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4567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侧壁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所述拉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所述吸盘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与第二通风槽连通设置,所述拉杆的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拉杆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凝装置,且所述冷凝装置位于第一通风槽的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吸盘与内衬管的侧壁紧密接触,此时拉动拉杆即可将内衬管抽出,无需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抽取,便于将内衬油管取出,提高了抽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成本。

A kind of tightening device for inner liner oil pipe bre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田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
技术介绍
内衬油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或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陶瓷粉体经过化学反应复合而成为基体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防腐蚀性,可大幅度减轻抽油杆与油管内壁的磨损,提高抽油杆与油管的抗磨性和抗腐蚀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内衬油管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体腐蚀、偏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内衬油管出现损坏而导致其使用不达标,因而需要定期对内衬油管进行修复,其中损坏较严重的部分,需要进行报废处理,在对内衬油管进行报废处理时,需要将内衬管从油管内取出,目前大多是利用人工手动将油管内的内衬管取出,因内衬管与油管处于紧密贴合状态,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抽取时,不易抽取且效率较低,从而增大了企业的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内衬油管破拆时人工手动抽取不易操作且抽取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侧壁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槽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所述拉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所述吸盘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且所述通风口与第二通风槽连通设置,所述拉杆的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拉杆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凝装置,且所述冷凝装置位于第一通风槽的开口处。优选地,所述吸盘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的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棒,所述拉杆的侧壁开设有与加热棒相适配的安装腔,所述加热棒与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冷凝装置包括与拉杆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壁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冷凝腔,所述连接筒的侧壁开设有与冷凝腔连通设置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塞,所述连接筒远离拉杆的一端内侧壁插设有第二密封塞。优选地,所述拉杆的外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拉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使用时,通过吸盘、第一通风槽、第二通风槽、通风口和加热棒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加热装置对拉杆进行预加热,从而通过拉杆对内衬油管进行加热,并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吸盘与内衬管的侧壁紧密接触,此时拉动拉杆即可将内衬管抽出,无需工作人员用手直接抽取,便于将内衬管取出,提高了抽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成本。2、通过连接筒和冷凝腔的配合,加热过程结束后,可利用抽风机将外界空气抽入第一通风槽内,并经第一通风槽进入第二通风槽再进入通风口内,从而加快与吸盘接触的内衬管的收缩效率,进一步的加快了内衬管取出效率,且利用吸盘吸住内衬管,可较大程度的保证内衬管的完整性,从而方便对内衬管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中:1拉杆、2第一通风槽、3第二通风槽、4吸盘、5通风口、6凸起、7保温隔热层、8加热棒、9安装腔、10连接筒、11冷凝腔、12进料口、13第一密封塞、14第二密封塞、15销轴、16拉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包括拉杆1,拉杆1的侧壁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风槽2,第一通风槽2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3,第一通风槽2和第二通风槽3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7,拉杆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4,吸盘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的凸起6,吸盘4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5,且通风口5与第二通风槽3连通设置,拉杆1的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棒8,拉杆1的侧壁开设有与加热棒8相适配的安装腔9,加热棒8与安装腔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吸盘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其中吸盘4和设置在吸盘4上的呈环形的凸起6均采用丁晴橡胶制成,丁晴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利用丁晴橡胶制成的吸盘4和凸起6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磨性,吸盘4上设置凸起6,有效防止内衬管在抽取过程中从吸盘4上脱落,加热棒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其中内衬管的直径大于拉杆1的直径和两个吸盘4高度之和,方便将拉杆1连同吸盘4一起插入内衬管内。其中,拉杆1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凝装置,且冷凝装置位于第一通风槽2的开口处,冷凝装置包括与拉杆1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筒10,连接筒10的侧壁开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冷凝腔11,连接筒10的侧壁开设有与冷凝腔11连通设置的进料口12,进料口1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塞13,连接筒10远离拉杆1的一端内侧壁插设有第二密封塞14,拉杆1的外侧壁通过销轴15转动连接有拉环16;需要说明的是:冷凝腔11内装有冷凝液,冷凝液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赘述,冷凝液从进料口12进入冷凝腔11内,利用第一密封塞13保证进料口12处的密封性。利用第二密封塞14保证连接筒10和第一通风槽2内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吸盘4能与内衬管紧密接触;销轴1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销轴15均与连接筒10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且呈对称设置,拉环16呈弧形设置,其两端分别转动套接在两个销轴15的外侧壁上,利用拉环16方便移动连接筒10和拉杆1从而将内衬管抽出。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加热棒8对拉杆1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拉杆1外侧壁上的温度升高,然后停止加热,并将拉杆1连同吸盘4一起插入内衬油管内,内衬管感受到拉杆1侧壁上的温度开始发生轻微的膨胀,使得内衬管与油管的侧壁抵紧的同时,内衬管的另一侧外侧壁与吸盘4接触,再利用抽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抽入连接筒10内,因冷凝腔11内装有冷凝液,空气再经过连接筒10时温度降低,经降温后的空气经连接筒10进入第一通风槽2内,再依次经第二通风槽3和通风口5流出,此时冷空气会与位于吸盘4内的内衬管的管壁接触,从而使得与吸盘4接触的内衬管部分的收缩程度加快,同时使得吸盘4与内衬管的连接更紧密;关闭抽风机并将第二密封塞14插入连接筒10内,防止气体流出使得吸盘4与内衬管脱离,再拉动拉环16,从而带动连接筒10和拉杆1移动,从而使得拉杆1上的吸盘4带着内衬管一起往外移动,从而实现对内衬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包括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侧壁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风槽(2),所述第一通风槽(2)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3),所述拉杆(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4),所述吸盘(4)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5),且所述通风口(5)与第二通风槽(3)连通设置,所述拉杆(1)的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拉杆(1)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凝装置,且所述冷凝装置位于第一通风槽(2)的开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包括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的侧壁开设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通风槽(2),所述第一通风槽(2)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3),所述拉杆(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4),所述吸盘(4)的内部开设有通风口(5),且所述通风口(5)与第二通风槽(3)连通设置,所述拉杆(1)的侧壁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拉杆(1)一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冷凝装置,且所述冷凝装置位于第一通风槽(2)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的凸起(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衬油管破拆用的涨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槽(2)和第二通风槽(3)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保温隔热层(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邓翔戈李伊婷李淑婷高祥梁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钧翔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