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751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包括套管、浮球、第一组三个电极对、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配重、第二组三个电极对;浮球套在套管外部;套管内中心嵌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上下端一周分别布置第二组、第一组三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均包括固定电极、活动电极;固定电极固定在套管内;套管内上下端都均布三个容纳活动电极的活动空腔;活动电极设置在固定电极与第一磁铁之间;浮球一端内嵌有环形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磁力大于第一磁铁磁力;套管上端外部固定有阻挡部,以对浮球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套管下端还设有以对浮球的下降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浮球与阻挡部之间还设有第三磁铁;浮球下连接有配重。本开关实现两个方向控制模式。

A three-phase double control high power floating bal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
本技术属于液位传感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电控市场上主流浮球开关大体分干簧管开关、水银开关、KEY浮球开关三大类。干簧管是通过干簧管在磁铁作用下达到接通与断开,分常闭式和常开式两种,缺点是开关电流小,功率10W左右,单开关只能控制点水位;水银开关是利用水银的导电性与流动性设计的,开关球要经翻转移动水银球实现控制,虽比干簧管电流略大,并可控制一定的层间水位,但其后期维修及破坏后的环境污染大。这两种开关均为单项开关,对于大功率设备的控制需通过继电器来完成,这就增加了线路的复杂程度,成本增加维修难度增加,浮球开关的后期无扩展性,产品局限性很大。且均为单项控制,通过继电器来控制三相大型动力。本技术可以实现直接对两个三相大功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较大液面差的控制,并可实现单个开关对两个三相大功率设备的电控制。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包括套管、浮球、第一组三个电极对、第一磁铁、第二磁铁、配重、复位弹簧、第二组三个电极对;所述浮球套在套管外部;所述套管内中心嵌有两个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下端一周对称布置第一组三个电极对,上端第一电磁铁一周对称布置第二组三个电极对;上下两组电极对共形成六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均包括固定电极、活动电极;所述固定电极固定在套管内;所述套管内上下端分别均布三个活动空腔,分别用于容纳上下两组电极对;三个活动电极分别设置在三个活动空腔内,所述活动电极设置在固定电极与第一磁铁之间;所述活动电极与套管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第一磁铁和复位弹簧作用下,所述活动电极与固定电极处于分离状态;所述浮球一端内嵌有三个弧形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可随浮球沿套管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磁铁磁力大于第一磁铁磁力与复位弹簧弹力之和;所述套管上端外部固定有阻挡部,以对浮球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下端还设有以对浮球的下降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浮球与阻挡部之间还设有第三磁铁,以对浮球和阻挡部之间提供磁力;所述浮球下端连接有配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技术的浮球开关通过导线可直接与大功率设备直接相连,以控制其工作状态,不需要接入其他电气设备,实现两路三相电的自动化控制。(2)本技术的浮球开关可实现高位排水,低位补水两种工作模式,通过浮球与配重之间的距离调节实现液位差的控制,仅需调节吊线的长度即可实现较大液位差的控制,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相浮球开关处于低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三相浮球开关处于高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阻挡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a-b)分别为套管剖面图和俯视图。图5(a-g)分别为图4中(a)的1-1到6-6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结合图1,本技术的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包括套管1、浮球2、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6、配重7、复位弹簧18、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所述浮球2套在套管1外部;所述套管1内中心嵌有l两个第一磁铁5;所述下端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上端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上下两组电极对共形成六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均包括固定电极41、活动电极31;所述固定电极41固定在套管1内;所述套管1内上下端分别均布三个活动空腔,分别用于容纳上下两组电极对;三个活动电极31分别设置在三个活动空腔内,所述活动电极31设置在固定电极41与第一磁铁5之间;所述活动电极31与套管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端部与套管1之间由绝缘圈13固定;在第一磁铁5和复位弹簧18作用下,所述活动电极31与固定电极41处于分离状态;所述浮球2一端内嵌有三个弧形的第二磁铁6,第二磁铁6可随浮球2沿套管1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磁铁6磁力大于第一磁铁5与复位弹簧18弹力之和磁力;所述套管1上端外部固定有阻挡部10,以对浮球2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1下端还设有卡环16,以对浮球2的下降位置进行限位;所述浮球2与阻挡部10之间还设有第三磁铁21,以对浮球2和阻挡部10之间提供磁力;所述浮球2下端连接有配重7。进一步的,所述配重7重量大于液体浮力;所述第三磁铁21与浮球2之间的磁力和第二磁铁6与活动电极之间的磁力之和大于浮球2的重量且小于浮球2与配重7的重量。这样液面降到配重7标高位置时,配重7与浮球2重量大于第三磁铁9吸力,浮球2掉下,改变开关的接通方向。进一步的,结合图4(a-b)、图5(a-g),所述套管1为弧面三角体,三角体由三条弧形凸面拼接而成,每个弧形凸面的圆心角为120°;所述固定电极41、活动电极31均呈弧形,弧形角与对应弧形凸面的圆心角相同。弧形活动电极为镀锌软铁与铜的结合体,内侧为镀锌软铁外侧为铜(接触面)。接触面弧度相同确保了通电接触面积较大,同时弧形为内部第一磁铁5提供了相对大的空间。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球2下端通过三根牵吊线14与挂架15(三脚架)相连;所述配重7上端通过一根牵吊线14与挂架15中间相连,通过吊线14可调整配重7相对浮球2的距离,通过配重7吊线的长度来完成液位差的调节,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很大的液位差。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3,所述阻挡部10上设有多个第三磁铁21,用以调节磁力大小;所述浮球2上端内部嵌有扁铁环11。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浮球2上端设有多个第三磁铁21;所述阻挡部10采用导磁材料或嵌有扁铁环11。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为阻挡部10与第三磁铁21之间提供磁力。进一步的,所述浮球2下端设有牵吊线12的挂钩,以便悬挂配重7。进一步的,所述套管1采用绝缘的PP材料或陶瓷材料等绝缘材料;所述浮球2外壳采用304不锈钢,内填充发泡聚氨脂;所述配重7可采用空心球,空心球内注入液体,可通过调节空心球内液体量调节空心球重量。结合图1、图2,本技术的浮球开关,上端的固定电极41、下端的固定电极41分别通过导线A和导线9引出,上下两组的活动电极为串连由导线8引出,可实现单个浮球两种控制模式:当液位上升时,浮球2在第三磁铁21作用下与阻挡部10吸合,此时第二磁铁6与套管1上端的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正对,由于第二磁铁6磁力大于第一磁铁5磁力,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的活动电极31在第二磁铁6吸力作用下与固定电极41接触,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处于导通状态,电机进行排水。当液位下降到配重7的某一高度时,重力之和大于磁力之和,浮球下落到卡环16处,使浮球2与套管1下端的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正对时,同样由于第二磁铁6磁力大于第一磁铁5磁力,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的活动电极31在第二磁铁6吸力作用下与固定电极41接触,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处于导通状态,电机进行注水。实现上述两种控制模式的高位排水、低位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浮球(2)、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6)、配重(7)、复位弹簧(18)、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n所述浮球(2)套在套管(1)外部;所述套管(1)内中心嵌有两个第一磁铁(5);所述下部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上部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上下两组电极对共形成六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均包括固定电极(41)、活动电极(31);所述固定电极(41)固定在套管(1)内;所述套管(1)内上下端分别均布三个活动空腔,分别用于容纳上下两组电极对;三个活动电极(31)分别设置在三个活动空腔内,所述活动电极(31)设置在固定电极(41)与第一磁铁(5)之间;所述活动电极(31)与套管(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在第一磁铁(5)和复位弹簧(18)作用下,所述活动电极(31)与固定电极(41)处于分离状态;所述浮球(2)一端内嵌有三个弧形的第二磁铁(6),第二磁铁(6)可随浮球(2)沿套管(1)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磁铁(6)磁力大于第一磁铁(5)磁力与复位弹簧(18)弹力之和;所述套管(1)上端外部固定有阻挡部(10),以对浮球(2)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1)下端还设有以对浮球(2)的下降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6);所述浮球(2)与阻挡部(10)之间还设有第三磁铁(21),以对浮球(2)和阻挡部(10)之间提供磁力;所述浮球(2)下端连接有配重(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双控大功率浮球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浮球(2)、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第一磁铁(5)、第二磁铁(6)、配重(7)、复位弹簧(18)、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
所述浮球(2)套在套管(1)外部;所述套管(1)内中心嵌有两个第一磁铁(5);所述下部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一组三个电极对(4),上部第一磁铁(5)一周对称布置第二组三个电极对(B);上下两组电极对共形成六个电极对,每个电极对均包括固定电极(41)、活动电极(31);所述固定电极(41)固定在套管(1)内;所述套管(1)内上下端分别均布三个活动空腔,分别用于容纳上下两组电极对;三个活动电极(31)分别设置在三个活动空腔内,所述活动电极(31)设置在固定电极(41)与第一磁铁(5)之间;所述活动电极(31)与套管(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在第一磁铁(5)和复位弹簧(18)作用下,所述活动电极(31)与固定电极(41)处于分离状态;所述浮球(2)一端内嵌有三个弧形的第二磁铁(6),第二磁铁(6)可随浮球(2)沿套管(1)上下滑动;所述第二磁铁(6)磁力大于第一磁铁(5)磁力与复位弹簧(18)弹力之和;所述套管(1)上端外部固定有阻挡部(10),以对浮球(2)的上升位置进行限位;所述套管(1)下端还设有以对浮球(2)的下降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6);所述浮球(2)与阻挡部(10)之间还设有第三磁铁(21),以对浮球(2)和阻挡部(10)之间提供磁力;所述浮球(2)下端连接有配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魁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奎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