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85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以及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设有注塑通道、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所述注塑通道设置于所述注塑板的中间,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分设于所述注塑通道的两侧,所述注塑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整个装置通过在所述注塑通道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且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结构相同,能够有效地降低注塑时所述第一注塑槽内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内的样条受到的内应力,从而提高了样条测试的准确性。

A kind of mould device for injection drawing sp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改性塑料测试拉伸性能用的样条,大部分都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的,很多厂家在设计模具时都会把拉伸、弯曲、冲击等样条做在同一个模仁上,模仁固定在模座上,这种操作虽然方便了样条生产中的打样,但是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测试样条其重量和注塑要求都不一样,将不同的样条放置于同一个模仁上成型,因为其结构不同导致模具受力不均匀,同时在生产也不能保证该模仁上的每个样条均处于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成型,易造成模仁上的样条的内应力变大,由此导致其生产出来的样条不符合测试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同,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样条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均衡,且能够由于其对称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样条在生产注塑过程中受到的内应力,由此保证了样条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以及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设有注塑通道、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所述注塑通道设置于所述注塑板的中间,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分设于所述注塑通道的两侧,所述注塑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注塑通道呈中心对称。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上模板上设有上模固定板以及浇注板,所述上模固定板得以对所述上模板进行固定,所述浇注板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浇注板上设有浇注口以及浇注管道,所述浇注管道依次贯穿所述上模固定板以及所述上模板,所述浇注管道连通所述浇注口以及所述注塑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下方,所述下模固定板得以对所述下模板进行固定,所述下模固定板的下方安装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得以进行顶出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通过在注塑板上设置注塑通道、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能够通过注塑通道快速地将注塑液输送至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结构相同且关于注塑通道呈中心对称,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内的样条受到的压力相同,由此使得其成型效果更好,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样条在成型过程中受到的内应力,使得生产出来的样条质量好,由此提高了注塑拉伸样条测试的准确性,同时由于一个注塑板上设置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能够实现一次注塑成型能够生产出两个相同规格的拉伸样条,由此能够在保证生产出来的注塑拉伸样条的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产效果;其设有顶出机构,能够在样条注塑成型后快速地对其进行顶出操作,使得成型后的样条能够快速地从第一注塑槽或第二注塑槽内抽出,由此能够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中注塑板以及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中注塑板以及下模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至图5所示的是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1包括上模板10以及下模板20,所述上模板10设置于所述下模板20的上方,所述下模板20上设有注塑板30,所述注塑板30设置于所述上模板10以及所述下模板20之间,所述注塑板30上设有注塑通道31、第一注塑槽32以及第二注塑槽33,所述注塑通道31、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分别一体地从所述注塑板30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注塑通道31设置于所述注塑板30的中间,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分设于所述注塑通道31的两侧,所述注塑通道3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第二注塑槽33,当需要对不同形状的样条进行注塑成型时,只需要更换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的注塑板30即可实现,当进行注塑操作时,通过塑料液体通过所述浇注口121以及所述浇注管道122进入所述注塑通道31,随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注塑通道31内的塑料液体分别向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流动,通过设置于所述注塑板30中间的所述注塑通道31将塑料液体分流至两侧的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能够地保证在注塑过程塑料液体进入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的受到的压力相同,随后当所述第一注塑槽32内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完成注塑形成注塑样条后,随后所述顶出机构22得以将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的注塑样条进行顶出操作,由此得以完成整个注塑样条的注塑过程,整个注塑过程快速方便,操作简单。其中,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注塑通道31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的结构相同得以有效地保证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所受到的压力相同,从而使得从所述注塑通道31的塑料液体能够匀速地分别流入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同时由于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关于所述注塑通道31呈中心对称,使得所述第一注塑槽32与所述注塑通道31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与所述注塑通道31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能够有效地使得注塑过程中所述第一注塑槽32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受到的压力相同,同时由于其结构相同,能够有效地减小所述第一注塑槽32内注塑生产的样条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33内注塑生产的样条所受到的内应力减小,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注塑样条其质量更好,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注塑拉伸样条的测试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其两侧设有第一注塑槽32以及第二注塑槽33,能够实现一次注塑成型能够生产出两个相同规格的拉伸样条,由此能够在保证生产出来的注塑拉伸样条的质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生产效果。其中,所述上模板10上设有上模固定板11以及浇注板12,所述上模固定板11得以对所述上模板10进行固定,所述浇注板12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11的上方,所述浇注板12上设有浇注口121以及浇注管道122,所述浇注管道122依次贯穿所述上模固定板11以及所述上模板10,所述浇注管道122连通所述浇注口121以及所述注塑通道31,当进行注塑成型操作时,塑料液体得以通过所述浇注板12上的所述浇注口121进入所述浇注管道122,随后通过所述浇注通道得以流入所述注塑通道31内,由此得以实现塑料液体能够快速进入。其中,所述下模板20上设有下模固定板21,所述下模固定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以及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设有注塑通道、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所述注塑通道设置于所述注塑板的中间,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分设于所述注塑通道的两侧,所述注塑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上方,所述下模板上设有注塑板,所述注塑板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以及所述下模板之间,所述注塑板上设有注塑通道、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所述注塑通道设置于所述注塑板的中间,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分设于所述注塑通道的两侧,所述注塑通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第二注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拉伸样条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槽以及所述第二注塑槽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注塑通道呈中心对称。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普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