且还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安全性。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支撑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伸展后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图中:1、升降支撑机构;11、支撑板;111、单槽固定件;112、第一液压伸缩杆;112a、固定套筒;113、开口槽;12、底座支撑架;121、第一固定座;122、第二固定座;123、第一直角托架;123a、T型支杆;123b、第一转动杆;123c、第二转动杆;124、第二直角托架;124a、活动连杆;124a-1、连接座;124b、第三转动杆;125、第二液压伸缩杆;2、装卸平台板;21、槽板;211、行程活动口;212、限位齿条;22、滑板;221、连接片;222、限位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和2所示,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机构1和装卸平台板2,所述升降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座支撑架12,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一端顶部垂直铸焊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固定有单槽固定件111,所述单槽固定件111内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2,所述底座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机构(1)和装卸平台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座支撑架(12),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一端顶部垂直铸焊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固定有单槽固定件(111),所述单槽固定件(111)内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2),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上靠近所述支撑板(11)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座(12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21)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一直角托架(123),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靠近所述支撑板(11)一端通过延伸水平杆的长度一同铰接有第一转动杆(123b),所述第一转动杆(123b)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12)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另一端分别对称铰接有T型支杆(123a),两个所述T型支杆(123a)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2)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二转动杆(123c),所述第二转动杆(123c)上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25),且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上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座(12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122)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二直角托架(124),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124)远离所述支撑板(11)一端的水平杆上分别对称铰接有活动连杆(124a),两个所述活动连杆(124a)另一端分别铰接有连接座(124a-1),两个所述连接座(124a-1)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2)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124)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三转动杆(124b),所述第三转动杆(124b)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25)另一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包括升降支撑机构(1)和装卸平台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1)包括有底座支撑架(12),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一端顶部垂直铸焊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固定有单槽固定件(111),所述单槽固定件(111)内安装有第一液压伸缩杆(112),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上靠近所述支撑板(11)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座(12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21)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一直角托架(123),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靠近所述支撑板(11)一端通过延伸水平杆的长度一同铰接有第一转动杆(123b),所述第一转动杆(123b)与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112)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另一端分别对称铰接有T型支杆(123a),两个所述T型支杆(123a)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2)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直角托架(123)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二转动杆(123c),所述第二转动杆(123c)上连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125),且所述底座支撑架(12)上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座(12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122)内壁上分别铰接有两个第二直角托架(124),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124)远离所述支撑板(11)一端的水平杆上分别对称铰接有活动连杆(124a),两个所述活动连杆(124a)另一端分别铰接有连接座(124a-1),两个所述连接座(124a-1)顶部均与所述装卸平台板(2)下表面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直角托架(124)垂直杆的底部一同铰接有第三转动杆(124b),所述第三转动杆(124b)与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125)另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槽固定件(111)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1)表面的上端中心处,所述支撑板(11)顶部设有开口槽(113),所述开口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晶晶周贺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