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0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属于印刷机烘干领域,包括印刷机,印刷机上且位于印刷机的一侧设置有烘箱,烘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烘箱上且位于烘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与烘箱连通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刷机一侧的支架,支架上设置有鼓风机、吸风机和加热器,进风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出风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吸风机的输入端连通,吸风机的输出端与加热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鼓风机的输入端与加热器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循环利用热风的效果。

A hot air recycling mechanism of printing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烘干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
技术介绍
在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印刷机将图案印刷到包装袋薄膜上,而包装袋薄膜上的图案一般都是多层的,因此包装袋薄膜需要经过多个印刷机进行印刷,在印刷机印刷图案后,包装袋薄膜进入下一个印刷机前,需要用烘箱对包装袋薄膜进行烘干,从而保证包装袋薄膜上的图案不被破坏。现有的印刷机一般都是采用热风烘干,即通过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再将热风鼓入至烘箱内,利用热风来烘干包装袋薄膜,但是一般的热风烘干装置将热风封送入烘箱就直接排出,使得加热器每次都要对常温的空气进行加热后再送入烘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热风的热风再利用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包括印刷机,所述印刷机上且位于印刷机的一侧设置有烘箱,所述烘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烘箱上且位于烘箱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与烘箱连通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刷机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鼓风机、吸风机和加热器,所述进风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鼓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风管远离烘箱的一端与吸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风机的输出端与加热器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加热器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印刷机时,上一个印刷机印刷图案至薄膜上后,薄膜会从烘箱的入料口进入烘箱,然后从出料口移出并移动至该印刷机上进行新的图案的印刷,启动加热器、鼓风机和吸风机,吸风机可以将烘箱内的空气吸入出风管,并使其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加热箱内进行加热,鼓风机则通过第二管道将加热后的空气鼓入进风管,热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烘箱内对薄膜上的印刷图案进行烘干,而后带有余热的空气再次通过出风管进入吸风机,同时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如此便实现了烘箱内热风的循环利用,无需加热箱每次都要去加热常温的空气,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使得印刷机的使用更加节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烘箱内且位于进风管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引导管,两个所述引导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薄膜的移动方向,两个所述引导管之间设置有供薄膜通过的空间,两个所述引导管相对的面上开设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沿着引导管的长度方向开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后的空气通过进风管进入烘箱内后,会分别进入两个引导管内,并通过两个引导管移动直至达到出风槽的位置,热风会从出风槽移出,而由于两个引导管分别位于薄膜的两侧,因此热风可以均匀地散布到薄膜的两侧,进而对烘干薄膜上印刷的图案,通过引导管和出风槽使得热风可以更好地烘干薄膜,提高了烘箱对薄膜的烘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管与烘箱连通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着进风管的周向设置,所述连接部与烘箱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连接部通过固定螺栓与烘箱连接,所述出风管与烘箱之间的连接与进风管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进风管或出风管与烘箱时,使烘箱的连接部抵接至烘箱上,同时将密封环置于连接部和烘箱之间,然后利用固定螺栓将连接部与烘箱固定,如此便完成了进风管或出风管的安装,密封环的设置可以增加进风管和出风管与烘箱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热风从此处跑出造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管内且位于靠近烘箱的端部上设置有过滤布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布袋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从而减少进入烘箱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防止灰尘沾到薄膜上造成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管内且位于靠近烘箱的端部设置有海绵孔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吸入出风管的空气在通过出风管时会经过海绵孔板,过程中海绵孔板可以吸收空气中含有的部分水分,从而保证循环空气的干燥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布袋上沿着过滤布袋的周向设置有固定框,所述过滤布袋位于固定框内,所述固定框通过更换口插接于进风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从更换口内取出固定框,并对过滤布袋进行清理,以除去过滤布袋上的灰尘,非常地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环设置为橡胶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质地较为柔软,可以保证密封环与烘箱以及连接部之间的密封性,且橡胶耐受一定的高温,使用寿命更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烘箱上设置进风管和出风管,并使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鼓风机和吸风机连接,在吸风机与鼓风机之间连通加热器,利用加热器加热空气,使鼓风机将热风鼓入烘箱,进入烘箱后的热风可以烘干薄膜上印刷的图案,随后吸风机将热风吸出,并使其再进入加热箱加热并开始循环,如此便实现了热风的循环利用,使得印刷机更加节能;2.通过在进风管的位置设置两个引导管,并使两个引导管分别设置在薄膜的两侧,在引导管上开设出风槽,热风通过引导管上的出风槽被吹倒薄膜上,从而使薄膜上印刷的图案可以更好地被烘干;3.通过在进风管内设置过滤布袋,从而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避免灰尘沾到薄膜上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隐藏印刷机后烘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展示进风管内过滤布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印刷机;2、烘箱;21、进风管;211、引导管;212、出风槽;213、过滤布袋;214、更换口;215、固定框;22、出风管;221、海绵孔板;23、连接部;231、固定螺栓;24、密封环;3、支架;31、鼓风机;32、吸风机;33、加热器;34、第一管道;35、第二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包括印刷机1,印刷机1设置有多台(图中仅表示一台,实际生产中有多台,且配置完全相同),印刷机1上于印刷机1的一侧设置有烘箱2,烘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烘箱2内于入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辊轮组,辊轮组可以对薄膜的移动进行导向。参照图1和图4,烘箱2上于烘箱2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且进风管21位于出风管22的下方,印刷机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3,支架3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吸风机32、加热器33和鼓风机31,出风管22远离烘箱2的一端与吸风机32的输入端连通,吸风机32与加热器33之间通过第一管道34连通,加热器33与鼓风机31之间通过第二管道35连通,鼓风机31的输出端与进风管21远离烘箱2的一端连通,加热器33通过电热丝对空气进行加热。启动吸风机32、加热器33和鼓风机31,吸风机32吸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包括印刷机(1),所述印刷机(1)上且位于印刷机(1)的一侧设置有烘箱(2),所述烘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2)上且位于烘箱(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所述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与烘箱(2)连通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刷机(1)一侧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鼓风机(31)、吸风机(32)和加热器(33),所述进风管(21)远离烘箱(2)的一端与鼓风机(3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风管(22)远离烘箱(2)的一端与吸风机(3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风机(32)的输出端与加热器(3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管道(34)连通,所述鼓风机(31)的输入端与加热器(33)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二管道(3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包括印刷机(1),所述印刷机(1)上且位于印刷机(1)的一侧设置有烘箱(2),所述烘箱(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2)上且位于烘箱(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所述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所述进风管(21)和出风管(22)与烘箱(2)连通设置,还包括设置在印刷机(1)一侧的支架(3),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鼓风机(31)、吸风机(32)和加热器(33),所述进风管(21)远离烘箱(2)的一端与鼓风机(3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出风管(22)远离烘箱(2)的一端与吸风机(3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吸风机(32)的输出端与加热器(33)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管道(34)连通,所述鼓风机(31)的输入端与加热器(33)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二管道(3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机的热风再利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2)内且位于进风管(21)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引导管(211),两个所述引导管(2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薄膜的移动方向,两个所述引导管(211)之间设置有供薄膜通过的空间,两个所述引导管(211)相对的面上开设有出风槽(212),所述出风槽(212)沿着引导管(211)的长度方向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雅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