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91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该插头包括PCB板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以及至少一个传导部,所述焊接部一面连接于PCB板上,所述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连接,且所述传导部与焊接部呈角度设置,数据线包括上述的插头,还包括线材和USB接口,线材一端与插头连接,另一端与USB接口连接。以满足导电端子在插头上不同角度的设置,导电端子不管是电能的传输或者数据信号的传输,均可以采用该种结构的导电端子实现和PCB板呈角度设置,以实现插头的导电端子多元化设计。

Plug and data line with the 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现有一般电子产品的连接头(以下均采用公头)与电气用品插销(以下均采用母头),总称为插头;插头中端子是必不不少的结构,端子通常一端电极连接在PCB板上,以通过PCB板完成对电信号的处理,如高平上拉/下拉等;另一端从公头凸出,母头上设置契合端子结构的凹槽,然后将公头和母头对应插接配合即可;但是现有的端子想要和PCB板呈角度设置,如90°,往往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舍弃以往焊接的形式,将端子和PCB呈角度摆放,从PCB板对应的引脚引出线材电极连接端子,但是却少了焊接这种方式稳定且接触面大的优势,并且线材即占比了空间又抬高了成本,还增加了由于串线导致短路的风险。二是端子不动,将PCB板翻转位置从而使得端子焊接在PCB板上,这种方式主要是空间上不占优势,如公头内的PCB板如果不是沿着公头至母头的方向平放,就需要将公头做的很大,无论是美观上还是实用性上,较大的公头均是不合适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及具有插头的电子产品。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包括PCB板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以及至少一个传导部,焊接部一面连接于PCB板上,传导部与焊接部连接,且传导部与焊接部呈角度设置。优选地,插头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PCB板设置于第一连接头中且平行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连接方向上设置。优选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PCB板的一面上,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PCB板的另一面。优选地,传导部和焊接部采用一体成型或者组装式加工,传导部立于焊接部的侧面或者中间。优选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导电端子上背离焊接部的一端,连接部为金属环、金属镀层、接触弹片、弹性触头、弹性触针的任一种。优选地,第一连接头包括环绕导电端子设置的磁吸部,其中传导部和磁吸部相互接触;第二连接头上可设置有磁吸部或者可被磁吸的磁吸体,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通过磁吸部磁力连接。优选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第三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为数据端,其设置于PCB板的任意面上。优选地,传导部与焊接部呈90°设置。优选地,传导部、焊接部是金属片材经过折弯形成。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又一种技术方案,即一种数据线,数据线包括上述的插头,还包括线材和USB接口,线材一端与插头连接,另一端与USB接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插头及具有该插头的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导电端子设置焊接部以及传导部,并将传导部和焊接部呈角度设置,使得传导部可以从不同角度倾斜或者直立在焊接部上,以满足导电端子在插头上不同角度的设置,导电端子不管是电能的传输或者数据信号的传输,均可以采用该种结构的导电端子实现和PCB板呈角度设置,以实现插头的导电端子多元化设计,而不仅仅限定于现有的导电端子位于同一个平面同一个角度,示例性的如,当正负极的导电端子位于同一个平面时,外部的异物很容易使得正负极短接,从而损坏插头甚至带来安全事故,而采用该种导电端子,可将第三导电端子和正负极端子设置在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平面,从而加强插头的耐用程度。同时,焊接部可以实现和PCB板平面接触式的焊接,以使焊接部在和PCB板焊接时的接触面平整没有空隙,增加焊接的稳定性以及焊接的接触面积,使得能承接的电流更大;对比于传统的焊接方式,连接性能更好,该类方式焊接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同时又容易保证气密性及水密性。2、通过将PCB板设置为平行与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的连接方向上,第一是其用于保护PCB板的外壳尺寸无需设置的很大,由此插头可设置的较为精细,从而保证了插头的美观性以及空间利用率,第二是PCB板远离导电端子一端通常是需要焊接线路的,即引入外部电源的一端,当PCB板采用该种方式放置时线路可采用和导电端子24同样的方式平焊在PCB板上,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进行连接时不会给线路带来轴向上的力,即垂直于PCB方向上的力,从而线路不容易松动脱落,增加了该插头的稳定性。3、通过将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PCB板背离第一导电端子的面上,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即PCB板的两面上,以充分利用空间,同时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不容易接触,避免其作为正负极时短接,导致插头损坏,增加了插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通过对传导部和焊接部的结构关系进一步限定,其传导部和所述焊接部采用一体成型或者组装式加工,所述传导部立于所述焊接部的侧面或者中间,从而导电端子可做成不同形貌,满足各种类型的插头。5、进一步设定连接部可为金属环、金属镀层、接触弹片、弹性触头、弹性触针的任一种;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部为导电端子上用于实现电极导通的部分,其通常外露于插头,因此可实现产品客制化,具体可根据不同客户产品需求以及具体所需要适配的电子设备设定。6、传导部同时接触至磁吸部上,使得磁吸部即可充当磁吸的作用又可实现导电;此类设计可充分利用空间,可满足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磁性连接的同时,还接=兼顾更大的磁吸面积以加大磁吸力,同时也使得磁吸部在导电时接触的面积可完全满足大电流传输的条件。7、通过限定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其中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8、通过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呈90°设置,该角度设定的好处在于,第一是加工该角度时更为方便,不存在死角或者间隙,仅需将焊接部翻转即可加工到传导部,第二是当传导部直立于焊接部上时,其相对更好制作将后续的连接部,无论是一体式加工连接部还是组装式,均可给连接部更好的加工条件。9、传导部、焊接部是金属片材经过折弯形成,该方式的好处在于使得第一导电端子更方便制作加工,第一导电端子仅需将金属片材平面切割成固定的形状,经多次折弯即可完成第一导电端子的加工,从而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10、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数据线,从而该电子产品可具备导电端子所有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连接头的部分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连接头的爆炸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连接头中导电端子和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导电端子沿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的连接方向上的投影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导电端子非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中第一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包括PCB板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以及至少一个传导部,所述焊接部一面连接于PCB板上,所述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连接,且所述传导部与焊接部呈角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该插头包括PCB板以及至少两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焊接部以及至少一个传导部,所述焊接部一面连接于PCB板上,所述传导部与所述焊接部连接,且所述传导部与焊接部呈角度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连接头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PCB板设置于第一连接头中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的连接方向上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部和所述焊接部采用一体成型或者组装式加工,所述传导部立于所述焊接部的侧面或者中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导电端子上背离所述焊接部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为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辉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