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盖板、触摸显示屏及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419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盖板,其应用在触摸显示屏及终端,该人脸识别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包括显示区及设置在显示区外的边框区,边框区的表面设置油墨基层,且在油墨基层上开设第一IR孔和第二IR孔,第一IR孔内填充第一IR油墨层以使第一IR孔透过红外光,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以使可见光透过第二IR孔,且第二IR孔对可见光透过率为10%~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盖板本体的边框区增设第二IR孔,该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与油墨基层的颜色相近,外部环境较亮时人眼几乎无法识别第二IR孔,增强美感,当外部环境较暗时,可见光透过第二IR孔以增加外部亮度,避免暗光无法识别人脸的情况。

A face recognition cover, touch screen and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盖板、触摸显示屏及终端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盖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盖板、触摸显示屏及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面部识别无处不在,从购物中心到工作场所,我们的脸可能每天都被不同的设备扫描,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一种便捷的输入设备,成为了当今世界最简单、自然、最受欢迎的人机交互方式,赋予了生活、生产崭新的面貌。目前,现有的触摸显示屏包括人脸识别盖板、功能片以及显示屏,人脸识别盖板上开设有IR(InfraredRadiation)孔,即红外线孔,该孔的作用是使红外光透过而屏蔽可见光以及紫外线,为了实现上述作用,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是在IR孔的背面丝印一层IR油墨,IR油墨能够过滤掉190~780nm波长范围的光,从而只允许红外光透过。然而,采用传统的人脸识别盖板制作的产品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人脸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盖板、触摸显示屏及终端,解决采用现有的人脸识别盖板导致在暗光情况下无法进行人脸识别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人脸识别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显示区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外的边框区,所述边框区的表面设置油墨基层,且在所述油墨基层上开设一贯穿所述边框区的第一IR孔和第二IR孔,所述第一IR孔内填充第一IR油墨层以使所述第一IR孔透过红外光,所述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以使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IR孔,且所述第二IR孔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10%~20%。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人脸识别盖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盖板本体的边框区增设第二IR孔,该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第二IR油墨层与油墨基层的颜色相近,且可见光透光率控制在10%~20%,外部环境较亮时,肉眼几乎看不到第二IR孔的存在,增强人脸识别盖板美感,当外部环境较暗时,可见光透过第二IR孔以增加外部亮度,进而快速进行人脸识别,避免暗光无法识别人脸的情况。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人脸识别盖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区上开设有透明孔,所述透明孔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90%。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孔并排设置在所述边框区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透明孔设有2个,2个所述透明孔沿所述边框区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IR孔设有3个,2个所述第一IR孔设置在所述透明孔的一侧,剩下的所述第一IR孔和所述第二IR孔设置在所述透明孔的另一侧。进一步地,剩下的所述第一IR孔设置在所述第二IR孔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区沿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三IR孔,所述第三IR孔内填充第三IR油墨层以使红外光透过所述第三IR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IR孔设有2个,2个所述第三IR孔沿所述边框区的宽度方向并排排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摸显示屏,包括功能片、显示屏及上述的人脸识别盖板,所述人脸识别盖板、功能片和显示屏依次贴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触摸显示屏。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人脸识别盖板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人脸识别盖板的剖视图;10、盖板本体;20、显示区;30、边框区;31、第一IR孔;32、第二IR孔;33、第三IR孔;34、透明孔;40、油墨基层;50、第一IR油墨层;60、第二IR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盖板,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人脸识别盖板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该人脸识别盖板还可以应用在人脸识别考勤机、人脸识别门禁访客机、人脸识别通道闸机等通过人脸识别的设备。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人脸识别盖板的形状为矩形,包括盖板本体10,盖板本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显示区20及边框区30,边框区30将显示区20的边缘框住。所述边框区30的表面设置油墨基层40,且在所述油墨基层40上开设一贯穿所述边框区30的第一IR孔31和第二IR孔32,所述第一IR孔31内填充半透黑的第一IR油墨层50以使所述第一IR孔31透过波长为850nm的红外光,透过率大于80%,所述第二IR孔32内填充半透黑的第二IR油墨层60以使波长为550nm的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IR孔32,且所述第二IR孔32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10%~20%。油墨基层40采用的是日本精工HFSG470-J15090811哑黑,第一IR油墨层50采用的是日本精工,HF1400N-J19062701IR黑,第二IR油墨层60采用的是日本精工,HFGV3-J19062703IR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盖板本体10的显示区20为可视区,呈透明状,在盖板本体10的边框区30的背面丝印油墨基层40,在盖板本体10的边框区30的正面丝印正面油墨层,该正面油墨层采用四盛油墨,主体复合色S9001,然后在盖板本体10上镂空形成第一IR孔31和第二IR孔32,第一IR孔31内填充第一IR油墨层50,该第一IR油墨层50只允许红外光透过,第二IR孔32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60,该第二IR油墨层60允许可见光透过,透过率为10%~20%,该盖板本体10应用在触摸屏上时,打开摄像头,第一IR孔31透过的红外光捕捉人脸信息,第二IR孔32由于内部填充了第二IR油墨层60与盖板本体10上的油墨基层40颜色相近,白天肉眼无法识别,更加美观,晚上进行人脸识别时,可见光透过第二IR油墨层60以增加环境外部亮度,能够快速进行人脸识别。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盖板本体10的边框区30增设第二IR孔32,该第二IR孔32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60,第二IR油墨层60与油墨基层40的颜色相近,且可见光透光率控制在10%~20%,外部环境较亮时,肉眼几乎看不到第二IR孔32的存在,增强人脸识别盖板美感,当外部环境较暗时,可见光透过第二IR孔32以增加外部亮度,进而快速进行人脸识别,避免暗光无法识别人脸的情况。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区30上开设有透明孔34,所述透明孔34对可见光透过率大于90%。边框区30上开始有透明孔34,该透明孔34内不填充油墨,让可见光透过率达到90%,以便在暗光条件下增强外部亮度,快速进行人脸识别。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孔34并排设置在所述边框区3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透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显示区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外的边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的表面设置油墨基层,且在所述油墨基层上开设一贯穿所述边框区的第一IR孔和第二IR孔,所述第一IR孔内填充第一IR油墨层以使所述第一IR孔透过红外光,所述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以使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IR孔,且所述第二IR孔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10%~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显示区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外的边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的表面设置油墨基层,且在所述油墨基层上开设一贯穿所述边框区的第一IR孔和第二IR孔,所述第一IR孔内填充第一IR油墨层以使所述第一IR孔透过红外光,所述第二IR孔内填充第二IR油墨层以使可见光透过所述第二IR孔,且所述第二IR孔对可见光的透过率为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区上开设有透明孔,所述透明孔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脸识别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孔并排设置在所述边框区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透明孔设有2个,2个所述透明孔沿所述边框区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脸识别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R孔设有3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贝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联创恒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