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林岢专利>正文

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9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包括防倾杆,防倾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竖向连杆,竖向连杆铰接至摇臂,摇臂铰接有避震器,摇臂还铰接有推杆,推杆铰接有控制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保证赛车拥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保证赛车具拥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3)具有轻量化优势,保证赛车拥有优良的响应速度;4)具有紧凑的空间结构,保证赛车拥有良好的隔声功能。

A formula car carbon fiber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
本技术属于方程式赛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
技术介绍
方程式赛车不同于普通汽车,以速度和稳定性为核心追求,而悬架作为赛车底盘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赛车簧下质量,是赛车对路况响应灵敏度的关键所在,所以悬架的质量越轻越有利于车手对于路况的感知,悬架的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侧倾高度等参数也需要合理的选取。随着现代方程式赛车的发展,传统钢管悬架结构设计不合理、重量大、刚度质量比较小、控制臂结构也已经不能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方程式赛车的钢管悬架结构设计不合理、钢管悬架质量太大、稳定性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包括防倾杆,所述防倾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竖向连杆,所述竖向连杆铰接至摇臂,所述摇臂铰接有避震器,所述摇臂还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铰接有控制臂。可选地,所述防倾杆上的防倾杆耳片固定连接至车架。可选地,所述控制臂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可选地,所述推杆铰接至所述下控制臂。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下控制臂均呈V型。可选地,所述推杆铰接至所述下控制臂的夹角处。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或所述下控制臂的至少一侧设有稳定杆。可选地,所述稳定杆的中部和/或所述推杆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中部是指稳定杆或推杆中间的某个位置,可以是中点,也可以不是中点,通常将调节机构在中点附近更复合实际需求。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下控制臂的第一吊耳连接至车架。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下控制臂的第二吊耳连接至立柱。可选地,所述上控制臂、下控制臂互相平行。可选地,所述防倾杆、竖向连杆、推杆、控制臂均为碳纤维管。传统钢管悬架的重量大,刚度质量比远远小于碳纤维管悬架。可选地,所述防倾杆通过可调力臂连接至所述竖向连杆。可选地,所述可调力臂具有第五连接孔,所述防倾杆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至所述可调力臂。可选地,所述可调力臂具有至少一个第六连接孔,所述竖向连杆通过所述第六连接孔铰接至所述可调力臂。可选地,所述控制臂的夹角处设有接头。可选地,所述接头呈V型。可选地,所述接头具有两个用于连接至所述控制臂的碳管的连接臂。可选地,所述接头的尖顶部设有通孔,通孔的作用是与鱼眼轴承配合,为螺栓提供安装孔,使接头与立柱上的吊耳铰接。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保证赛车拥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保证赛车具拥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3)具有轻量化优势,保证赛车拥有优良的响应速度;4)具有紧凑的空间结构,保证赛车拥有良好的隔声功能;5)本技术的调节机构实现推杆(或稳定杆)的长度可调,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推杆(或稳定杆)两端使用杆端关节轴承调节长度所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易折弯杆端关节轴承的螺纹柱)。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方程式赛车后悬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悬摇臂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碳管粘接用铝合金接头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倾杆可调力臂示意图。图5显示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轮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稳定杆101—第一稳定杆102—第二稳定杆2—控制臂21—上控制臂22—下控制臂23—第一吊耳24—第二吊耳25—接头26-第三吊耳3—推杆4—摇臂41—第一连接孔42—第二连接孔43—第三连接孔44—第四连接孔45-第一连接臂46-第二连接臂47-第三连接臂48-第四连接臂5—避震器6—防倾杆7—可调力臂71—第五连接孔72—第六连接孔8—弹簧9—调节机构91—第一螺杆92—第二螺杆93—螺母11—竖向连杆12—防倾杆耳片13—避震器耳片14—摇臂耳片31—立柱32—轮心螺母33—制动盘固定器34—轮心35—防倾杆固定36—轮胎37—轮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主体包括避震器5、摇臂4、推杆3、控制臂2、防倾杆6、竖向连杆11、可调力臂7,避震器耳片13、摇臂耳片14、第一吊耳23(即悬架内点耳片),防倾杆6上的防倾杆耳片12固定连接至车架,控制臂2包括上控制臂21、下控制臂22。防倾杆6根据计算选取扭转刚度一定的金属材料,其余管件均为碳纤维管,包括防倾杆6、竖向连杆11、推杆3、控制臂2等;碳纤维的轴向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相比于大多数车队采用的4130钢管,其耐腐蚀及耐疲劳性好;购自博东莞博卡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淘宝店),型号是3K直纹,相较于斜纹,其好处在于轴向刚度更好。刚度质量比远远小于碳纤维管悬架在一实施例中,后轮距1200mm,主销长度为181.83,主销内倾角1.5°,主销后倾角5°,主销偏置距52mm,拖距35mm,侧倾中心高度66mm,偏频3.3。内点指悬架控制臂2与车架的连接点,外点指悬架控制臂2与立柱31的连接点。在一实施例中,各耳片皆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在车架上;避震器5的一端与避震器耳片13连接,另一端与摇臂4连接;推杆3的一端与摇臂4连接,另一端与悬架的下控制臂22的外点接头25连接;悬架的上控制臂21、下控制臂22各自包括两个内点接头、两根碳管与一个外点接头;推杆3包括两个接头、一根碳管。轮胎接受来自地面的力和位移激励,通过推杆、3、避震器5最终传递到车架上。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摇臂4有四个螺栓孔,包括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2、第三连接孔43、第四连接孔44,直径分别为6mm、6mm、6mm、8mm,第四连接孔44与摇臂耳片14连接,摇臂耳片14固定连接至车架,摇臂耳片14为摇臂4提供其连接至车架的安装点,也提供了摇臂4的转动中心,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2分别与避震器5、推杆3连接,第三连接孔43与竖向连杆11相连接;当车轮跳动时,悬架的上控制臂21、下控制臂22随之跳动,由于下控制臂22通过外点接头与推杆3连接,推杆3将作直线运动,推动摇臂4转动,摇臂4的另一端连接着避震器5,因此,避震器5将受到压缩,阻止车轮的进一步跳动,起到减小车身震动的效果,与此同时,摇臂4带动防倾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倾杆(6),所述防倾杆(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竖向连杆(11),所述竖向连杆(11)铰接至摇臂(4),所述摇臂(4)铰接有避震器(5),所述摇臂(4)还铰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铰接有控制臂(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倾杆(6),所述防倾杆(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竖向连杆(11),所述竖向连杆(11)铰接至摇臂(4),所述摇臂(4)铰接有避震器(5),所述摇臂(4)还铰接有推杆(3),所述推杆(3)铰接有控制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2)包括上控制臂(21)、下控制臂(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铰接至所述下控制臂(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臂(21)、下控制臂(22)均呈V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程式赛车碳纤维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3)铰接至所述下控制臂(22)的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岢冉灏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周林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