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53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包括烟气管道、散热片组件、热管换热器以及挂杆,所述烟气管道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烟气管道的顶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右侧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散热片组件。该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通过将余热回收装置和散热片组件结合在一起,较好的解决了燃煤余热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传统的燃煤余热利用都是产生热水供给工段使用,在供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供热设备通过将散热片组件的加热组件替换为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很好的利用高温燃煤烟气来对散热片组件所需的液体进行加热,充分的利用燃煤余热来达到循环供热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较为实用。

A kind of heat supply equipment using coal waste 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燃煤余热供热
,具体为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
技术介绍
燃煤锅炉是指燃料燃烧的煤,煤炭热量经转化后,产生蒸汽或者变成热水,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现市面上的燃煤余热利用大多数都是利用燃煤余热来生产加工热水供给工段使用,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且无法将余热利用和供热设备结合起来,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燃煤余热利用大多数都是利用燃煤余热来生产加工热水供给工段使用,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且无法将余热利用和供热设备结合起来,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包括烟气管道、散热片组件、热管换热器以及挂杆,所述烟气管道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烟气管道的顶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右侧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散热片组件,所述散热片组件底部的左侧设为进水口,所述散热片组件底部的右侧设为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连通进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右侧连通出水管,所述散热片组件的内部镶嵌通管。优选的,所述烟气管道和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均镶嵌热管换热器,所述热管换热器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内部设有加热液体。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顶部设有安全阀门,所述安全阀门的右侧设有排汽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左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顶部设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右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热水出管,所述热水出管的右侧通过法兰盘连接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右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冷水进管,所述冷水进管的右侧通过法兰盘连接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水泵。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组件采用铝制散热片串联而成,所述散热片组件顶部的左侧镶嵌丝堵,所述散热片组件顶部的右侧设有排泄口,所述散热片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挂杆,所述挂杆呈对称分布形式。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组件的两侧固定连接晾杆,所述晾杆呈对称分布形式。(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通过将余热回收装置和散热片组件利用水管以及水泵结合在一起,较好的解决了燃煤余热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传统的燃煤余热利用都是产生热水供给工段使用,在供热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供热设备通过将散热片组件的加热组件替换为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很好的利用高温燃煤烟气来对散热片组件所需的液体进行加热,充分的利用燃煤余热来达到循环供热的目的,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较为实用。(2)、该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通过在散热片组件的外部设有多个晾杆和挂杆,可以在供热的同时在散热片组件的外部进行衣物的烘干,避免了使用者直接将异物覆盖在散热片组件上从而造成无法散热的情况,操作起来较为便捷,非常的方便使用者进行日常不同需求的使用,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热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烟气管道-1、余热回收装置-2、排污管-3、控制阀门-4、安全阀门-5、冷水进管-6、热水出管-7、排汽管-8、法兰盘-9、水泵-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散热片组件-13、通管-14、丝堵-15、进水口-16、出水口-17、排泄口-18、热管换热器-19、挂杆-20、晾杆-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包括烟气管道1、散热片组件13、热管换热器19以及挂杆20,所述烟气管道1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烟气管道1的顶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右侧通过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连接散热片组件13,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左侧设为进水口16,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右侧设为出水口17,所述进水管11的右侧连通进水口16,所述出水口17的右侧连通出水管12,所述散热片组件13的内部镶嵌通管14。所述烟气管道1和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均镶嵌热管换热器19,所述热管换热器19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设有加热液体,通过设有的多根热管换热器19,可以将燃煤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起来,从而实现对余热回收装置2内部的液体进行高温加热,实用性较强。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顶部设有安全阀门5,所述安全阀门5的右侧设有排汽管8,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左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排污管3,所述排污管3的顶部设有控制阀门4,通过在余热回收装置2的左侧设有排污管3,可以在长期时候该装置后,将其内部的液体排放出来,重新更换新的加热液体,操作起来较为便捷。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右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热水出管7,所述热水出管7的右侧通过法兰盘9连接进水管11,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右侧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冷水进管6,所述冷水进管6的右侧通过法兰盘9连接出水管12,所述进水管11之间固定连接水泵10,通过设有的水泵10,可以提供吸取余热回收装置2内部高温液体的动力,较为实用。所述散热片组件13采用铝制散热片串联而成,所述散热片组件13顶部的左侧镶嵌丝堵15,所述散热片组件13顶部的右侧设有排泄口18,所述散热片组件13的两侧固定连接挂杆20,所述挂杆20呈对称分布形式,通过设有的挂杆20,可以在其底部挂置一些体积较小的衣物,便于使用者将其烘干,功能性较强。所述散热片组件13的两侧固定连接晾杆21,所述晾杆21呈对称分布形式,通过设有在散热片组件13的外部设有多根晾杆21,避免了使用者直接将异物覆盖在散热片组件13上从而造成无法散热的情况,提升了使用时的安全防护性能,较为实用。工作原理:在应用该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时,首先在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添加加热液体,然后当燃煤锅炉开始使用时,产生的高温烟气会从烟气管道1穿过,同时通过在烟气管道1的顶部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且在烟气管道1和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设置多个热管换热器19,从而将使得高温烟气经过热挂换热器的换热功能,将热量传递到余热回收装置2内部,以此来加热余热回收装置2内部的加热液体,接着高温烟气就会变成低温烟气从烟气管道1中排出去,接着通过将余热回收装置2和散热片组件13利用水管以及水泵10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燃煤余热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当余热回收装置2内部的加热液体温度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1)、散热片组件(13)、热管换热器(19)以及挂杆(20),所述烟气管道(1)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烟气管道(1)的顶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右侧通过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连接散热片组件(13),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左侧设为进水口(16),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右侧设为出水口(17),所述进水管(11)的右侧连通进水口(16),所述出水口(17)的右侧连通出水管(12),所述散热片组件(13)的内部镶嵌通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1)、散热片组件(13)、热管换热器(19)以及挂杆(20),所述烟气管道(1)的上方设有余热回收装置(2),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烟气管道(1)的顶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右侧通过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连接散热片组件(13),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左侧设为进水口(16),所述散热片组件(13)底部的右侧设为出水口(17),所述进水管(11)的右侧连通进水口(16),所述出水口(17)的右侧连通出水管(12),所述散热片组件(13)的内部镶嵌通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管道(1)和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均镶嵌热管换热器(19),所述热管换热器(19)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内部设有加热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余热利用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2)的顶部设有安全阀门(5),所述安全阀门(5)的右侧设有排汽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褒刘志姚小辉吴秉华高梦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和瑞电力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