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4418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旅游管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终端和游客终端,游客终端包括单片机、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单片机分别与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供电模块连接,单片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终端连接;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位器和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Tourism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旅游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旅游景区成为了人们在节假日的重要去处。但是由于景区人多拥挤,容易发生游客走失的现象,往往由于发现不及时,给游客带来不必要的惊慌。采用旅游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游客体验、保障游客安全的技术效果。图1为传统旅游管理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旅游管理系统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旅游管理系统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终端和游客终端,所述游客终端包括单片机、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景区人脸识别系统、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位器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均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26kΩ。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S-452T。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和LoRa模块中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实施本技术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远程终端和游客终端,游客终端包括单片机、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位器和电压输出端,该供电模块与传统旅游管理系统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五电阻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本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旅游管理系统的供电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实施例中,该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该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终端1和游客终端2,游客终端2的个数可以是若干个,其中,游客终端2包括单片机21、景区人脸识别系统22、音频输入电路23、GPS定位模块24、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5、无线通讯模块26和供电模块27,其中,单片机21分别与景区人脸识别系统22、音频输入电路23、GPS定位模块24、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5和供电模块27连接,单片机2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远程终端1连接。在景区入口处设置摄像头,当游客检票的时候进行图像采集;摄像头将图像数据上传至景区人脸识别系统22。景区人脸识别系统22是对游客的年龄阶段及性别进行识别。利用景区人脸识别系统22对游客的年龄阶段及性别进行识别,向游客推送适合游客年龄阶段的景区数据;利用人脸检测技术预测景区人流情况,游客可根据预测信息决定排队进入景区的时间。游客终端2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与远程终端1通信,当游客有求助需求时,可通过音频输入电路23将语音求助信号发送至单片机21,单片机2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26将语音求助信号无线传输至远程终端1,远程终端1同样可通过发送音频信号至游客终端2,以便对游客进行远程帮助。GPS定位模块24获取游客的位置信息,单片机21周期性获取位置信息并发送至远程终端1,以供远程终端1对游客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控,当游客的位置信息发生异常时可以及时作出处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5获取游客的姿态信息,单片机21周期性获取姿态信息并发送至远程终端1,以便远程终端1对游客的姿态信息进行监控,远程终端1可根据游客的姿态信息判断游客是否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模块26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终端和游客终端,所述游客终端包括单片机、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景区人脸识别系统、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n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位器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均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旅游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程终端和游客终端,所述游客终端包括单片机、景区人脸识别系统、音频输入电路、GPS定位模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景区人脸识别系统、所述音频输入电路、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一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三极管、第二电容、第四电位器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一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