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39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涉及一种端子装夹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将橡胶套套在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容易发生橡胶套脱落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定位块以及用于夹紧端子壳体和橡胶套的顶压组件,所述顶压组件与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定位块的顶壁上设有供端子壳体插入的定位缺口,所述定位缺口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供橡胶套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远离定位缺口的一侧连通设有供电线插入的通槽,所述凹槽与通槽之间留有供橡胶套端壁定位的顶压面;以此可以减少橡胶套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脱落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由于电线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脱离,进而导致端子丧失导电功能的可能性。

A tool for pressing in termi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装夹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
技术介绍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参考图1,端子01包括端子壳体02、电线03以及包裹电线03的橡胶套04,端子壳体02的相邻侧壁上分别设有供橡胶套04套入的第一针脚05和第二针脚06,端子壳体02靠近第一针脚05的一侧设有第三针脚07,端子壳体02远离第二针脚06的一侧设有金属片08,金属片08向远离第一针脚05的一侧延伸。在工人将电线插入橡胶套中,再将橡胶套在插入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时,由于橡胶套的材质较软,工人手动将橡胶套套在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时,容易安装不到位,橡胶套发生脱落,从而导致端子丧失导电功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优势在于减少橡胶套脱落,导致端丧失导电功能的可能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分别设有定位块以及用于夹紧端子壳体和橡胶套的顶压组件,所述顶压组件与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定位块的顶壁上设有供端子壳体插入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供橡胶套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远离安装缺口的一侧连通设有供电线插入的通槽,所述凹槽与通槽之间留有供橡胶套端壁定位的顶压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将电线插入橡胶套后,再将橡胶套套在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上时,此时将端子壳体安装在安装缺口内,橡胶套安装在凹槽内,橡胶套的端壁抵紧在顶压面上,电线插入通槽内,通过顶压组件挤压端子壳体,推动端子壳体和橡胶套向后移动,将橡胶套抵紧在顶压面上,端子壳体上的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从而可以插入橡胶套内,增加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在橡胶套内的安装稳定性,以此可以减少橡胶套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脱落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由于电线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脱离,进而导致端子丧失导电功能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顶压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支撑杆和滑套,所述支撑杆沿底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套位于支撑杆与定位块之间,所述支撑杆的轴线与滑套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支撑杆远离底板一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设有铰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远离连动杆的一端穿过滑套并在滑套内滑移,所述滑移杆穿过滑套的一端设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远离滑移杆的一端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安装缺口相对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端子安装完毕后,将转动杆转动,带动连动杆转动,从而推动滑移杆在滑套内滑移,进而可以带动联动块和顶块移动,以此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端子壳体向橡胶套一侧推动,以此代替工人手动将橡胶套套在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的工作方式,减少橡胶套脱落的可能行。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转动转动杆时,通过防滑套,从而可以增加工人转动转动杆的便利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缺口、凹槽以及通槽构成定位组,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至少两组定位组,所述顶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至少两个定位组和至少两个顶块,从而可以同时加工多个端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定位块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的底壁上设有插入定位孔的限位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且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定位孔连通设置,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设有与插孔连通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依次插入插孔和固定孔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伸出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形状端子进行挤压时,此时需要更换定位块,将定位杆拆卸后,即可将限位块移出定位孔,更换时,将限位块插入定位孔内,再将定位杆以此插入插孔和固定孔内,以此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定位块拆卸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位于定位杆的上方,所述固定杆远离底座的一侧转动设有插杆,所述定位杆伸出插孔的一端设有供插杆插入的定位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杆插入插孔后,转动插杆,将插杆插入定位缺口中,以此可以减少定位杆从插孔中脱离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定位块在底座上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相背离两侧壁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定位孔的下方,所述安装孔的孔底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安装孔孔底壁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弹簧的一端伸出安装孔,所述挡块伸出安装孔的一端与所述插杆的侧壁抵触,所述挡块位于插杆远离底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杆插入定位缺口前,将挡块压入安装孔内,挤压弹簧,从而插杆顺利插入定位缺口中,再松开挡块,挡块从而抵触在插杆的侧壁上,以此可以减少插杆从定位缺口中脱离的可能性,以此可以增加定位块在底座上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防滑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橡胶垫,增加底座与桌面的摩擦力,以此可以增加治具的工作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端子壳体插入安装缺口中,将橡胶套安装在凹槽内,电线安装在通槽内,将橡胶套抵触在顶压面上,通过顶压组件挤压端子壳体,从而可以推动端子壳体移动,进而可以将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挤入橡胶套中,增加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在橡胶套内的安装稳定性,以此可以减少橡胶套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上脱离的可能性,减少端子失去导电功能的可能性;2、通过多组定位组和顶块同时工作,以此可以增加挤压端子的工作效率;3、利用限位块插入定位孔中,定位杆插入插孔和固定孔中,将挡块压入安装孔中,再转动插杆,将插杆插入定位缺口中,再松开挡块,以此可有方便快捷的将定位块安装固定在底座上,增加顶块顶压端子壳体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
技术介绍
中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体现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体现实施例1中顶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体现实施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体现图4中A-A向剖视图。图6为体现图4中B-B向剖视图。图中:01、端子;02、端子壳体;03、电线;04、橡胶套;05、第一针脚;06、第二针脚;07、第三针脚;08、金属片;1、底座;10、定位孔;11、插孔;12、定位杆;13、固定杆;14、插杆;15、定位缺口;16、安装孔;17、弹簧;18、挡块;19、防滑橡胶垫;2、定位块;20、定位组;21、安装缺口;22、凹槽;23、通槽;24、顶压面;25、限位块;26、固定孔;27、容纳槽;28、固定缺口;3、顶压组件;30、底板;31、支撑杆;32、滑套;33、转动杆;34、连动杆;35、滑移杆;36、联动块;37、顶块;38、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有定位块(2)以及用于夹紧端子壳体(02)和橡胶套(04)的顶压组件(3),所述顶压组件(3)与定位块(2)相对设置,所述定位块(2)的顶壁上设有供端子壳体(02)插入的安装缺口(21),所述安装缺口(21)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供橡胶套(04)插入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远离安装缺口(21)的一侧连通设有供电线(03)插入的通槽(23),所述凹槽(22)与通槽(23)之间留有供橡胶套(04)端壁定位的顶压面(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有定位块(2)以及用于夹紧端子壳体(02)和橡胶套(04)的顶压组件(3),所述顶压组件(3)与定位块(2)相对设置,所述定位块(2)的顶壁上设有供端子壳体(02)插入的安装缺口(21),所述安装缺口(21)的侧壁上连通设有供橡胶套(04)插入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远离安装缺口(21)的一侧连通设有供电线(03)插入的通槽(23),所述凹槽(22)与通槽(23)之间留有供橡胶套(04)端壁定位的顶压面(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底板(30),所述底板(30)上分别设有支撑杆(31)和滑套(32),所述支撑杆(31)沿底板(30)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套(32)位于支撑杆(31)与定位块(2)之间,所述支撑杆(31)的轴线与滑套(32)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支撑杆(31)远离底板(30)一端设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的侧壁上设有铰接有连动杆(34),所述连动杆(34)远离转动杆(33)的一端转动设有滑移杆(35),所述滑移杆(35)远离连动杆(34)的一端穿过滑套(32)并在滑套(32)内滑移,所述滑移杆(35)穿过滑套(32)的一端设有联动块(36),所述联动块(36)远离滑移杆(35)的一端设有顶块(37),所述顶块(37)与安装缺口(21)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3)远离支撑杆(31)的一端设有防滑套(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入端子的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缺口(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卫俊詹建斌贾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裕莱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