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64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气体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气体冷却器、内部回热器、膨胀机和蒸发罐,其中:所述膨胀机的增压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膨胀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蒸发罐;还包括:设置于膨胀机的膨胀端与蒸发罐之间的稳压罐,和设置于蒸发罐与内部回热器低压侧之间的储液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利用膨胀机回收并输出机械能带动压缩机使其完成压缩,并使用双压缩机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压缩性能和使用双气体冷却器和内部内部回热器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冷却,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循环能效。

A transcritical carbon dioxide refrig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制冷剂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臭氧层破坏和产生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表现在臭氧含量不断减少和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加,将会对人类居住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而CO2作为一种天然制冷剂是一种安全的选择,在制冷
,由于CO2的优良特性,被认为是CFCs、HCFCs和HFCs最具潜力的长期替代物。由于自然工质CO2以其良好的环保特性、优良的传热特性和相当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等优点,前国际制冷学会主席G.Lorentzen认为二氧化碳是无可取代的制冷工质,并提出跨临界循环理论,指出其可望在汽车空调和热泵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专利WO2004072567A2披露了一种蒸气压缩系统的超临界压力控制,该制冷剂循环经过蒸气压缩系统包括压缩机、气体冷却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优选的是二氧化碳用做制冷剂。膨胀装置是从膨胀过程中获取能量的功回收装置,其与冷却流经气体冷却器的制冷剂的流体泵送装置连接。该流体泵送装置以一流率泵送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气体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气体冷却器、内部回热器、膨胀机和蒸发罐,其中:/n所述内部回热器的低压侧通过管道经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用于将流过所述内部回热器低压侧的过热二氧化碳蒸汽初步压缩为亚临界二氧化碳,并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进行初步降温;/n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通过管道依次经所述第二压缩机、第二气体冷却器连接所述内部回热器的高压侧,用于将经初步降温后的亚临界二氧化碳二次压缩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通过所述第二气体冷却器进行二次降温;/n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体冷却器,经过所述内部回热器高压侧回热后的高温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气体冷却器、第二压缩机、第二气体冷却器、内部回热器、膨胀机和蒸发罐,其中:
所述内部回热器的低压侧通过管道经所述第一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用于将流过所述内部回热器低压侧的过热二氧化碳蒸汽初步压缩为亚临界二氧化碳,并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进行初步降温;
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通过管道依次经所述第二压缩机、第二气体冷却器连接所述内部回热器的高压侧,用于将经初步降温后的亚临界二氧化碳二次压缩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并通过所述第二气体冷却器进行二次降温;
所述第一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体冷却器,经过所述内部回热器高压侧回热后的高温低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经所述压缩机和气体冷却器压缩和冷却为超临界二氧化碳;
所述气体冷却器通过管道经所述内部回热器连接所述膨胀机,以将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经所述内部回热器进一步冷却后由所述膨胀机节流为低温低压的亚临界二氧化碳;
所述膨胀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蒸发罐,由所述低温低压态的临界二氧化碳对所述蒸发罐外部的取冷剂进行冷却,自身被蒸发为所述高温低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以及
所述蒸发罐通过管道经所述内部回热器的低压侧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以使所述高温低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所述内部回热器高压侧的热量后转化为过热蒸汽进入所述第一压缩机进行循环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所述膨胀机回收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璐帝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