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02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印刷单元,所述展平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立式板柜,所述立式板柜之间设有压辊组件,所述立式板柜内分别设有气缸和毛刷辊筒,所述毛刷辊筒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气缸顶端;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分别设有吹尘组件,且对称设置的所述机箱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二集尘箱道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顶端之间固定有集尘室,所述集尘室通过第一集尘箱道与所述第二集尘箱道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集尘箱道的另一侧通过第三集尘箱道外接集尘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吸取印刷机内部产生的灰尘,同时,也能够将辊筒上的杂质清理干净,避免纸张展平过程发生压印等现象。

A dust blow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印刷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的印刷机结构中,由于纸张上会存在颗粒杂物,在经过压辊装置时,颗粒杂物会被压印到滚筒上,在输送纸张过程中,会对纸张造成压印等现象,同时,在长时间静置不使用的情况下,印刷机的辊筒上和机箱内部都会积留大量的灰尘,对设备的精密部件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印刷单元,所述展平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立式板柜,所述立式板柜之间设有压辊组件,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内分别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气缸和毛刷辊筒,所述毛刷辊筒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气缸顶端,且所述毛刷辊筒平行于所述压辊组件设置;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机箱,所述机箱内部分别设有吹尘组件,且对称设置的所述机箱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二集尘箱道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顶端之间固定有集尘室,所述集尘室通过第一集尘箱道与所述第二集尘箱道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集尘箱道的另一侧通过第三集尘箱道外接集尘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气缸共设有四个,分别对称设在两侧的立式板柜内,每个所述气缸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面通过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进一步的,沿压辊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块和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固定块之间分别固定毛刷辊筒,所述毛刷辊筒分别通过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立式板柜相对的一侧上,分别上下对称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且所述立式板柜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和两个第二滑槽,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设在第一滑槽内,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固定块分别设在第二滑槽内。进一步的,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上的固定柱分别延伸出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且左右相邻的所述固定柱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尘室内设为空腔结构,且所述集尘室的底面通过网格板密封,且所述集尘室的内部空腔顶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吸尘风扇。进一步的,所述吹尘组件包括吹尘电机,所述吹尘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吹尘风管,环所述吹尘风管外壁一周固定均匀有固定吹尘风嘴,且所述吹尘风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机箱内固定有吹尘封套。进一步的,环所述吹尘风管一周套设有环形过滤网套,所述环形过滤网套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机箱内壁的上下端,且所述吹尘风嘴的顶端与所述环形过滤网套的内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主要通过支撑组件的作用,在印刷机停止使用后,可将毛刷辊筒向上提升,直到毛刷辊筒的刷毛与辊筒刚刚接触即止,在启动辊筒转动,辊筒在自转的同时,毛刷辊筒上的刷毛会将辊筒上的杂质群里干净,并且可将灰尘群里干净,在通过集尘室的作用将扬起的灰尘吸取;进一步的,通过吹尘组件的作用,将机箱内部的灰尘扬起,在通过集尘装置将机箱内部扬起的灰尘吸走,从而,降低了机箱内部灰尘清理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机箱内部灰尘积留对内部的紧密部件造成腐蚀等现象。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尘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吹尘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式板柜;1a-第一滑槽;1b-第二滑槽;11-压辊组件;12-支撑组件;12a-气缸;12b-第一固定块;12c-第一立柱;12d-第二固定块;12e-第二立柱;12f-第三固定块;12g-固定柱;12h-毛刷辊筒;12i-连接板;13-集尘室;13a-网格板;13b-吸尘风扇;14-第一集尘箱道;2-机箱;21-吹尘结构;21a-吹尘电机;21b-吹尘风管;21b-1-吹尘风嘴;21c-吹尘封套;21d-环形过滤网套;22-第二集尘箱道;3-第三集尘箱道。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4,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印刷单元,所述展平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立式板柜1,所述立式板柜1之间设有压辊组件11,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内分别设有支撑组件12,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气缸12a和毛刷辊筒12h,所述毛刷辊筒12h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气缸12a顶端,且所述毛刷辊筒12h平行于所述压辊组件11设置;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机箱2,所述机箱2内部分别设有吹尘组件21,且对称设置的所述机箱2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二集尘箱道22连接;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顶端之间固定有集尘室13,所述集尘室13通过第一集尘箱道14与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另一侧通过第三集尘箱道3外接集尘装置。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气缸12a共设有四个,分别对称设在两侧的立式板柜1内,每个所述气缸12a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2b,所述第一固定块12b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12c,所述第一立柱12c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2d,所述第二固定块12d的上端面通过第二立柱12e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2f。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固定块12d和第三固定块12f的作用,能够实现毛刷辊筒12h的位置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展平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立式板柜(1),所述立式板柜(1)之间设有压辊组件(11),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内分别设有支撑组件(12),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气缸(12a)和毛刷辊筒(12h),所述毛刷辊筒(12h)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气缸(12a)顶端,且所述毛刷辊筒(12h)平行于所述压辊组件(11)设置;/n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机箱(2),所述机箱(2)内部分别设有吹尘组件(21),且对称设置的所述机箱(2)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二集尘箱道(22)连接;/n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顶端之间固定有集尘室(13),所述集尘室(13)通过第一集尘箱道(14)与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另一侧通过第三集尘箱道(3)外接集尘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包括展平单元和印刷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展平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立式板柜(1),所述立式板柜(1)之间设有压辊组件(11),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内分别设有支撑组件(12),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气缸(12a)和毛刷辊筒(12h),所述毛刷辊筒(12h)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气缸(12a)顶端,且所述毛刷辊筒(12h)平行于所述压辊组件(11)设置;
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机箱(2),所述机箱(2)内部分别设有吹尘组件(21),且对称设置的所述机箱(2)上端面之间通过第二集尘箱道(22)连接;
对称设置的所述立式板柜(1)顶端之间固定有集尘室(13),所述集尘室(13)通过第一集尘箱道(14)与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集尘箱道(22)的另一侧通过第三集尘箱道(3)外接集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2a)共设有四个,分别对称设在两侧的立式板柜(1)内,每个所述气缸(12a)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2b),所述第一固定块(12b)的上端面固定有第一立柱(12c),所述第一立柱(12c)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2d),所述第二固定块(12d)的上端面通过第二立柱(12e)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2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机吹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压辊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块(12d)和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固定块(12f)之间分别固定毛刷辊筒(12h),所述毛刷辊筒(12h)分别通过固定柱(12g)与所述第二固定块(12d)和第三固定块(12f)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光明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