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1086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包含有主电路和辅助储能回路;辅助储能回路的供能回路二极管Ds2的阴极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正端及反激变换器T的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供能回路二极管Ds2的阳极连接供能回路开关管Q3的漏极,供能回路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储能回路开关管Q2的漏极及储能电容Cb的正极,储能回路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辅助二极管Ds1的阴极,辅助二极管Ds1的阳极连接辅助绕组Ns2的异名端,辅助绕组Ns2的同名端连接原边绕组Np及储能电容Cb的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具有使用寿命长且充电效果佳的优点。

An isolated constant current charging circuit without electrolytic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流充电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电解电容的隔离式恒流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推陈出新,便携式电子设备高度依赖储能电池。如今,笔记本电脑、便携大功率照明设备灯等便携式设备常采用的储能电池为锂电池,为延长锂电池使用寿命,常采用恒流充电模式。但目前此类恒流充电式的充电器的体积较大,且为减小输出纹波,电路中大量采用了电解电容,而电解电容有寿命较短、体积较大、对温度敏感等缺点,从而不但制约着充电器的使用寿命,且充电效果不佳;为此,需要合理的电路设计实现替换常规恒流充电电路中的电解电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具有使用寿命长且充电效果佳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包含有主电路和辅助储能回路;主电路的交流输入源经过LC滤波器后接入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正端连接反激变换器T的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原边绕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主电路和辅助储能回路;/n主电路的交流输入源经过LC滤波器后接入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正端连接反激变换器T的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与主开关管Q1的漏极相连接,主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负端,反激变换器T的副边绕组Ns1的异名端连接副边开关管Q4的漏极,副边开关管Q4的源极连接至输出滤波电容二Co及锂电池BT的正极,输出滤波电容二Co及锂电池BT的负极连接至辅助绕组Ns1的同名端;/n辅助储能回路的供能回路二极管Ds2的阴极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正端及反激变换器T的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供能回路二极管D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型无电解电容恒流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主电路和辅助储能回路;
主电路的交流输入源经过LC滤波器后接入桥式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的正端连接反激变换器T的原边绕组Np的同名端,原边绕组Np的异名端与主开关管Q1的漏极相连接,主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至桥式整流电路的负端,反激变换器T的副边绕组Ns1的异名端连接副边开关管Q4的漏极,副边开关管Q4的源极连接至输出滤波电容二Co及锂电池BT的正极,输出滤波电容二Co及锂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赟钱添张帆王乙捷堵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阴市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