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30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用于放入或者取出镜头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部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上安装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将取放口的光线遮挡在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测试装置,利用光源发射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镜的反射,穿过镜头再被第二反射镜所接收,最后被第二反射镜将光线发送至成像壁,技术人员通过观察镜观察成像壁上的光线状况,而且由于镜头呈平面状,技术人员在观察时可以利用滑动机构来调节光线的位置,从而能够对镜头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降低缺陷产品的出货率。

Focus detection box for camera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
本技术涉及相机镜头检测
,尤其涉及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影机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在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影机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又希望在同一位置可拍摄远近距离不同的影像,且获得清晰的图像画面,由此调焦相机应运而生,而相机的调焦通常是通过相机内的镜头的移动来实现,但不论是单眼相机或是自动相机,都必须使用镜头将影像聚焦于底片上提供清晰的成像,同时提供底片足够的光照量,以缩短底片曝光所需要的时间,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摄影效果,首要必须确保镜头的聚焦效果。因此,正是因为镜头是相机成像的必要部件,所以镜头在生产之后还会需要经过必要的检测,检测镜头的成像轮廓是否已经清晰且达到了成像标准,才能够送入市场进行售卖,而现有技术中并未有专用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均是通过技术人员在外界利用光束穿透,再检查镜头成像是否会出现重影等其他缺陷,这样由于外界光线干扰较多,有部分缺陷的镜头很难被人工检测出,所以开发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是现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镜观察成像壁上的光线状况,从而可以判定镜头的对焦准确性,操作便捷,而且由于镜头呈平面状,技术人员在观察时可以利用滑动机构来调节光线的位置,从而能够对镜头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降低缺陷产品的出货率的优点,解决了技术人员在外界利用光束穿透,再检查镜头成像是否会出现重影等其他缺陷,这样由于外界光线干扰较多,有部分缺陷的镜头很难被人工检测出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用于放入或者取出镜头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部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上安装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将取放口的光线遮挡在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的目镜方位向取放口方向倾斜。进一步地,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箱体内远离取放口一侧的侧壁上部,所述光源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取放口。进一步地,所述取放口上方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设置为40-4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正下方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部设置有与镜头相匹配的放置槽。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的底壁与放置台均呈透明状,所述第一反射镜所发出的光线正对于呈透明状的放置槽与放置台。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台正下方的箱体底壁上设置有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设置为40-4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镜所反射出的光线平行发射至位于光源下方的成像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的上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箱体内壁并延伸至滑动机构内。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内框体,所述内框体内嵌在箱体的上壁中,所述连接杆贯穿内框体且在所述内框体中的连接杆外壁嵌套有挡板,所述挡板底端的连接杆外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内框体内的底壁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测试装置,利用光源发射光线,经过第一反射镜的反射,穿过镜头再被第二反射镜所接收,最后被第二反射镜将光线发送至成像壁,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镜观察成像壁上的光线状况,从而可以判定镜头的对焦准确性,操作便捷,而且由于镜头呈平面状,技术人员在观察时可以利用滑动机构来调节光线的位置,从而能够对镜头上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降低缺陷产品的出货率;2、滑动机构是利用外力施压连接杆,使连接杆下移并使挡板在内框体内部压缩弹簧,并且连接杆的底端下降,使第一反射镜的反射点位置改变,从而在镜头上能够调节不同的光线点,而在外力撤销时,在弹簧反作用力下,连接杆迅速复位,可更换下个镜头重复操作即可检测,省时省力,提高了检测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的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中滑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光源、4-第一反射镜、5-放置台、6-第二反射镜、7-成像壁、8-观察镜、9-固定块、10-取放口、11-支架、12-遮光布、13-滑动机构、14-内框体、15-挡板、1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箱体2,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装置,箱体1的一侧设置用于放入或者取出镜头的取放口10,取放口10上部的箱体2外壁上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多个套环,套环上安装有遮光布12,遮光布12将取放口10的光线遮挡在外部,这样在检测时,并不会有外界光线对其进行干扰,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具体的,箱体2的上部设置有观察镜8,观察镜8的目镜方位向取放口10方向倾斜,因为像取放口10方向倾斜时,技术人员可以放置镜头后,直接通过观察镜8来观察情况,无需走动,即可实现单人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装置包括光源3,光源3设置在箱体2内远离取放口10一侧的侧壁上部,光源3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取放口10。取放口10上方的箱体2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镜4,第一反射镜4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设置为40-45°,第一反射镜4起到反射光线及改变光线的方向。第一反射镜4正下方设置有放置台5,放置台5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上部设置有与镜头相匹配的放置槽。放置槽的底壁与放置台5均呈透明状,第一反射镜4所发出的光线正对于呈透明状的放置槽与放置台5,这样第一反射镜4所反射的光线则能够顺利穿过放置台5,并对放置槽内的镜头起到照射效果,并且放置台5与取放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用于放入或者取出镜头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部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上安装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将取放口的光线遮挡在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装置,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用于放入或者取出镜头的取放口,所述取放口上部的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套环,所述套环上安装有遮光布,所述遮光布将取放口的光线遮挡在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的目镜方位向取放口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箱体内远离取放口一侧的侧壁上部,所述光源的光线发射方向朝向取放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口上方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设置为4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相机镜头的对焦检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正下方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升何克丰刘育华罗伟军段成增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昇旺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