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极保护壳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23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极保护壳和电池,其中电池电极保护壳包括帽体(10)和帽沿(20),帽体(10)包裹在电池电极的外侧,帽沿(20)与帽体(10)连接,帽沿(20)自与帽体(10)的连接处向远离帽体(10)中心的方向延伸,帽体(10)的周向侧面设有多个筋条(11),筋条(11)的第一端的抗拉强度小于筋条(11)的第二端的抗拉强度,第一端比第二端靠近帽体(10)与帽沿(20)的连接处。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电极保护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近帽体与帽沿的连接处的第一端会比远离帽体与帽沿的连接处的第二端先断掉,避免由于施力方向或撕拉角度的不同造成第二端先断而造成撕除不彻底,影响电池电极与用电器具之间的接触。

Battery electrode case an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电极保护壳和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极保护壳和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出厂前,顶部套有绝缘塑料帽,塑料帽包裹正极金属帽,能保护正极金属帽免受锈蚀,且塑料帽底面被电池盖压住,不会与电池整体间分离。塑料帽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使用电池时,先将塑料帽顶部用手撕掉,其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六根细小筋条连接,此六根细小筋条可用手撕掉,露出的正极钢套与用电器具的极端连接使用。目前使用的塑料帽的小筋条形状为长方形,其上端和下端的宽度一致,用手撕掉塑料帽时,不同使用者撕掉塑料帽的角度和用力方向不同,导致塑料帽顶部与底部的六根小筋条不易被撕断。即使小筋条撕断,但断开的位置不一致,大部分筋条从上端断掉,若小筋条在塑料帽的顶端断裂,筋条的下端还残留在电池帽的边沿,会阻碍电池正极与用电器具的接触。为此,需要对塑料帽的结构进行改进。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帽体(10),包裹在电池电极的外侧;和/n帽沿(20),与所述帽体(10)连接,并自与所述帽体(10)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帽体(10)中心的方向延伸;/n其中,所述帽体(10)的周向侧面设有多个筋条(11),所述筋条(11)的第一端的抗拉强度小于所述筋条(11)的第二端的抗拉强度,所述第一端比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帽体(10)与所述帽沿(20)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电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帽体(10),包裹在电池电极的外侧;和
帽沿(20),与所述帽体(10)连接,并自与所述帽体(10)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帽体(10)中心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帽体(10)的周向侧面设有多个筋条(11),所述筋条(11)的第一端的抗拉强度小于所述筋条(11)的第二端的抗拉强度,所述第一端比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帽体(10)与所述帽沿(20)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沿所述帽体(10)周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端沿所述帽体(10)周向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沿所述帽体(10)周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端沿所述帽体(10)周向的长度的1.5~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极保护壳,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景国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