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94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包括电力导轨及插座,电力导轨上有让插座插入的插口,其内腔上分别安装有三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管,插座的插板上具有三根连通到插座内的导电铜片,导电铜片与导电铜管在使用中接触导电,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与插板插接连接,其插接结构为: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为异形管,其上具有U型插槽,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复合在插板的顶端并与U型插槽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或者,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复合在插板的顶端,其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为异型管,其上具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U型凹槽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位方便及工作稳定性较佳。

Rail type power conn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连接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不断深入,为达到家电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改变现有家庭装潢布线形式,合理改造布线技术与电力系统,逐渐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目前的市场上,通过轨道式的电力导轨来进行布线提供电力已经慢慢普及开来,但是,现有的电力导轨在长时间使用后插口宽度会变大,插板在插入后容易松动,稳定性不佳;同时,现有的导电铜管与导电铜片为点面的接触方式,这种接触方式接触面积太小,导致电载流量小,电源工作稳定性差;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它具有定位方便及工作稳定性较佳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包括电力导轨及插座,所述电力导轨的端面开有让插座插入其内腔的插口,其内腔上分别安装有三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管,所述插座的插板上具有三根连通到插座内的导电铜片,所述导电铜片与导电铜管在使用中接触导电,所述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与插板插接连接,其插接结构为: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为异形管,其上具有U型插槽,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复合在插板的顶端并与U型插槽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或者,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复合在插板的顶端,其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所述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为异型管,其上具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U型凹槽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所述电力导轨上的导电铜管从上至下分别与地线、零线及火线连接,或者从上至下分别与零线、地线及火线连接。所述插口的下端具有绝缘密封垫。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在电力导轨最底部的导电铜管上开设U型插槽,或在插板顶端的导电铜片上开设U型凹槽,这样在插入使用后能够让插座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三面接触能够增大火线的电载流量,让电源的工作稳定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时本技术实施例1中电力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电力导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包括电力导轨10及插座20,电力导轨10的端面开有让插座20插入其内腔的插口11,插口11贯通电力导轨10两端部,在电力导轨10的内腔上分别安装有三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管12,导电铜管12从上至下分别与地线、零线及火线连接,或者从上至下分别与零线、地线及火线连接。为了方便使用,可以在电力导轨10的两侧设置卡耳,卡耳可以方便电力导轨10嵌入家具或墙面。在插座20上具有插板21,插板21与插座20之间可以为直插式或挂式或“7”字形结构,在插板21上具有三根连通到插座20内的导电铜片22,导电铜片22与导电铜管12在使用中接触导电。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与插板21插接连接,其插接结构为: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为异形管,其上具有U型插槽13,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22复合在插板21的顶端并与U型插槽13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这种结构在插入使用后能够让插座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三面接触能够增大火线的电载流量,让电源的工作稳定性更佳;另外让与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管12位于最底部也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在插口11的下端具有绝缘密封垫15,其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水防尘效果。实施例2,见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与插板21插接结构为: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22复合在插板21的顶端,其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23,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为异型管,其上具有凸起部14,该凸起部14与U型凹槽23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其同样能够达到实施例1中的效果。插座20的内部结构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包括电力导轨(10)及插座(20),所述电力导轨(10)的端面开有让插座(20)插入其内腔的插口(11),其内腔上分别安装有三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管(12),所述插座(20)的插板(21)上具有三根连通到插座(20)内的导电铜片(22),所述导电铜片(22)与导电铜管(12)在使用中接触导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与插板(21)插接连接,其插接结构为: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为异形管,其上具有U型插槽(13),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22)复合在插板(21)的顶端并与U型插槽(13)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或者,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22)复合在插板(21)的顶端,其端部开设有U型凹槽(23),所述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为异型管,其上具有凸起部(14),该凸起部(14)与U型凹槽(23)插接且与其三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电力连接装置,包括电力导轨(10)及插座(20),所述电力导轨(10)的端面开有让插座(20)插入其内腔的插口(11),其内腔上分别安装有三根相互平行的导电铜管(12),所述插座(20)的插板(21)上具有三根连通到插座(20)内的导电铜片(22),所述导电铜片(22)与导电铜管(12)在使用中接触导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与插板(21)插接连接,其插接结构为:电力导轨(10)最底部的导电铜管(12)为异形管,其上具有U型插槽(13),与电路中火线连接的导电铜片(22)复合在插板(21)的顶端并与U型插槽(13)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本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