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及润滑性能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4342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21
本公开提出一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及润滑性能试验系统。块包括循环水浴、换热装置及温度控制单元。循环水浴储存有换热介质。换热装置设于容器内并通过循环管线连通于循环水浴,换热介质经由循环管线于循环水浴与换热装置之间循环换热。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循环水浴调节换热介质的温度。湿度控制模块包括气泵、加湿装置、除湿装置及湿度控制单元。加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气泵输送的气体加湿后输入容器。除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气泵输送的气体除湿后输入容器。湿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气泵选择性地与加湿装置或除湿装置连通。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and lubricating performance tes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及润滑性能试验系统
本公开涉及润滑性能评定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及润滑性能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行业标准《柴油润滑性评定试验(高频往复性试验机法)》(SH/T0765-05)用于评定柴油润滑性能。由于试验机环境温湿度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方法规定了试验环境温湿度的允许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现有解决方式通常为使用不同盐的饱和溶液,例如碳酸钾(K2CO3)和碘化钠(NaI)饱和溶液来控制试验箱内的湿度。然而,要维持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平衡在50%左右,采用上述现有解决方式则会存在时间长,效率低,操作不便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相对湿度大部分时间大于85%,而北方地区大部分时间相对湿度小于20%,更是如此。再者,碳酸钾和碘化钠饱和溶液长时间使用,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另外,现有试验箱通常不具备温度控制能力,只能通过调节试验室温度来控制试验环境温度,导致能耗升高,效率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一种现有解决方式为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对试验机的试验环境温度降温。然而,采用上述现有解决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n容器;/n温度控制模块,包括:/n循环水浴,储存有换热介质;/n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容器内并通过循环管线连通于所述循环水浴,所述换热介质经由所述循环管线于所述循环水浴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循环换热;及/n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循环水浴调节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及/n湿度控制模块,包括:/n气泵;/n加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所述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所述气泵输送的气体加湿后输入所述容器;/n除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所述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所述气泵输送的气体除湿后输入所述容器;及/n湿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气泵选择性地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容器;
温度控制模块,包括:
循环水浴,储存有换热介质;
换热装置,设于所述容器内并通过循环管线连通于所述循环水浴,所述换热介质经由所述循环管线于所述循环水浴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循环换热;及
温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循环水浴调节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以及
湿度控制模块,包括:
气泵;
加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所述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所述气泵输送的气体加湿后输入所述容器;
除湿装置,通过供气管线连通于所述气泵,并被配置为对所述气泵输送的气体除湿后输入所述容器;及
湿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气泵选择性地与所述加湿装置或所述除湿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换热装置,多个所述换热装置通过所述循环管线分别连通于所述循环水浴,所述换热介质经由所述循环管线于所述循环水浴与多个所述换热装置之间循环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
风扇,设于所述换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
温度控制器,电连接于所述循环水浴;以及
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温度控制器并设于所述容器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信息;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循环水浴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控制模块还包括:
控制阀组,设于所述供气管线并电连接于所述湿度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阀组,而使所述气泵选择性地与所述加湿装置或所述除湿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管线包括加湿管线和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忠胡晓明杨鹤宋海清郝丽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