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冷却塔水动能改造一般都是将原风扇叶下面的减速箱、传动轴和电机拆除,在减速箱的位置安装减速水轮一体机,该减速箱下接水轮机,上接风扇和驱动辅力电机,一般采取直齿齿轮三级传动方式,其结构复杂,且无法根据情况进行输出传动调节,效率较低,而现有的水电混动装置在输出轴与驱动辅力电机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其互相离合的离合器,在壳体中设置离合器一方面会占用壳体的体积,结构复杂,导致箱体笨重,安装维护不方便,另一方面,在季节性断电时,需要控制离合器的离合给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安装限制性小,可实现季节性断开电动机,操作简便,有效提高节能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r>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平行设置。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的齿轮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1.4~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为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副、所述第二齿轮副以及第三齿轮副均为螺旋弧形锥齿轮。进一步优选地,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副实现第一输入轴与传动轴垂直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副实现传动轴与输出轴垂直啮合、通过第三齿轮副实现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第二输入轴直接与输出轴啮合传动,便于第二输入轴的动能输入控制,避免驱动电机的空转,操作简便,具体地,水轮机带动第一输入轴输入动能,经第一齿轮副传到传动轴后再传递到第二齿轮副带动输出轴上的风叶转动,同时驱动电机输入动能也作用于输出轴,共同带动风叶转动,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第一输入轴;3、第二输入轴;4、传动轴;5、输出轴;6、第一齿轮副;7、第二齿轮副;8、第三齿轮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其包括壳体1、用于连接水轮机的第一输入轴2、用于连接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入轴3、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5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4,传动轴4设于壳体1内,第一输入轴2的一端与传动轴4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6垂直啮合传动,第一输入轴2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输出轴5与传动轴4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7垂直啮合传动,且输出轴5与第一输入轴2互相垂直;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互相垂直,第二输入轴3的一端与输出轴5通过第三齿轮副8垂直啮合传动,第二输入轴3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具体地,通过第一齿轮副6实现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垂直啮合、通过第二齿轮副7实现传动轴4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通过第三齿轮副8实现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垂直啮合,进而实现壳体1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和维护,且第二输入轴3直接与输出轴5啮合传动,便于第二输入轴3的动能输入控制,避免驱动电机的空转,操作简便,具体地,水轮机带动第一输入轴2输入动能,经第一齿轮副6传到传动轴4后再传递到第二齿轮副7带动输出轴5上的风叶转动,同时驱动电机输入动能也作用于输出轴5,共同带动风叶转动。当不需要大风量时,直接在驱动电机输入端切断驱动电机输入轴,从而不带动驱动电机空转,减轻负载;当需要大风量时,电动机一通电,水轮机和电动机即可一起带动风叶高速转动,也能避免驱动电机空转,从而能更好地提高节能效率,相较于现有的离合器缓慢逐渐接合传动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塔水电能混动装置的接合和断开过程都迅速而稳定。进一步地,输出轴5一端设置于壳体1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从而使得整个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的连接部位均设置于壳体1内,更好的提高整个装置的整体性以及安装的简洁性,减少工程量。进一步优选地,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平行设置,从而实现壳体1内各轴之间呈T字,能够充分的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优选地,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的齿轮外径与壳体1的宽度之间的比值为1:1.4~1.8,以保证第二齿轮副7和第三齿轮副8与各轴的连接处均位于壳体1内,保证能充分利用壳体1的内部空间,同时保证连接处的安全性能。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之间的传动比为1:2,传动轴4与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比为1:1以及设置第二输入轴3与输出轴5之间的传动比为1:1,以便能更好地保证该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节能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各轴之间的传动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第一齿轮副6、第二齿轮副7以及第三齿轮副8均为螺旋弧形锥齿轮,以便能实现壳体1内部各轴之间的连接配合,且可降低噪音。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输入轴2与传动轴4之间的无级调速装置,可以使第一输入轴2、传动轴4、输出轴5以及第二输入轴3之间的转速更为匹配,进一步的使水轮机、电机和风叶的转速更加匹配,提高节能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n所述传动轴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互相垂直;/n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传输动能到风叶变速器的输出轴以及用于动能传输的传动轴,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向外延伸用于连接风叶;
所述传动轴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第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水轮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互相垂直;
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通过第三齿轮副垂直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驱动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水电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副和所述第三齿轮副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祺,黄敏茹,卢励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众富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