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88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包括机架、引导罩、档条,引导罩开口向后,引导罩开口处悬挂有门帘布,档条前侧机架顶部设有立架,立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横梁顶部插有挂钩,挂钩挂有吸水布,机架顶部设有压块,压块底部压在吸水布顶面且后侧左右两端与档条前侧贴合,横梁前侧的机架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设有上风刀,第二固定架前侧的机架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设有下风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引导罩上设置门帘布,有助于吸收下风刀吹出的水分,机架上设有吸水布将吹干过的包装带抹干,保证包装带吹干后没有水分残留,压块保证吸水布与保证带的贴合,便于抹干包装带表面水汽,横梁和挂钩便于快速更换吸水布。

A drying device for pack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吹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包装带在挤出成型后需要进行冷却,通常的冷却方式采用水冷,因此冷却后的包装带表面残留冷却水,因此需要在将冷却后的包装带进行吹干处理,通常的吹干装置通常采用风刀直接吹干,使得风刀周围常有积水且包装带表面还会有部分水分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前端的引导罩、所述机架顶部左右两侧设有档条,所述引导罩开口向后,所述引导罩开口处悬挂有门帘布,所述档条前侧机架顶部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部插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有吸水布,所述吸水布自所述横梁前侧绕过所述横梁前侧后再自所述横梁底部向后延伸,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压在所述吸水布顶面且后侧左右两端与所述档条前侧贴合,所述横梁前侧的机架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上风刀,所述上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顶部向所述机架头部底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架前侧的所述机架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下风刀,所述下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底部向所述机架头部顶部延伸。上述设计中通过在引导罩上设置门帘布,有助于吸收下风刀吹出的水分,机架上设有吸水布将吹干过的包装带抹干,保证包装带吹干后没有水分残留,压块保证吸水布与保证带的贴合,便于抹干包装带表面水汽,横梁和挂钩便于快速更换吸水布。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顶部开口的接水漏斗,所述接水漏斗顶部开口位于所述吸水布正下方,接水漏斗便于接纳吸水布滴落的水滴。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帘布底部卷在左右延伸的配重管上,所述配重管上设有渗水孔,便于将门帘布吸收的水引流出来。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包括左右延伸的支撑条、与所述支撑条左右延伸的柔性袋,所述柔性袋内填充有流体,便于吸水布压紧且便于保证柔性带在包装带侧面下垂,便于水的滴落。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包括下风刀顶部设有沿所述下风刀吹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上风刀的吹风方向延伸至所述引导槽,所述上风刀吹风方向夹角与所述下风刀吹风方向夹角为锐角,便于对上风刀吹落到门帘布上。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罩内设有至少两个前后分布的门帘布,挡水效果更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引导罩上设置门帘布,有助于吸收下风刀吹出的水分,机架上设有吸水布将吹干过的包装带抹干,保证包装带吹干后没有水分残留,压块保证吸水布与保证带的贴合,便于抹干包装带表面水汽,横梁和挂钩便于快速更换吸水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示意图。在图中1.机架,2.第一固定架,3.下风刀,4.接水漏斗,5.引导罩,6.门帘布,7.配重管,8.引导槽,9.上风刀,10.第二固定架,11.横梁,12.挂钩,13.柔性袋,14.支撑条,15.档条,16.吸水布,17.立架,18.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顶部前端的引导罩5、所述机架1顶部左右两侧设有档条15,所述引导罩5开口向后,所述引导罩5开口处悬挂有门帘布6,所述档条15前侧机架1顶部设有立架17,所述立架17之间连接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顶部插有挂钩12,所述挂钩12上挂有吸水布16,所述吸水布16自所述横梁11前侧绕过所述横梁11前侧后再自所述横梁11底部向后延伸,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压在所述吸水布16顶面且后侧左右两端与所述档条15前侧贴合,所述横梁11前侧的机架1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固定架10,所述第二固定架10上设有上风刀9,所述上风刀9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1尾端顶部向所述机架1头部底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架10前侧的所述机架1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2,所述第一固定架2设有下风刀3,所述下风刀3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1尾端底部向所述机架1头部顶部延伸。上述设计中通过在引导罩5上设置门帘布6,有助于吸收下风刀3吹出的水分,机架1上设有吸水布16将吹干过的包装带抹干,保证包装带吹干后没有水分残留,压块保证吸水布16与保证带的贴合,便于抹干包装带表面水汽,横梁11和挂钩12便于快速更换吸水布16。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1上设有顶部开口的接水漏斗4,所述接水漏斗4顶部开口位于所述吸水布16正下方,接水漏斗4便于接纳吸水布16滴落的水滴。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帘布6底部卷在左右延伸的配重管7上,所述配重管7上设有渗水孔,便于将门帘布6吸收的水引流出来。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包括左右延伸的支撑条14、与所述支撑条14左右延伸的柔性袋13,所述柔性袋13内填充有流体18,便于吸水布16压紧且便于保证柔性带在包装带侧面下垂,便于水的滴落。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块包括下风刀3顶部设有沿所述下风刀3吹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8,所述上风刀9的吹风方向延伸至所述引导槽8,所述上风刀9吹风方向夹角与所述下风刀3吹风方向夹角为锐角,便于对上风刀9吹落到门帘布6上。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罩5内设有至少两个前后分布的门帘布6,挡水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前端的引导罩、所述机架顶部左右两侧设有档条,所述引导罩开口向后,所述引导罩开口处悬挂有门帘布,所述档条前侧机架顶部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部插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有吸水布,所述吸水布自所述横梁前侧绕过所述横梁前侧后再自所述横梁底部向后延伸,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压在所述吸水布顶面且后侧左右两端与所述档条前侧贴合,所述横梁前侧的机架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上风刀,所述上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顶部向所述机架头部底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架前侧的所述机架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下风刀,所述下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底部向所述机架头部顶部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前端的引导罩、所述机架顶部左右两侧设有档条,所述引导罩开口向后,所述引导罩开口处悬挂有门帘布,所述档条前侧机架顶部设有立架,所述立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顶部插有挂钩,所述挂钩上挂有吸水布,所述吸水布自所述横梁前侧绕过所述横梁前侧后再自所述横梁底部向后延伸,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底部压在所述吸水布顶面且后侧左右两端与所述档条前侧贴合,所述横梁前侧的机架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上风刀,所述上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顶部向所述机架头部底部延伸,所述第二固定架前侧的所述机架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有下风刀,所述下风刀吹风方向自所述机架尾端底部向所述机架头部顶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带吹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郭伟龙廖维潘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领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