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第一导电插脚和第一导电架,第一导电插脚的一端伸入到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架安装在壳体中,第一导电插脚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和/或第一卡接部,第一导电架上设有与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和/或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槽,使第一导电插脚与第一导电架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不需要借助其他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并且节约成本。
A kind of wind pressur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压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是一种风压开关。
技术介绍
风压开关是一种探测元件,一般用在需要风压的装置上,比如气动压力机或者燃气热水器、燃气锅炉等使用燃气类的电器产品,它是利用气体的静压来推动微动开关以实现电流的通断,通过其通断能力来控制电气产品的工作。现有风压开关的壳体上设有若干导电插脚,壳体内设有导电架,导电架与一部分导电插脚通过微动开关实现连接的通断,另一部分导电插脚需要通过连接结构与导电架连接以实现风压开关内部电路的导通,而现有导电插脚与导电架之间一般采用导电线连接或焊接或通过固定结构如螺钉等连接,这些连接结构复杂,不易安装,并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简单的风压开关。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压开关,包括:壳体;第一导电插脚,一端伸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架,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导电插脚的所述一端上设有第一卡槽和/或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导电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和/或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压开关,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导电插脚的一端设置第一卡槽和/或第一卡接部,在第一导电架上设置与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和/或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槽,使第一导电插脚与第一导电架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不需要借助其他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并且节约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时,所述第一凸起部抵压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时,所述第二凸起部抵压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第一凸起部使第二卡接部与第一卡槽形成过盈连接,第二凸起部使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槽形成过盈连接,使其卡接更加紧密,不易分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呈板状结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并且与卡槽的卡接更加容易,便于安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插脚的所述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导电架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上,通过十字插接使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十字插接使第一导电插脚与第一导电架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分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导电插脚和第二导电架,所述第二导电插脚与所述第二导电架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架上设有静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架上对应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连接使所述第一导电插脚和所述第二导电插脚导通,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的连接和断开使壳体内部电路实现通与断,方便对风压开关内部电路的控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架上设有弹片和连接件,所述弹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动触点连接,向下按压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带动所述连接件向上运动,从而是所述动触点向上运动以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复位时,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断开连接,所述弹片与所述连接件以及所述动触点组成了一个微动开关,通过气压的变化使弹片运动从而带动动触点与静触点的连接和断开,控制整个风压开关内部电路的通断,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压开关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内部元件的其一爆炸结构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A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的壳体内部元件的其二爆炸结构图。图5是图4中的局部B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第一导电插脚100和第一导电架200,第一导电插脚100的一端伸入到壳体的内部,第一导电架200安装在壳体中;第一导电插脚100伸入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110,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与第一卡槽11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10;或者,第一导电插脚100伸入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部120,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与第一卡接部120卡接的第二卡槽220;或者,第一导电插脚100伸入到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110和第一卡接部120,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与第一卡槽11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10和与第一卡接部120卡接的第二卡槽220,使第一导电插脚100与第一导电架200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不需要借助其他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并且节约成本。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插脚100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20,第一卡槽110设置在思议卡接件120上,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第二卡接部210,第二卡槽220设置在第二卡接部210上,通过十字插接使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槽220卡接,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槽110卡接,十字插接使第一导电插脚与第一导电架的连接更加稳固,不易分开。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卡槽11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11,第二卡槽22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21,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槽110卡接时,第一凸起部111抵压在第二卡接部210上,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槽220卡接时,第二凸起部221抵压在第一卡接部120上,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二凸起部221的形状多样,可以为方形、圆弧形等,实际应用时,第一凸起部111和第二凸起部221的设置数量及形状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而相应作出改变,在此不做限制,第一凸起部111使第二卡接部210与第一卡槽110形成过盈连接,第二凸起部221使第一卡接部120与第二卡槽220形成过盈连接,使其卡接更加紧密,不易分开。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第一导电插脚(100),一端伸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n第一导电架(200),安装于所述壳体中;/n所述第一导电插脚(100)的所述一端设有第一卡槽(110)和/或第一卡接部(120),所述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1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10)和/或与第一卡接部(120)卡接的第二卡槽(2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导电插脚(100),一端伸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
第一导电架(200),安装于所述壳体中;
所述第一导电插脚(100)的所述一端设有第一卡槽(110)和/或第一卡接部(120),所述第一导电架(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10)卡接的第二卡接部(210)和/或与第一卡接部(120)卡接的第二卡槽(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110)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111),所述第二卡槽(22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21),所述第二卡接部(210)与所述第一卡槽(110)卡接时,所述第一凸起部(111)抵压在所述第二卡接部(210)上,所述第一卡接部(120)与所述第二卡槽(220)卡接时,所述第二凸起部(221)抵压在所述第一卡接部(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20)和所述第二卡接部(210)呈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插脚(100)的所述一端上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启凯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