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44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板组件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散热管路和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散热管路内流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具有可形变的容纳腔和设置在容纳腔上的电致动件,容纳腔和散热管路连通,电致动件和主板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电信号下驱动容纳腔变形,以使散热组件中的冷却液在容纳腔的驱动下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果好,能够满足其在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要求。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例如:手持移动终端,功能越来越丰富,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还可以用来玩游戏、听音乐或者看视频等。但是在使用这些功能的过程中,手持移动终端存在发热的现象,尤其是在玩大型游戏、看视频或者长时间接打电话等情况下,发热现象更为明显,如果不及时散热或者散热效果不好,导致手持移动终端内部热量堆积,不仅会降低手持移动终端的性能,而且会加速手持移动终端本身的老化进程,缩短手持移动终端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一种为手持移动终端散热的方式为:将石墨片设置在手持移动终端壳体内部的发热区域,利用石墨片的良好的导热性能将手持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石墨片的各个位置以进行热量扩散,从而实现为手持移动终端散热的目的。上述为手持移动终端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手持移动终端在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散热效果好,能够满足其在大功率工作时的散热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板组件和散热组件;/n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散热管路和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管路内流动的驱动组件;/n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可形变的容纳腔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上的电致动件,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电致动件和所述主板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电信号下驱动所述容纳腔变形,以使所述散热组件中的冷却液在所述容纳腔的驱动下循环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主板组件和散热组件;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内部填充有冷却液的散热管路和用于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管路内流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可形变的容纳腔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上的电致动件,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散热管路连通,所述电致动件和所述主板组件电连接,用于在电信号下驱动所述容纳腔变形,以使所述散热组件中的冷却液在所述容纳腔的驱动下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动件为压电薄膜,且所述压电薄膜贴设在所述容纳腔的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具有分别和所述散热管路的两端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可开闭,当所述容纳腔产生压缩变形时,所述出液口打开并连通;当所述容纳腔产生扩张变形时,所述进液口打开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腔体和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腔体内部分为依次设置的第一出口区域、储液区域和第二出口区域,所述第一出口区域和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区域和所述出液口连通;
所述压电薄膜设置在所述储液区域的外表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