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25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包括导向管件以及活动设置在导向管件内的移动管件,所述导向管件一侧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制,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能使卡块回缩到移动管件内的第一解锁机构,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限制第一解锁机构解锁的限位块,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解除限位块对第一解锁机构限位的第二解锁机构,通过设有第一解锁机构用于锁定移动管件的位置,再通过设有第二解锁机构用于锁定第一解锁机构,在第二解锁机构锁定第一解锁机构的情况下,按板是无法按下去,所以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同样的只解锁第二解锁机构也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

A two-way lock device for handle of baby carri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婴儿车把手一般是带有伸缩功能,用于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高度,而且为了方便使用者调节长度的按钮一般会设置在把手的附近,因此很容易导致误触,从而解锁把手的长度调节功能,把手的移动,容易导致婴儿车失控致使危险的发生,还有一种更为便利的联动式折叠型婴儿车,它是通过收缩把手来联动婴儿车折叠的,如果不小心误触了解锁键,很容易导致婴儿被夹伤。故此,现有的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二道锁的功能,降低婴儿车把手被误触而解锁的风险。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包括导向管件以及活动设置在导向管件内的移动管件,所述导向管件一侧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制,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能使卡块回缩到移动管件内的第一解锁机构,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限制第一解锁机构解锁的限位块,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解除限位块对第一解锁机构限位的第二解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管件下端的导向壳体,所述卡块横向活动设置在导向壳体内,在所述导向壳体内竖向活动设有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上设有斜面向上的第一斜导块,所述卡块与第一斜导块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斜导块,所述第一斜导块与第二斜导块相配制,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有按板,所述移动管件与按板内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按板铰接处设有驱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限位块与按板端部内侧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按板铰接处的摆杆,所述摆杆与移动块的上端之间固定设有拉绳。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按板铰接处的第一铰接耳,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与第二铰接耳之间铰接有连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解锁机构包括竖向活动设置在移动管件上并可使限位块脱离按板转动范围的推动件,所述限位块与推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底部与移动管件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优选地,所述移动块上端与导向壳体之间设有第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管件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把手。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解锁机构用于锁定移动管件的位置,再通过设有第二解锁机构用于锁定第一解锁机构,在第二解锁机构锁定第一解锁机构的情况下,按板是无法按下去,所以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同样的只解锁第二解锁机构也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是需要先通过第二解锁机构解锁第一解锁机构,再通过第一解锁机构来解锁移动管件,这样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不小心误触其中一解锁机构而导致移动管件解锁的危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半剖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6所出示的,其本技术的实施例较佳地提供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包括导向管件1以及活动设置在导向管件1内的移动管件10,导向管件1内用于导向作用,移动管件10插入导向管件1中,可以实现伸缩的作用,用于给不同的使用者来调节把手的高度,移动管件10上端可安装把手,所述导向管件1一侧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卡槽11,所述移动管件10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设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与卡槽11相配制,在所述移动管件10内设有能使卡块12回缩到移动管件10内的第一解锁机构2,在所述移动管件10内设有限制第一解锁机构2解锁的限位块13,在所述移动管件10内设有解除限位块13对第一解锁机构2限位的第二解锁机构3,通过设有第一解锁机构2用于锁定移动管件10的位置,再通过设有第二解锁机构3用于锁定第一解锁机构2,在第二解锁机构3锁定第一解锁机构2的情况下,按板24是无法按下去,所以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10,同样的只解锁第二解锁机构3也是无法解锁移动管件10,是需要先通过第二解锁机构3解锁第一解锁机构2,再通过第一解锁机构2来解锁移动管件10,这样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不小心误触其中一解锁机构而导致移动管件10解锁的危险,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中第一解锁机构2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设置在移动管件10下端的导向壳体20,所述卡块12横向活动设置在导向壳体20内,在所述导向壳体20内竖向活动设有移动块21,在所述移动块21上设有斜面向上的第一斜导块22,所述卡块12与第一斜导块2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斜导块23,所述第一斜导块22与第二斜导块23相配制,所述移动管件10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有按板24,所述移动管件10与按板24内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5,所述按板24铰接处设有驱动移动块21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限位块13与按板24端部内侧相对应,通过按压按板24,使按板24翻转,从而使驱动组件4带动移动块21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斜导块22带动第二斜导块23向导向壳体20内移动,使卡块12回缩到移动管件10内,起到解锁移动管件10的作用。本技术中驱动组件4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按板24铰接处的摆杆40,所述摆杆40与移动块21的上端之间固定设有拉绳41,通过按压按板24翻转,从而使摆杆40向上摆动,进而使拉绳41拉动移动块21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斜导块22带动第二斜导块23,使卡块12回缩到移动管件10内,起到解锁移动管件10的作用。本技术中驱动组件4的第二种实施例:包括设置在按板24铰接处的第一铰接耳,所述移动块21的上端设有第二铰接耳,所述第一铰接耳与第二铰接耳之间铰接有连杆,通过按压按板24翻转,使第一铰接耳带动连杆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21向上移动再通过第一斜导块22带动第二斜导块23,使卡块12回缩到移动管件10内,起到解锁移动管件10的作用,通过设为连杆传动效果更佳。本技术中第二解锁机构3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竖向活动设置在移动管件10上并可使限位块13脱离按板24转动范围的推动件30,所述限位块13与推动件30固定连接,所述推动件30底部与移动管件10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1,通过下压推动件30,使推动件30向第二弹簧31方向移动,从而使限位块13向下移动,脱离按板24转动范围,进而使按板24可以按下翻转,起到二道锁的作用,防止误触。本技术所述移动块21上端与导向壳体20之间设有第三弹簧50,通过设有第三弹簧50使导向壳体20复位效果更佳,锁定移动管件10更加的稳定。本技术所述移动管件10上端可拆卸地安装有把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包括导向管件以及活动设置在导向管件内的移动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件一侧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制,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能使卡块回缩到移动管件内的第一解锁机构,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限制第一解锁机构解锁的限位块,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解除限位块对第一解锁机构限位的第二解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包括导向管件以及活动设置在导向管件内的移动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件一侧沿轴向均布设有多个卡槽,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下端的位置活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相配制,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能使卡块回缩到移动管件内的第一解锁机构,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限制第一解锁机构解锁的限位块,在所述移动管件内设有解除限位块对第一解锁机构限位的第二解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婴儿车把手的二道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管件下端的导向壳体,所述卡块横向活动设置在导向壳体内,在所述导向壳体内竖向活动设有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块上设有斜面向上的第一斜导块,所述卡块与第一斜导块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斜导块,所述第一斜导块与第二斜导块相配制,所述移动管件靠近上端的位置铰接有按板,所述移动管件与按板内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按板铰接处设有驱动移动块向上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限位块与按板端部内侧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星尚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