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飞专利>正文

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513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6:02
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包括前前横梁、前中横梁、前后横梁、支撑立柱与侧固定梁,托料杆的一端与前前横梁相连接,托料杆的另一端经前中横梁后与前后横梁相连接,托料杆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托轮,前中横梁包括前中顶板与前中侧板,前前横梁、前后横梁均包括外侧竖板与内侧横板,外侧竖板上近其底部的部位与内侧横板的外侧边相连接,内侧横板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的顶端相连接,内侧横板、支撑立柱的交接处经一根侧固定梁与前中侧板相连接,侧固定梁的中部与调整竖板相连接,调整竖板的顶端与调整横板的内端相连接,调整横板上设置有调整滑槽、锁紧螺栓与导向轴承。本设计不仅对板材的前处理效果较好,而且能确保板材推进顺畅。

A front fixe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置的托料装置,属于平板表面前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平板表面涂装前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两种,即酸洗磷化或表面喷砂,待前处理工艺结束之后,再依次进行烘干与涂装作业。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酸洗磷化或表面喷砂工艺不仅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会对操作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工艺控制难度较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即使花费较大的加工成本,前处理之后的表面涂层附着力也不一定能达到客户的要求,能效比较低。为此,急需一种前处理效果更好的技术设计,以及与其相协作的,能够确保前处理顺利进行的配套设计,如前置的托料装置。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处理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前处理效果较好的前固定式托料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包括前前横梁、前后横梁与多个支撑立柱,所述前前横梁、前后横梁呈前后正对设置,前前横梁、前后横梁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的顶端相连接,支撑立柱的底端与支撑面相接触;所述前固定式托料架还包括前中横梁、托料杆与侧固定梁,所述托料杆、侧固定梁的数量均为多根,托料杆的一端与前前横梁相连接,托料杆的另一端经前中横梁后与前后横梁相连接,托料杆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托轮,且托料杆两两相互平行;所述前中横梁包括前中顶板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前中侧板,前中侧板与支撑立柱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前前横梁、前后横梁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侧竖板与内侧横板,所述外侧竖板上近其底部的部位与内侧横板的外侧边相连接,内侧横板的内侧边向前中横梁的方向延伸,内侧横板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的顶端相连接,内侧横板、支撑立柱的交接处经一根侧固定梁与前中侧板相连接,侧固定梁的中部与调整竖板的侧面相连接,调整竖板的顶端与调整横板的内端相连接,调整横板的中部开设有调整滑槽,调整滑槽内穿经而过有一个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上位于调整滑槽上方的部位上套设有一个导向轴承。所述支撑立柱的数量为八根,侧固定梁的数量为四根,导向轴承的数量为四个,单个侧固定梁上对应设置有单个导向轴承。所述支撑立柱包括支撑中板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支撑侧板,支撑中板、支撑侧板共夹成一个支撑开口槽,该支撑开口槽的底部与支撑底板相连接,支撑底板中部开设的底板通孔中穿经而过有一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顶端位于支撑开口槽内,支撑杆的底端依次穿经上支撑螺母、底板通孔、下支撑螺母后与定位脚杯的顶端相连接,定位脚杯的底端与支撑面相接触,上支撑螺母位于支撑开口槽内,下支撑螺母低于支撑底板设置。所述内侧横板的端部经侧固定梁与支撑立柱上的支撑中板相连接,该支撑立柱上的支撑侧板与外侧竖板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前中侧板与支撑立柱上的支撑中板的顶端相连接,前中侧板与支撑中板的交接处的两旁各设置有一个前中侧板、侧固定梁的交接处。所述托料杆包括结构一致的前托料半杆与后托料半杆,所述前托料半杆的首端与前前横梁中的内侧横板相连接,前托料半杆的尾端与前中顶板相连接,前托料半杆的尾端与后托料半杆的首端正对接触,后托料半杆的首端与前中顶板相连接,后托料半杆的尾端与前后横梁中的内侧横板相连接。所述前托料半杆、后托料半杆的横截面均为几字型结构;所述前托料半杆、后托料半杆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托杆顶面、托杆侧面、托杆翼面,所述托杆顶面的两侧各与一个托杆侧面的顶边相连接,托杆侧面的底边与托杆翼面的内侧边相连接,托杆翼面的外侧边朝外延伸,且在托杆顶面的中部嵌入有滚珠托轮。所述调整竖板的顶端与调整横板的内端交接成一个夹口,该夹口卡接在托杆翼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中,包括依次布置的前前横梁、前中横梁、前后横梁,前前横梁与托料杆的一端相连接,托料杆的另一端经前中横梁后与前后横梁相连接,托料杆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托轮,滚珠托轮与待加工的板材的底部相接触,应用时,先将板材放置在滚珠托轮上,本前固定式托料架与板材通行区相通,再将板材沿滚珠托轮推入板材通行区内进行前处理,一旦板材进入板材通行区,就会被进行前处理,即由上拉毛辊、下拉毛辊的侧围对板材进行机械式的表面处理(上表面、下表面或双面),如除油、除锈、拉毛等,从而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进而提高表面涂层的附着力,伴随前处理的进行,板材不断的沿滚珠托轮推进,滚珠托轮不仅能使板件运行平顺无阻滞,保证推进顺畅,而且能确保板材的高度一致。因此,本技术不仅前处理效果较好,而且能确保板材推进顺畅。2、本技术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中,增设的侧固定梁的中部与调整竖板的侧面相连接,调整竖板的顶端与调整横板的内端相连接,调整横板的中部开设有调整滑槽,调整滑槽内穿经而过有一个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上位于调整滑槽上方的部位上套设有一个导向轴承,应用时,板材的侧边沿导向轴承推进,可通过调整导向轴承的位置(先沿调整滑槽移动导向轴承至预定位置,再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导向轴承)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板材,保证板件在运行过程中的运动方向,确保板件不会因偏移而损坏变形。因此,本技术能调整宽度,适应范围较广。3、本技术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中,支撑立柱包括共夹成一个支撑开口槽的支撑中板、支撑侧板,支撑开口槽的底部与支撑底板相连接,支撑底板中部开设的底板通孔中穿经而过有一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顶端位于支撑开口槽内,支撑杆的底端依次穿经上支撑螺母、底板通孔、下支撑螺母后与定位脚杯的顶端相连接,定位脚杯的底端与支撑面相接触,上支撑螺母位于支撑开口槽内,下支撑螺母低于支撑底板设置,应用时,可通过支撑杆、底板通孔的相对滑动来调整定位脚杯、支撑底板的间距,从而调整支撑立柱的整体高度,最后通过上支撑螺母、下支撑螺母与支撑杆的螺纹配合来固定高度调节效果,进而实现支撑立柱的高度调整,而本前固定式托料架中存在多个支撑立柱,因而可通过对支撑立柱的高度调整,以调节整个托料架的高度及水平度,从而适应不同的板材推进需求,或不同结构的板材。因此,本技术能调整高度及水平度,适应范围较广。4、本技术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中,包括前前横梁、前后横梁、支撑立柱、前中横梁、托料杆、侧固定梁等多个零部件,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而不采用焊接,使得本托料架易于拆散和组装,便于缩小整体占用空间,利于包装和运输。因此,本技术易于拆散和组装,便于包装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导向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支撑开口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前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前前横梁与侧固定梁的连接示意图。图中:前前横梁21、外侧竖板211、内侧横板212、前后横梁22、支撑立柱23、支撑中板231、支撑侧板232、支撑开口槽233、支撑底板234、底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包括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与多个支撑立柱(23),所述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呈前后正对设置,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支撑立柱(23)的底端与支撑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n所述前固定式托料架还包括前中横梁(24)、托料杆(25)与侧固定梁(26),所述托料杆(25)、侧固定梁(26)的数量均为多根,托料杆(25)的一端与前前横梁(21)相连接,托料杆(25)的另一端经前中横梁(24)后与前后横梁(22)相连接,托料杆(25)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托轮(250),且托料杆(25)两两相互平行;/n所述前中横梁(24)包括前中顶板(24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前中侧板(242),前中侧板(242)与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侧竖板(211)与内侧横板(212),所述外侧竖板(211)上近其底部的部位与内侧横板(212)的外侧边相连接,内侧横板(212)的内侧边向前中横梁(24)的方向延伸,内侧横板(212)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内侧横板(212)、支撑立柱(23)的交接处经一根侧固定梁(26)与前中侧板(242)相连接,侧固定梁(26)的中部与调整竖板(271)的侧面相连接,调整竖板(271)的顶端与调整横板(272)的内端相连接,调整横板(272)的中部开设有调整滑槽(273),调整滑槽(273)内穿经而过有一个锁紧螺栓(274),锁紧螺栓(274)上位于调整滑槽(273)上方的部位上套设有一个导向轴承(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固定式托料架,包括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与多个支撑立柱(23),所述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呈前后正对设置,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支撑立柱(23)的底端与支撑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固定式托料架还包括前中横梁(24)、托料杆(25)与侧固定梁(26),所述托料杆(25)、侧固定梁(26)的数量均为多根,托料杆(25)的一端与前前横梁(21)相连接,托料杆(25)的另一端经前中横梁(24)后与前后横梁(22)相连接,托料杆(25)的顶面上设置有多个滚珠托轮(250),且托料杆(25)两两相互平行;
所述前中横梁(24)包括前中顶板(241)及与其两端相连接的前中侧板(242),前中侧板(242)与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前前横梁(21)、前后横梁(2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外侧竖板(211)与内侧横板(212),所述外侧竖板(211)上近其底部的部位与内侧横板(212)的外侧边相连接,内侧横板(212)的内侧边向前中横梁(24)的方向延伸,内侧横板(212)的两端各与一根支撑立柱(23)的顶端相连接,内侧横板(212)、支撑立柱(23)的交接处经一根侧固定梁(26)与前中侧板(242)相连接,侧固定梁(26)的中部与调整竖板(271)的侧面相连接,调整竖板(271)的顶端与调整横板(272)的内端相连接,调整横板(272)的中部开设有调整滑槽(273),调整滑槽(273)内穿经而过有一个锁紧螺栓(274),锁紧螺栓(274)上位于调整滑槽(273)上方的部位上套设有一个导向轴承(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飞何楠
申请(专利权)人:何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