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839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的装置,包括用于梳理极耳的梳排、用于夹持汇流排组件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梳排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支撑件上的若干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容纳极耳的间隙;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极耳的长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辅助装置,通过梳排与驱动件的共同作用解决了目前汇流排组件安装难度高、人工安装容易出错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

A device for auxiliary installation of busbar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软包电芯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势,因此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通过动力电池提供能量,动力电池的电池模组则是通过导电连接件将若干单电芯串联或并联而成。常规的,电芯上会带有用于导电的极耳,而电池模组正是通过导电连接件将不同电芯上的极耳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电池模组的电循环。目前,常用的导电连接件为汇流排,传统汇流排与极耳的组装方式主要是人工戴上手套后手工操作,先是移动汇流排的位置,将其与模组中每个电芯的极耳对上,然后逐个将极耳穿过汇流排的间隙,来达到安装的目的。但此种安装方式仍存在如下几点问题:(1)常规的软包电池模组的极耳与汇流排之间只存在1-3mm间隙,而由于极耳比较薄,在电芯堆叠后,各电芯极耳的位置无法保证同一性,有的极耳可能出现上撇或者下趴的情况(如图1~2所示),彼此之间的尺寸差异很可能大于3mm,超过了极耳与汇流排之间存在的间隙,致使人工安装难度太大;(2)由于安装难度大,往往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整线的产能;(3)人工安装容易出错,比如安装时错位一个电芯的位置,很可能造成短路打火,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4)人员流动性大,不受管控,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假如人员离职则可能会影响开线,增加企业的负担。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的装置,解决了目前汇流排组件安装难度高、人工安装容易出错引发安全事故等问题;本设备安装汇流排组件难度低,生产效率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的装置,包括用于梳理极耳的梳排、用于夹持汇流排组件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梳排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若干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容纳极耳的间隙;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辅助装置,先利用梳排将形状弯折的极耳恢复成竖直状态,保持梳排对极耳夹持状态,然后利用第一驱动件控制夹持件中的汇流排组件移动至电池模组极耳的上方,使得汇流排组件的间隙部分对准极耳,接着将汇流排组件下落,待极耳穿过汇流排组件的间隙部分后撤掉梳排,而汇流排组件继续下落直至安装完成。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梳排主要通过设置的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以对极耳进行梳理,保证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以及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极耳的长度,可以使得梳排从极耳的侧边根部引入,以将极耳根部容纳进梳排中,通过一长一短的绝缘件使得极耳根部被包裹进两个绝缘件之间,再利用梳理辅助装置的上下、左右移动,帮助极耳恢复竖直状态。本技术所述的辅助装置解决了目前汇流排组件安装难度高、人工安装容易出错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优选的,所述绝缘组件的数量多于或等于所述极耳的数量。当绝缘组件的数量刚好与极耳的数量相等时刚好可以梳理所有极耳,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其中,支撑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绝缘组件匹配的插口,当极耳的数量增多时,只要再另外增加绝缘组件满足其数量始终多于或等于极耳的数量即可,而无需再另外根据不同模组极耳数量的不同定制梳排。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间隙的宽度比所述极耳的厚度大0.1~3mm。更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间隙的宽度比所述极耳的厚度大1~3mm。由于汇流排组件与极耳之间一般存在1~3mm的间隙,而如果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的间隙宽度过大,则不利于更好的调整极耳的弯折区域;另外,梳排进行移动时,过大的间隙还有可能导致极耳出现额外的弯曲。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均为软性绝缘件。由于极耳本身偏薄,软性的接触物质可以保证不额外损坏极耳以及造成极耳某些处的磨损。优选的,所述软性绝缘件包括软性塑料绝缘件、软性硅胶绝缘件和软性橡胶绝缘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件的侧面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侧面为竖直平面。由于极耳需保持为竖直状,当极耳被夹于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时,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的侧面保持平整更加有利于极耳竖直状的恢复,达到梳理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件的末端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的倾斜角度为90~180°。当第二绝缘件刚刚接触极耳时,斜切面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极耳进入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以进行后续的梳理调整。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极耳的宽度。第二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宽度,可以保证当极耳容纳进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时,第二绝缘件也能围绕住极耳,以将极耳恢复为竖直状。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机械臂和与所述第一机械臂连接的第一气缸。其中,第一机械臂控制汇流排组件的移动,而第一气缸则作为驱动能源的提供者,以驱使第一机械臂的移动。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梳排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电连接的控制台,所述第一绝缘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台电连接的感应元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机械臂和与所述第二机械臂连接的第二气缸。本装置设置的第二驱动件可使得辅助装置达到全自动化状态,梳排也无需人工进行梳理操作而通过第二驱动件进行操作控制。首先利用第二驱动件将梳排放置靠近极耳根部的侧面,且极耳分别位于相邻绝缘组件之间,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移动距离,使得第二驱动件推动梳排向前移动直至第二绝缘件即将触碰到极耳则停止移动;接着进行下一步的设定移动,第二驱动件推动梳排横向移动,向靠近极耳位置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绝缘件接触极耳并且第一绝缘件即将出现弯折的情况,则停止梳排的横向移动;再接着继续利用第二驱动件推动梳排向前移动,直至极耳被容纳进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停止梳排的移动,同样地,此移动距离的设定可根据极耳的具体宽度进行设定;最后,待极耳被梳理完成后,维持梳排的夹持状态至极耳穿过汇流排组件,将梳排抽出。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把手。把手可以有助于人工操作,双手把持将把手上下左右移动,以更加方便人工梳理极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的装置,包括用于梳理极耳的梳排、用于夹持汇流排组件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梳排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若干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容纳极耳的间隙;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先利用梳排的一长一短绝缘件的移动,使得极耳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梳理极耳的梳排、用于夹持汇流排组件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梳排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若干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容纳极耳的间隙;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梳理极耳的梳排、用于夹持汇流排组件的夹持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梳排包括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的若干绝缘组件;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并排设置且两者之间留有可容纳极耳的间隙;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件的长度,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长度大于极耳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极耳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组件的数量多于或等于所述极耳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间隙的宽度比所述极耳的厚度大0.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安装汇流排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均为软性绝缘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王培为许瑞王易玮徐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汇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