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
本技术属于机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压铸件作为一种常用的铸造件,在各个行业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受限于压铸的工艺特点,参照图1,这种毛坯件110的结构包括有U型槽1101,在压铸成型后,其U型槽1101的内壁存在少量毛边,这会影响零件的安装和使用,所以需要在后期进行去除。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是将毛坯件集中在一起,使用人工对每个毛坯件的U型槽内壁上的毛边进行去除。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人工处理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毛边,但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旨在解决人工处理毛边时耗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包括下模组件以及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设有顶针、下板模和弹簧,顶针固定设置在下模组件,下板模滑移设置在下模组件上,下板模上设置有用以放置毛坯件的定位槽,所述弹簧固定设置在下板模与下模组件之间,所述上模组件设有冲压块,冲压块固定设置在上模组件,冲压块位于顶针正上方,顶针插入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坯件放置到定位槽上,上模组件向下移动,直至冲压块抵触到毛坯件时,下板模向下推动弹簧,直至顶针完全抵触到毛坯件U型槽底部,毛边同时去除掉,然后上模组件回到初始位置,下板模受到弹簧向上弹力而向上运动,通过该治具使得我们去除毛坯件毛边时快速又省力,提升了生产效率。优选的,所述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包括下模组件(1)以及上模组件(2),所述下模组件(1)设有顶针(192)、下板模(15)和弹簧(16),顶针(192)固定设置在下模组件(1),下板模(15)滑移设置在下模组件(1)上,下板模(15)上设置有用以放置毛坯件(110)的定位槽(152),所述弹簧(16)固定设置在下板模(15)与下模组件(1)之间,所述上模组件(2)设有冲压块(23),冲压块(23)固定设置在上模组件(2),冲压块(23)位于顶针(192)正上方,顶针(192)插入定位槽(1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包括下模组件(1)以及上模组件(2),所述下模组件(1)设有顶针(192)、下板模(15)和弹簧(16),顶针(192)固定设置在下模组件(1),下板模(15)滑移设置在下模组件(1)上,下板模(15)上设置有用以放置毛坯件(110)的定位槽(152),所述弹簧(16)固定设置在下板模(15)与下模组件(1)之间,所述上模组件(2)设有冲压块(23),冲压块(23)固定设置在上模组件(2),冲压块(23)位于顶针(192)正上方,顶针(192)插入定位槽(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模组件(1)包括底部的下模座(11),所述下模座(11)上固定连接有下夹板(12),所述下夹板(12)上固定连接有下行限位柱(13),所述下夹板(12)上的四个角落均固定设置有导柱(14),所述导柱(14)上滑移连接有下板模(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所述下夹板(12)穿设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竖直并贯穿下夹板(12),固定杆(17)的端部设有限位头(171),所述下模座(11)对应固定杆(17)的位置设置有活动孔(111),活动孔(111)的直径大于限位头(171),所述限位头(171)位于活动孔(111)内,活动孔(111)的高度比限位头(171)的高度高7mm,固定杆(17)的端部相对于限位头(171)一端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172),固定杆(17)的端部相对于限位头(171)的一端通过螺柱固定有上行限位柱(18),上行限位柱(18)下端面与下板模(15)的上端面抵触,上行限位柱(18)用于限定下板模(15)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置以及下夹板(12)与下板模(15)之间的最小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弹簧(16)套接于导柱(14)上,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于下夹板(12)的上端面和下板模(15)的下端面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U槽毛边治具,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标武,胡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旺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