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包括镜框和两根脚架,所述镜框上一体成型有两连接部,两根所述脚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一一对应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销轴,所述连接部靠近脚架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环和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位于两组卡环之间,且圆柱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卡环之间开设有插槽;所述脚架靠近镜框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圈,两组所述卡圈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插槽内;所述销轴的一端固设有轴帽,另一端开设有冲孔,所述销轴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卡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无需使用螺丝、结构稳定且组装工序简单的技术问题。
A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spectacle frame and foot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眼镜
,尤其涉及一种眼镜架。
技术介绍
眼镜基本上由镜框、脚架和镜片构成,其中传统的眼镜大都通过一螺丝来实现脚架与镜框之间的铰接,然而脚架经常性的收折会让螺丝产生松动和滑丝,而无法牢固地连结镜框与脚架;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部分无螺丝眼镜架,虽然在镜框与脚架之间实现了无螺丝式铰接,但其包含的零件较多,组装工序繁琐,比如中国技术CN206573795U公开的无组装螺丝的眼镜结构,虽然其实现了无需组装螺丝,但其连接配件涉及连接套件、轴柱、轴销和差掣片,较多的配件必然导致组装工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批量生产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螺丝、结构稳定且组装工序简单的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包括镜框和两根脚架,所述镜框上一体成型有两连接部,两根所述脚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一一对应铰接,本技术还包括销轴,所述连接部靠近脚架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环和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位于两组卡环之间,且圆柱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卡环之间开设有插槽;所述脚架靠近镜框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圈,两组所述卡圈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插槽内;所述销轴的一端固设有轴帽,另一端开设有冲孔,所述销轴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卡圈。进一步地,所述卡环的整体呈C型。进一步地,所述卡圈的整体呈C型。进一步地,还包括呈圆柱体型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一端固设有套帽,且其内部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穿孔,所述保护套卡设于卡圈的内圈,所述销轴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穿孔。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卡圈上卡设两组保护套,且该两组保护套分别卡设在相应卡圈的上、下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镜框的连接部上固定设置两组卡环和一圆柱筒,圆柱筒设于两卡环的中间,通过在脚架上固定设置两组卡圈,组装时将两组卡圈分别插在插槽内,将销轴的一端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卡圈,使销轴又能自由的自转,然后使用冲子将冲孔冲开,使销轴的尾端向外胀开,配合销轴另一端的轴帽,保证销轴不会从两端滑出,使脚架实现无螺钉枢接;在卡环与圆柱筒之间形成有插槽,脚架在折叠时,卡圈在插槽内沿销轴的中心轴转动,卡槽一定程度上将卡圈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使其难以超出范围转动,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对于脚架与镜框之间的铰链连接只需要通过一销轴即可实现,与传统技术相比,其涉及的连接配件更少,且组装工序相应的更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批量生产的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镜框、脚架与销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销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卡圈与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镜框1,脚架2,卡圈21,第二缺口211;销轴3,轴帽31,冲孔32;保护套4,套帽41,穿孔42;鼻托5;连接部6,卡环61,第一缺口611,圆柱筒62,插槽6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包括镜框1、两根脚架2、销轴3和保护套4和鼻托5,镜框1上一体成型有两连接部6,两连接部6均朝向镜框1的同一侧设置,两根脚架2分别与两个连接部6一一对应铰接,连接部6靠近脚架2的一端固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卡环61和一圆柱筒62,卡环61的整体呈C型,在卡环61的环身上设置有第一缺口611,第一缺口611使卡环61具有一定的张紧度,不会因为销轴3太粗或卡的太紧而影响其转动,圆柱筒62位于两组卡环61之间,圆柱筒62的设置使销轴3转动更稳,不易倾斜晃动;圆柱筒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卡环61之间开设有插槽63,即圆柱筒62的上端面与位于圆柱筒62上方的卡环61之间设有一插槽63,圆柱筒62的下端面与位于圆柱筒62下方的卡环61之间亦设置有一插槽63。脚架2靠近镜框1的一端固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卡圈21,卡圈21的整体呈C型,在卡圈21的周身上开设有第二缺口211,第二缺口211使卡圈21具有一定的张紧度,使卡圈21不会因为销轴3太粗或卡的太紧而影响其转动;两组卡圈21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插槽63内,两组卡环61、圆柱筒62的上、下端面和两组卡圈21相互平行,且卡环61、圆柱筒62和卡圈21的中心轴共线。销轴3的头端固设有轴帽31,尾端开设有冲孔32,销轴3的尾端同时穿过卡环61、圆柱筒62和卡圈21,使用比冲孔32略大的冲子(冲子即为将孔向四周冲开的一种工具)将冲孔32向周边冲开之后,使销轴3的尾端外径大于卡环61的内径,从而使销轴3不会从其两端被滑出,且销轴3可以在卡环61、圆柱筒62和卡圈21内自转。鼻托5有两个,分别固设于镜框1的中部,用于支撑在使用者的鼻梁上,保持镜框1在使用者眼前恒定位置。保护套4的整体呈圆柱体型,保护套4的一端固设有套帽41,且其内部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穿孔42,保护套4卡设于卡圈21的内圈,每组卡圈21上卡设两组保护套4,且该两组保护套4分别卡设在相应卡圈21的上、下两端,销轴3同时穿过卡环61、圆柱筒62和穿孔42,当脚架2采用钛等金属材质制作时,为了避免销轴3直接对卡圈21的内圈进行摩擦而导致卡圈21的磨损,则采用两组保护套4分别卡设在相应卡圈21的上、下两端,脚架2在打开或折叠时,通过保护套4在销轴3的表面转动和摩擦,从而对卡圈21的内圈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因内圈磨损而导致脚架2晃动;而当脚架2采用不锈钢作为材质制作时,可以采用不使用保护套4的装配方式,直接将销轴3穿设于卡环61、圆柱筒62和卡圈21内来组装本技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1.组装本技术时,按照实际的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使用保护套4,当需要使用保护套4时,将保护套4卡设在相应卡圈21的上、下两端,将卡圈21插入插槽63,将销轴3的尾端同时穿过卡环61、圆柱筒62和穿孔42,使用冲子将冲孔32冲开,使销轴3不能从卡环61两端滑出,即完成本技术的组装;当不需要使用保护套4时,将卡圈21插入插槽63,将销轴3的尾端同时穿过卡环61、圆柱筒62和卡圈21,使用冲子将冲孔32冲开,即完成本技术的组装。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包括镜框和两根脚架,所述镜框上一体成型有两连接部,两根所述脚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一一对应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所述连接部靠近脚架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环和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位于两组卡环之间,且圆柱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卡环之间开设有插槽;/n所述脚架靠近镜框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圈,两组所述卡圈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插槽内;/n所述销轴的一端固设有轴帽,另一端开设有冲孔,所述销轴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卡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包括镜框和两根脚架,所述镜框上一体成型有两连接部,两根所述脚架分别与两个连接部一一对应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轴,所述连接部靠近脚架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环和一圆柱筒,所述圆柱筒位于两组卡环之间,且圆柱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组卡环之间开设有插槽;
所述脚架靠近镜框的一端固设有两组卡圈,两组所述卡圈分别一一对应插设于两插槽内;
所述销轴的一端固设有轴帽,另一端开设有冲孔,所述销轴同时穿过卡环、圆柱筒和卡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的镜框与脚架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顺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