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外骨骼及外骨骼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6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外骨骼及外骨骼设备。所述机械外骨骼包括:电路板;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机发出的信号或用于向所述主机发送信号,进而实现所述机械外骨骼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所述电路板分离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外骨骼将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电路板分离设置,可以有限降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对天线的干扰,提高机械外骨骼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质量。

Mechanical exoskeleton and exoskelet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外骨骼及外骨骼设备
本技术涉及外骨骼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外骨骼及外骨骼设备。
技术介绍
VR技术(VR为VirtualReality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在虚拟现实的场景中,为了增强用户对虚拟世界的感知,常常会穿戴相应的机械外骨骼(比如手部机械外骨骼)来进行动作捕获。为了使用户穿戴更舒适、操作更顺畅,机械外骨骼通常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主机进行通信,机械外骨骼上都设有相应的无线通信单元,其中无线通信单元通常设置在电路板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线通信单元容易受到电路板上其他元器件的干扰,会降低机械外骨骼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质量,甚至会影响机械外骨骼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机械外骨骼上的无线通信单元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外骨骼及外骨骼设备。一种机械外骨骼,包括:电路板;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机发出的信号或用于向所述主机发送信号,进而实现所述机械外骨骼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所述电路板分离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外骨骼为手部机械外骨骼设备。进一步的,所述手部机械外骨骼包括:底座,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手指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手指穿戴,可随手指一起运动,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指机构上。进一步的,所述手指机构包括:手指连杆,可随手指一起运动;甲片,设置在所述手指连杆上,用于遮挡所述手指连杆;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指连杆与所述甲片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手指机构包括:拇指机构,用于拇指的穿戴,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拇指机构上。进一步的,所述拇指机构包括:贴合结构,用于贴合在拇指上,所述贴合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拇指连杆,可与拇指绑定在一起,并与所述贴合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贴合结构上。进一步的,所述贴合结构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贴合结构的第一表面用于与拇指贴合,所述贴合结构的第二表面用于安装所述天线。进一步的,所述手指机构包括:手指连杆和甲片,所述手指连杆与手指绑定在一起,可随手指一起运动,所述甲片设置在所述手指连杆上,用于遮挡所述手指连杆;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指连杆与所述甲片之间;及/或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手指机构上设有可使导电线置入的走线槽。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还包括:无线驱动芯片,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天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天线封装于一体,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电线连接;或者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电路板设为一体,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天线通过导电线连接;或者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电路板、所述天线均分离设置,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电线连接,所述无线驱动芯片与所述天线之间也通过导电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为屏蔽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骨骼设备,包括:主机;机械外骨骼,与所述主机通信连接,且所述机械外骨骼如上任意一项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机械外骨骼将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电路板分离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对天线的干扰,提高机械外骨骼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外骨骼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手部机械外骨骼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手部机械外骨骼的另一视角的投影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手部机械外骨骼的第三视角的投影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的M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相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外骨骼设备包括:主机100,以及与主机10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通信连接的机械外骨骼200,机械外骨骼200用于人体穿戴,以便捕捉用户的动作,主机100可以对机械外骨骼200所捕捉的动作信息进行处理。其中,外骨骼设备可以VR游戏设备等。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械外骨骼200为手部外骨骼设备2,用于人手穿戴,可以捕捉用户手部的动作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机械外骨骼200也可以是头戴式机械外骨骼等,以便捕捉用户头部等部位的动作信息。为了使用户穿戴更舒适、穿戴后身体各部位动作更流畅,这些机械外骨骼200都可以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主机100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机械外骨骼200包括:电路板3,以及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4;其中,电路板3上设有控制或检测机械外骨骼200运动的电路以及相应的元器件,比如控制器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等。无线通信单元4用于接收主机100发出的信号或用于向主机100发送信号,进而实现机械外骨骼200与主机100之间的通信连接;其中,无线通信单元4的天线41与电路板3分离设置,这样可以减小电路板3上的元器件对天线41正常工作的干扰,提高机械外骨骼200与主机100之间的通信质量。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无线通信单元4除了包括天线41之外,还包括无线驱动芯片42。无线驱动芯片42分别与电路板3及天线41电性连接,无线驱动芯片42可以驱动天线41工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线驱动芯片42与天线41可以封装于一体,此时整个无线通信单元4与电路板3分离设置,需要用导电线将无线驱动芯片42与电路板3连接在一起。当然,无线驱动芯片42也可以是与天线41分离设置,此时无线驱动芯片42可以与电路板3设置为一体,比如二者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当然无线驱动芯片42可以与电路板3分离设置,此时二者通过导电线连接在一起。对于这两种情况,天线41与无线驱动芯片42之间都是通过导电线连接在一起。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线采用为屏蔽线,比如屏蔽同轴电缆等。在实际生活中,手部机械外骨骼2的应用尤为广泛,故本技术中对手部机械外骨骼2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手部机械外骨骼2包括:底座21,以及设置在底座21上的手指机构22等。其中,底座21为一中空的壳体,手指机构22为连杆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另外,底座21与手指机构22上还设有第一绑带23等可对人手进行绑定的装置,用户穿戴时,底座21与手掌绑定在一起,手指机构22与手指绑定在一起,可以随手指一起运动。为了使天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板;/n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机发出的信号或用于向所述主机发送信号,进而实现所述机械外骨骼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连接;/n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所述电路板分离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
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机发出的信号或用于向所述主机发送信号,进而实现所述机械外骨骼与所述主机之间的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与所述电路板分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外骨骼为手部机械外骨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机械外骨骼包括:
底座,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手指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手指绑定在一起,可随手指一起运动,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天线设置在所述手指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机构包括:
拇指机构,用于与拇指绑带在一起,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拇指机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机构包括:
贴合结构,可贴合在拇指上,所述贴合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拇指连杆,可与拇指绑定在一起,并与所述贴合结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贴合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结构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逍驰刘恒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岱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