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27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所述双层壳体具有容纳高速相机的第一壳体、以及发散第一壳体热量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相互接触以围成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以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散热风扇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将第二内层板的热量导出第一壳体;实现第一壳体的主动散热,很大程度上加快第一壳体的散热速度,解决传统密封壳体无法有效散热的问题。

A double shell used in high speed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
本技术涉及高速相机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
技术介绍
高速相机在工作过程中数据采集速度和传输速度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要求高速相机的外壳能有效阻止外界环境对相机传感器器件和电路的干扰,有些防护功能强的外壳,并不具备主动且有效的散热功能,导致外壳的热量得不到发散,从而影响使用,且这些外壳一般为一体化的结构,实际使用时,外壳形成遮挡和阻碍不便于高速相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拆装,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设置的第一壳体能够容纳高速相机,并且第一壳体在组装完成后,为密封结构,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设置的第二壳体,具备散热风扇,使周围的空气与第二内层板的热量不断接触,形成空气对流,第一壳体实现主动散热,很大程度上加快第一壳体的散热速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所述双层壳体具有容纳高速相机的第一壳体、以及发散第一壳体热量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相互接触以围成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以及散热风扇,第一外层板遮盖于第一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之间通过间隙隔开,第二外层板遮盖于第二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也通过间隙隔开,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散热风扇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将第二内层板的热量导出第一壳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背面均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前盖,第一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后盖,所述前盖、后盖同时关闭时,所述第一壳体为密封壳体,所述顶盖的下端设有第一插块,前盖的上端设有与供第一插块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底盖的上端设有第二插块,前盖的背面设有与供第二插块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前盖关闭时,第一插块、第二插块分别插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盖的背面固连设有第一竖脊、第二竖脊、以及第三竖脊,所述第三竖脊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三竖脊与第一竖脊相邻以形成第一卡道,另外两个第三竖脊相邻以形成第二卡道,所述前盖关闭时,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的正面分别插入第一卡道、第二卡道内;且第一竖脊、第二竖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竖直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竖直延伸的凸块,所述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分别遮盖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时,凸块插入相对应的凹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盖的正面固连有第一定位框,定位框呈矩形状并从前盖的正面凸出,所述定位框贯穿有竖直延伸的两个断口,后盖关闭时,所述第一内层板和第二内层板的背面分别插入两个断口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定位框一侧的上下两角处均向内凹陷形成避让口,且避让口呈直角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且散热风扇的一侧与第二内层板相贴合,散热风扇的另一侧通过防尘网与第二外层板相贴合,所述第二外层板上贯穿设有与散热风扇相对应的通气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尘网所遮盖的截面大于通气孔的截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外层板的内侧固连有向散热风扇方向凸出的第二定位框,且第二外层板遮盖第二内层板时,所述第二定位框将散热风扇完全包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台阶部,底盖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外层板遮盖第一内层板时,第一外层板与同侧的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位于同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外层板遮盖第二内层板时,第二外层板与另一同侧的第一台阶部、第二台阶部位于同一垂直面。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设置的第一壳体能够容纳高速相机,并且第一壳体在组装完成后为密封结构,具备防水防尘功能,设置的第二壳体,进一步将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与外界隔离,以形成双层隔离,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组装式的结构能够完成拆开,不会形成遮挡和阻碍,方便高速相机及其配套设备的拆装工作;设置的散热风扇,使周围的空气与第二内层板的热量不断接触,形成空气对流,实现第一壳体的主动散热,很大程度上加快第一壳体的散热速度,解决传统密封壳体无法有效散热的问题。参照后文的说明与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后视轴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后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前盖结构的示意图。图中:顶盖1、底盖2、第一内层板3、第二内层板4、前盖5、后盖6、散热风扇7、第一插块8、第二插块9、第一竖脊10、第二竖脊11、第三竖脊12、凹槽13、凸块14、第一定位框15、断口16、避让口17、防尘网18、通气孔19、第二定位框20、第一台阶部21、第二台阶部22、第一外层板23、第二外层板2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固连、固定”均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实现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双层壳体具有容纳高速相机的第一壳体、以及发散第一壳体热量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顶盖1、底盖2、第一内层板3、以及第二内层板4,顶盖1、底盖2、第一内层板3、以及第二内层板4相互接触以围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层板23、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具有容纳高速相机的第一壳体、以及发散第一壳体热量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相互接触以围成第一壳体;/n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以及散热风扇,第一外层板遮盖于第一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之间通过间隙隔开,第二外层板遮盖于第二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也通过间隙隔开,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散热风扇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将第二内层板的热量导出第一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具有容纳高速相机的第一壳体、以及发散第一壳体热量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顶盖、底盖、第一内层板、以及第二内层板相互接触以围成第一壳体;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以及散热风扇,第一外层板遮盖于第一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一外层板、第一内层板之间通过间隙隔开,第二外层板遮盖于第二内层板的外侧,且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也通过间隙隔开,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第二外层板、第二内层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散热风扇形成空气对流,从而将第二内层板的热量导出第一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背面均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前盖,第一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后盖,所述前盖、后盖同时关闭时,所述第一壳体为密封壳体,所述顶盖的下端设有第一插块,前盖的上端设有与供第一插块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底盖的上端设有第二插块,前盖的背面设有与供第二插块插入的第二插槽,所述前盖关闭时,第一插块、第二插块分别插入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速相机的双层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背面固连设有第一竖脊、第二竖脊、以及第三竖脊,所述第三竖脊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三竖脊与第一竖脊相邻以形成第一卡道,另外两个第三竖脊相邻以形成第二卡道,所述前盖关闭时,第一内层板、第二内层板的正面分别插入第一卡道、第二卡道内;
且第一竖脊、第二竖脊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竖直延伸的凹槽,所述第一外层板、第二外层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传杰卢小银赵华王泳彬沈沉张帆金一严德斌吕盼稂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