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365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包括传送带、机架、水桶、减速电机、输水管道、流量开关、第一气缸、注水管、第二气缸、第一控制箱、减速器、伺服电机、红外线传感器、夹具、第三气缸、充气桩和充气枪,所述传送带左右两侧下分别设置支撑脚,在传送带一侧旁设置机架,在机架顶部固定设置水桶,所述机架顶部一侧旁设置减速电机于两第一导向柱顶部,在第一导向柱之间设置第一丝杆与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流量开关配合电子秤达到双控效果,确保每一个瓶子的灌装重量精准,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手拧阀门,红外线传感器配合伺服电机的设置将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A kind of water machine fire extinguisher automatic filling, automatic screwing valve and fill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在灭火器生产过程中,原先的水机灌装采用手动或者简易的灌装设备;缺点是灌装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传统的机器使用泵把水机灌装进瓶内;此做法会有泡沫产生,一段时间以后泡沫消失导致压力表下降不符合产品的要求;拧阀门采用人工手拧的方式,每一个产品扭力不一样,产品质量无法确保,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包括传送带、机架、水桶、减速电机、输水管道、流量开关、第一气缸、注水管、第二气缸、第一控制箱、减速器、伺服电机、红外线传感器、夹具、第三气缸、充气桩和充气枪,所述传送带左右两侧下分别设置支撑脚,在传送带一侧旁设置机架,在机架顶部固定设置水桶,所述机架顶部一侧旁设置减速电机于两第一导向柱顶部,在第一导向柱之间设置第一丝杆与减速电机输出端连接,在第一丝杆与第一导向柱上设置第一气缸传动板,所述第一气缸传动板上依次固定设置第一气缸,在水桶底部设置输水管道与注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道进水口处设置流量开关,注水管设置于第一气缸上,第一气缸传动板对立处设置第二气缸于传送带一侧旁,在机架左侧设置第一控制箱,所述机架一侧旁设置减速器与伺服电机连接,在伺服电机下方设置夹具,所述夹具上设置红外线传感器,在减速器一侧旁设置第二控制箱,所述减速器对立面处设置第三气缸通过辅助支架设置于传送带一侧上,在传送带末端固定设置充气桩连接充气枪。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柱对立面处设置第二导向柱于传送带一侧,在第二导向柱之间设置第二丝杆,在第二丝杆顶部设置手轮,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传动板活动设置于第二丝杆与第二导向柱上。作为优选,所述减速器、伺服电机、辅助支架和第二控制箱均设置在辅助机架上,辅助机架设置在机架旁固定于传送带上,所述第二控制箱与第一控制箱上均设置有触摸屏。作为优选,所述流量开关、减速电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第一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减速器、伺服电机、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三气缸均与第二控制箱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注水管分别设置四个,且第一气缸对应设置为四个,在注水管下方对应处分别依次设置四个电子秤于传送带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流量开关配合电子秤达到双控效果,确保每一个瓶子的灌装重量精准,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无需人工手拧阀门,红外线传感器配合伺服电机的设置将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避免水机灌装产生泡沫而影响压力表下降不符合产品要求的问题产生。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送带;2、机架;3、水桶;4、减速电机;5、输水管道;6、流量开关;7、第一气缸;8、注水管;9、第二气缸;10、第一控制箱;11、减速器;12、伺服电机;13、红外线传感器;14、夹具;15、第三气缸;16、充气桩;17、充气枪;18、支撑脚;19、第一导向柱;20、第一丝杆;21、第一气缸传动板;22、手轮;23、第二气缸传动板;24、第二丝杆;25、第二导向柱;26、辅助支架;27、第二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3所示的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包括传送带1、机架2、水桶3、减速电机4、输水管道5、流量开关6、第一气缸7、注水管8、第二气缸9、第一控制箱10、减速器11、伺服电机12、红外线传感器13、夹具14、第三气缸15、充气桩16和充气枪17,所述传送带1左右两侧下分别设置支撑脚18,在传送带1一侧旁设置机架2,在机架2顶部固定设置水桶3,所述机架2顶部一侧旁设置减速电机4于两第一导向柱19顶部,在第一导向柱19之间设置第一丝杆20与减速电机4输出端连接,在第一丝杆20与第一导向柱19上设置第一气缸传动板21,所述第一气缸传动板21上依次固定设置第一气缸7,在水桶3底部设置输水管道5与注水管8连接,所述输水管道5进水口处设置流量开关6,注水管8设置于第一气缸7上,第一气缸传动板21对立处设置第二气缸9于传送带1一侧旁,在机架2左侧设置第一控制箱10,所述机架2一侧旁设置减速器11与伺服电机12连接,在伺服电机12下方设置夹具14,所述夹具14上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3,在减速器11一侧旁设置第二控制箱27,所述减速器11对立面处设置第三气缸15通过辅助支架26设置于传送带1一侧上,在传送带1末端固定设置充气桩16连接充气枪17。所述第一导向柱19对立面处设置第二导向柱25于传送带1一侧,在第二导向柱25之间设置第二丝杆24,在第二丝杆24顶部设置手轮22,所述第二气缸9通过第二气缸传动板23活动设置于第二丝杆24与第二导向柱25上。所述减速器11、伺服电机12、辅助支架26和第二控制箱27均设置在辅助机架上,辅助机架设置在机架2旁固定于传送带1上,所述第二控制箱27与第一控制箱10上均设置有触摸屏。所述流量开关6、减速电机4、第一气缸7和第二气缸9均与第一控制箱10电性连接,所述减速器11、伺服电机12、红外线传感器13和第三气缸15均与第二控制箱27电性连接。所述注水管8分别设置四个,且第一气缸7对应设置为四个,在注水管8下方对应处分别依次设置四个电子秤于传送带1内。所述第二气缸9对立面设置辅助气缸(图中未示),在辅助气缸(图中未示)上设置集水槽(图中未示),集水槽(图中未示)设置在注水管8下方;集水槽(图中未示)的设置将防止注水管8内的滴水四处流淌影响工作环境,注水管8工作时集水槽(图中未示)收缩远离注水管8,注水管8注水结束复位后,集水槽(图中未示)伸展至注水管8下方进行滴水收集,所述第二气缸9输出端设置瓶口定位板(图中未示)配合辅助瓶口定位板(图中未示),分别夹紧瓶口两侧,用于定位瓶口位置便于灌装工作的进行;所述辅助瓶口定位板(图中未示)固定于机架2底部侧面上。所述水桶3为透明材料设置便于观察水桶内部容量可及时加水。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3根据百度百科可知工作原理。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操作人员依次把4个瓶子放到传送带1上,感应开关感应到4个瓶子到位后传送带自动停止,利用减速电机4配合第一丝杆20与第一导向柱19,使第一气缸传动板21带动第一气缸7移动至所需位置,同时利用第二气缸9伸缩瓶口定位板,定位瓶口位置于注水管8正下方,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包括传送带(1)、机架(2)、水桶(3)、减速电机(4)、输水管道(5)、流量开关(6)、第一气缸(7)、注水管(8)、第二气缸(9)、第一控制箱(10)、减速器(11)、伺服电机(12)、红外线传感器(13)、夹具(14)、第三气缸(15)、充气桩(16)和充气枪(17),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左右两侧下分别设置支撑脚(18),在传送带(1)一侧旁设置机架(2),在机架(2)顶部固定设置水桶(3),所述机架(2)顶部一侧旁设置减速电机(4)于两第一导向柱(19)顶部,在第一导向柱(19)之间设置第一丝杆(20)与减速电机(4)输出端连接,在第一丝杆(20)与第一导向柱(19)上设置第一气缸传动板(21),所述第一气缸传动板(21)上依次固定设置第一气缸(7),在水桶(3)底部设置输水管道(5)与注水管(8)连接,所述输水管道(5)进水口处设置流量开关(6),注水管(8)设置于第一气缸(7)上,第一气缸传动板(21)对立处设置第二气缸(9)于传送带(1)一侧旁,在机架(2)左侧设置第一控制箱(10),所述机架(2)一侧旁设置减速器(11)与伺服电机(12)连接,在伺服电机(12)下方设置夹具(14),所述夹具(14)上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3),在减速器(11)一侧旁设置第二控制箱(27),所述减速器(11)对立面处设置第三气缸(15)通过辅助支架(26)设置于传送带(1)一侧上,在传送带(1)末端固定设置充气桩(16)连接充气枪(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机灭火器自动灌装、自动拧阀门、充气流水线,包括传送带(1)、机架(2)、水桶(3)、减速电机(4)、输水管道(5)、流量开关(6)、第一气缸(7)、注水管(8)、第二气缸(9)、第一控制箱(10)、减速器(11)、伺服电机(12)、红外线传感器(13)、夹具(14)、第三气缸(15)、充气桩(16)和充气枪(17),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左右两侧下分别设置支撑脚(18),在传送带(1)一侧旁设置机架(2),在机架(2)顶部固定设置水桶(3),所述机架(2)顶部一侧旁设置减速电机(4)于两第一导向柱(19)顶部,在第一导向柱(19)之间设置第一丝杆(20)与减速电机(4)输出端连接,在第一丝杆(20)与第一导向柱(19)上设置第一气缸传动板(21),所述第一气缸传动板(21)上依次固定设置第一气缸(7),在水桶(3)底部设置输水管道(5)与注水管(8)连接,所述输水管道(5)进水口处设置流量开关(6),注水管(8)设置于第一气缸(7)上,第一气缸传动板(21)对立处设置第二气缸(9)于传送带(1)一侧旁,在机架(2)左侧设置第一控制箱(10),所述机架(2)一侧旁设置减速器(11)与伺服电机(12)连接,在伺服电机(12)下方设置夹具(14),所述夹具(14)上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3),在减速器(11)一侧旁设置第二控制箱(27),所述减速器(11)对立面处设置第三气缸(15)通过辅助支架(26)设置于传送带(1)一侧上,在传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汉超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超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