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147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调节基座上的通孔在调节杆上的不同高度来实现电机输出端的皮带与负载间的张紧度,从而实现皮带的张紧调整,使电机正常运转,本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省时省力。

An adjusting device of motor output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因此,电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现有的电机输出端大多是通过皮带连接至其负载上,皮带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张紧状态。在长期使用后,皮带由于老化出现松弛现象,这时,必须及时的对皮带的张紧度进行调整,否则严重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或使电机超负荷运转,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座。在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机底端的基座,所述基座一端与工作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竖直设有调节杆,所述通孔沿调节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一锁紧部和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位于通孔上端的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锁紧部位于通孔底端的调节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底端设有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输出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品林劲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同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