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套软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65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护套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具有中空的内腔,其中一根第一导体外侧壁固套有沿该内导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外侧壁缠绕有沿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由锡水铜编织屏蔽制成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导体内置于所述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本申请的护套软线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

A kind of sheathed flexible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套软线
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涉及一种护套软线。
技术介绍
目前,一种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所述第一导体,第一绝缘护套具有中空的内腔。其存在的问题是:抗干扰能力较弱。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护套软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套软线,抗干扰能力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护套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第一绝缘护套具有中空的内腔,其中一根第一导体外侧壁固套有沿该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绝缘护套,第一绝缘护套外侧壁缠绕有沿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由锡水铜编织屏蔽制成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导体内置于所述内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根所述第一导体均呈圆柱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护套的两端开口面呈槽形状,该第一绝缘护套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一体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绝缘护套的两端开口面呈圆环状,该第二绝缘护套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一体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护套软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的护套软线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第二导体内置于内腔;能够确保本申请的护套软线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护套软线的立体图;图2为一种护套软线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图4为一种护套软线另一视角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图2箭头标向来定义方向,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以第一绝缘护套的内腔为内,以第一绝缘护套的外壁为外。结合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护套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1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2,第一绝缘护套2具有中空的内腔20,其中一根第一导体1外侧壁固套有沿该第一导体1长度方向的第二绝缘护套3,第一绝缘护套2外侧壁缠绕有沿第一导体1长度方向的由锡水铜编织屏蔽制成的第二导体4,所述第一导体1设置于内腔20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20,所述第二绝缘护套3设置于内腔20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20,所述第二导体4内置于所述内腔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确保本申请的护套软线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护套软线产品,可以应用在连接各种音视频设备、传输声道音频信号。例如:功放机、影碟机、电视机、摄像机和音响设备等的连接。机、影碟机、电视机、摄像机和音响设备等的连接;因此本申请的护套软线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结合图1或图4所示,每根所述第一导体1均呈圆柱状。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一绝缘护套2的两端开口面呈槽形状,该第一绝缘护套2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一体件。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二绝缘护套3的两端开口面呈圆环状,该第二绝缘护套3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一体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护套软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的护套软线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在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第二导体内置于内腔;能够确保本申请的护套软线具有较好的传导性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同时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综上所述,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套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具有中空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第一导体外侧壁固套有沿该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外侧壁缠绕有沿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由锡水铜编织屏蔽制成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导体内置于所述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套软线,包括数根由裸铜线绞合而成的第一导体和一个第一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具有中空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第一导体外侧壁固套有沿该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第二绝缘护套,第一绝缘套外侧壁缠绕有沿第一导体长度方向的由锡水铜编织屏蔽制成的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绝缘护套设置于内腔并其两端伸出该内腔,所述第二导体内置于所述内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