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7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变频器元器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构成空腔,所述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定位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柱和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腔和定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相对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连接,提供一种变频器的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拆装方便快捷,且连接牢固。

A kind of convert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的壳体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频器的壳体。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现有变频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变频器元器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构成空腔,所述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现有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拆卸与安装都比较麻烦,不便于维修变频器元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频器的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拆装方便快捷,且连接牢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变频器元器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构成空腔,所述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定位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柱和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腔和定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相对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在一起时,定位柱插入定位腔内,定位板插入定位槽内,可拆卸固定装置进行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安装时,定位准确,固定和拆卸方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可拆卸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臂、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分别与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维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一固定头在第一固定部上有序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头在第二固定部上有序排列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第一固定头包括第一螺纹套、与第一螺纹套适配的第一螺纹杆以及第一螺纹杆上设有的第一定位头,所述第一定位头置于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固定头包括第二螺纹套、与第二螺纹套适配的第二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杆上设有的第二定位头,所述第二定位头置于第二限位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分别在第一螺纹套以及第二螺纹套的位移,进而改变第一定位头以及第二定位头在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内对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压力,从而改变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连接,达到拆装目的,方便快捷。本技术进一步的设置是:第一螺纹套与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与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变频器元器件,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连接构成空腔,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第一壳体1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柱3和定位板4,第二壳体2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柱3和定位板4相配合的定位腔5和定位槽6,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上相对设有第一限位槽71和第二限位槽81,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8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连接,可拆卸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臂9、第一固定部10、第二固定部11,第一固定头12、第二固定头13,第一固定部10与第二固定部11之间通过支撑臂9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头12、第二固定头13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0、第二固定部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头12在第一固定部10上有序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头13在第二固定部11上有序排列设置,第一固定头12包括第一螺纹套14、与第一螺纹套14适配的第一螺纹杆15以及第一螺纹杆15上设有的第一定位头16,第一定位头16置于第一限位槽71内,第二固定头13包括第二螺纹套17、与第二螺纹套17适配的第二螺纹杆18以及第二螺纹杆18上设有的第二定位头19,所述第二定位头19置于第二限位槽81内,第一螺纹套14与第一固定部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套17与第二固定部1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变频器元器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构成空腔,所述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定位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柱和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腔和定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相对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变频器元器件,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构成空腔,所述变频器元器件设置在空腔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和定位板,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柱和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腔和定位槽,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相对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可拆卸固定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可拆卸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臂、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王宣王祖格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通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