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92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立板,所述立板前侧安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用以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的压轮,两压轮外周部分别开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槽以使两压轮之间形成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圆孔,所述立板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压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通过压紧的方式使3D打印材料的表面平整光滑,保证3D打印材料的品质。

A portable preprocessing device for 3D print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材料为圆条状,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制造,其表面不可避免会存在着诸如不光滑,不平整,存在疙瘩等问题,影响3D打印材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立板,所述立板前侧安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用以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的压轮,两压轮外周部分别开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槽以使两压轮之间形成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圆孔,所述立板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压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上并排安装有一左一右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个压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前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立板后方的电机安装板以及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主轴经联轴器与第一转轴后端同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立板后侧安装有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还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的从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还从位于从动带轮斜下方的张紧带轮上绕过。进一步的,所述张紧带轮安装于一可相对立板横向移动的活动轴上,所述立板上开设有与活动轴前端滑动配合的横向导槽;活动轴旁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沿横向穿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由活动轴上的横向螺纹孔中穿过。进一步的,位于两压轮下方设置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下部嵌装于底板上侧的沉槽中;集屑槽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辊。进一步的,所述压轮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环形盘,所述环形盘上设置有多个沿环形均布的风叶。进一步的,两压轮的旁侧分别设置有贴着压轮的毛刷轮,所述毛刷轮转动安装于立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通过压紧的方式使3D打印材料的表面平整光滑,保证3D打印材料的品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后方位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省去驱动电机和电机安装板的后方位立体图;图中标号说明:100-底板、200-立板、210-第一转轴、211-主动齿轮、220-第二转轴、221-从动带轮、230-第三转轴、231-从动齿轮、232-主动带轮、240-张紧带轮、250-活动轴、260-横向导槽、300-压轮、310-环形槽、320-环形盘、330-轴流风叶、400-驱动电机、410-电机安装板、420-联轴器、500-固定板、510-调节螺栓、600-集屑槽、700-导向套、800-毛刷轮、900-3D打印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00和垂直于底板的立板200,所述立板200前侧安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用以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的压轮300,两压轮300外周部分别开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槽310以使两压轮之间形成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圆孔,所述立板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压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环形槽的截面半圆的半径略小于3D打印材料的半径,这样两压轮之间所形成的通孔的直径也就略小于3D打印材料的直径,在3D打印材料从通孔中穿过时才会得到压紧的效果,使得3D打印材料的表面平整光滑,该预处理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使用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板200上并排安装有一左一右的第一转轴210和第二转轴220,两个压轮300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210和第二转轴220前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立板200后方的电机安装板410以及安装于电机安装板410上的驱动电机400,所述驱动电机主轴经联轴器420与第一转轴后端同轴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210后端安装有主动齿轮211,所述立板200后侧安装有位于第一转轴210下方的第三转轴230,所述第三转轴230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231,所述第三转轴230上还安装有主动带轮232,所述第二转轴220上安装有与主动带轮232通过传动带连接的从动带轮221,所述传动带还从位于从动带轮斜下方的张紧带轮240上绕过,张紧轮的作用是调节传动带的松紧度,保证传动效果;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比也是1,这样能够保证两个压轮同步反向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紧带轮240安装于一可相对立板200横向移动的活动轴上250,所述立板200上开设有与活动轴250前端滑动配合的横向导槽260;活动轴250旁侧设置有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的固定板500,所述固定板上沿横向穿设有调节螺栓510,所述调节螺栓510由活动轴上的横向螺纹孔中穿过,调节螺栓的头部卡在固定板500外侧,在拧紧调节螺栓时拉动活动轴沿横向向外移动,便会将传动带调紧,拧松调节螺栓时,传动带依靠自身的弹力带动活动轴自动向内移动使传动带调松。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两压轮300下方设置有集屑槽600,所述集屑槽600下部嵌装于底板上侧的沉槽中;集屑槽一端上侧固定连接有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导向套700,导向套沿横向设置,所述导向套内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辊,为了避免3D打印材料触碰到集屑槽而刮伤表面,完成压紧后的压轮从导向套中引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轮300前端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一环形盘320,所述环形盘上设置有多个沿环形均布的风叶330,由于两个压轮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工作时间长会因摩擦导致压轮发热,因此通过在压轮上设置风叶,其在工作时能够带动风叶转动,使压轮周围的空气流动加快,增加压轮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压轮上附着的碎屑造成3D打印材料表面损伤,两压轮300的旁侧分别设置有贴着压轮的毛刷轮800,所述毛刷轮800转动安装于立板上。上述本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立板,所述立板前侧安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用以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的压轮,两压轮外周部分别开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槽以使两压轮之间形成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圆孔,所述立板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压轮转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的立板,所述立板前侧安装有一对转向相反用以配合压紧3D打印材料的压轮,两压轮外周部分别开设有截面呈半圆形的环形槽以使两压轮之间形成供3D打印材料穿过的圆孔,所述立板后侧设置有用以驱动压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上并排安装有一左一右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个压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前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立板后方的电机安装板以及安装于电机安装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主轴经联轴器与第一转轴后端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3D打印材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后端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立板后侧安装有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还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与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的从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还从位于从动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罗兼吴黄懿林文金郑伟陈世辉鄢仁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