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526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工业炉吸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连接架,所述炉体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架之间,所述吸尘机构设于所述炉体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连接架外侧壁安装所述微型控制器,所述传送机固接于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通过微型控制器开启吸尘风机,炉渣通过入风管吸入到吸尘风机内部,由于气流断面的突然扩大及在扰流板或旋风的多重作用下,气流中一部分粗大炉渣直接沉降至灰斗内,且通过出风管将吸尘风机的出口接至锅炉风道,粒度细、密度小的尘粒在气流带动下进入锅炉风道再次燃烧,有效地减少了尘渣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A kind of furnace vacuum hood dust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吸尘装置
,具体为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炉设备中,特别是冶金铸造设备或热处理设备在长期使用后,会在炉膛内沉积碳灰或氧化物,锅炉停炉后为了提高锅炉效率,需对炉膛内炉渣进行清理。先由工人进入前后付床埋管内,将炉渣清理至锅炉主床。再由人工将风帽间炉渣清理至锅炉渣管,由锅炉零米拖拉机运至渣库。该工作需多人不间断清理6至8小时。紧急备炉时需开引风强制降温同时进行炉膛清理工作,环境灰渣扬尘大,给工人造成极大的职业危害。现有的锅炉本身均无除尘装置,而除尘装置均置于炉体之外,增加了设备投入,且锅炉清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由于环境灰渣扬尘大,会给工人造成极大的职业危害,浪费人力物力,同时,现有的锅炉燃煤使用率低,清理后的炉渣不能再次利用,浪费能源,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锅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锅炉本身均无除尘装置,而除尘装置均置于炉体之外,增加了设备投入,且锅炉清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由于环境灰渣扬尘大,会给工人造成极大的职业危害,浪费人力物力,同时,现有的锅炉燃煤使用率低,清理后的炉渣不能再次利用,浪费能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其包括:底座、炉体、吸尘机构、微型控制器和传送机,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连接架,所述炉体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架之间,所述吸尘机构设于所述炉体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连接架外侧壁安装所述微型控制器,所述传送机固接于所述底座外侧壁顶部。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炉体包括风帽、锅炉风道和吸尘接口,所述风帽固接于所述炉体外侧壁顶部,所述炉体内侧壁开设多条所述锅炉风道,所述吸尘接口开设于所述炉体外侧壁。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风机、入风管和出风管,所述吸尘风机装设于所述炉体外侧壁底部,所述吸尘风机输入端口与所述入风管一端螺纹连接,且所述入风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吸尘接口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吸尘风机输出端口通过所述出风管与所述锅炉风道连通。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尘机构还包括灰斗和出料口,所述灰斗设于所述吸尘风机的出料端口,且所述灰斗与所述吸尘风机的出料端口连通,所述灰斗外侧壁底部开设所述出料口。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型控制器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电磁阀,所述激光测距仪安装于所述灰斗内侧壁顶部,所述出料口外侧壁套设所述电磁阀,且所述微型控制器与所述吸尘风机、激光测距仪、电磁阀和传送机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微型控制器开启吸尘风机,炉渣通过入风管吸入到吸尘风机内部,由于气流断面的突然扩大及在扰流板或旋风的多重作用下,气流中一部分粗大炉渣直接沉降至灰斗内,且通过出风管将吸尘风机的出口接至锅炉风道,粒度细、密度小的尘粒在气流带动下进入锅炉风道再次燃烧,有效地减少了尘渣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更有效地利用了能源,同时,通过激光测距仪实时监测灰斗内炉渣量,当灰斗炉渣料达到预设高度时,激光测距仪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停运吸尘风机,通过电磁阀开启灰斗底部的出料口,将灰斗内颗粒物放至传送机,由传送机运转至渣库内,智能自动化较高,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通过微型控制器开启吸尘风机,炉渣通过入风管吸入到吸尘风机内部,由于气流断面的突然扩大及在扰流板或旋风的多重作用下,气流中一部分粗大炉渣直接沉降至灰斗内,且通过出风管将吸尘风机的出口接至锅炉风道,粒度细、密度小的尘粒在气流带动下进入锅炉风道再次燃烧,有效地减少了尘渣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更有效地利用了能源,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00、炉体200、吸尘机构300、微型控制器400和传送机500。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底座100具有连接架110,具体的,底座100为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支撑座,底座100用于设置传送机500,底座100外侧壁顶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架110,连接架110用于固定炉体;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炉体200具有风帽210、锅炉风道220和吸尘接口230,炉体200设于两个连接架110之间,具体的,炉体200通过连杆(图中未标识)与紧固螺钉配合螺接于两个连接架110中央位置,炉体200为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的锅炉,风帽210通过紧固螺钉螺纹连接于炉体100外侧壁顶部,风帽210为DN200不锈钢式风帽,风帽210用于利用自然界的自然风速推动风机的涡轮旋转及室内外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提高炉体200内部的通风换气效果,增加炉体200内部的空气流动,炉体200内侧壁开设有两条锅炉风道220,锅炉风道220用于与出风管330连通将未燃烧完全的炉渣输入助燃,吸尘接口230开设于炉体200左侧壁,吸尘接口230用于与入风管320连接;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吸尘机构300具有吸尘风机310、入风管320、出风管330、灰斗340和出料口350,吸尘机构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炉体(200)、吸尘机构(300)、微型控制器(400)和传送机(500),所述底座(100)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连接架(110),所述炉体(200)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架(110)之间,所述吸尘机构(300)设于所述炉体(200)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连接架(110)外侧壁安装所述微型控制器(400),所述传送机(500)固接于所述底座(100)外侧壁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炉体(200)、吸尘机构(300)、微型控制器(400)和传送机(500),所述底座(100)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连接架(110),所述炉体(200)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架(110)之间,所述吸尘机构(300)设于所述炉体(200)外侧壁底部,右侧所述连接架(110)外侧壁安装所述微型控制器(400),所述传送机(500)固接于所述底座(100)外侧壁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00)包括风帽(210)、锅炉风道(220)和吸尘接口(230),所述风帽(210)固接于所述炉体(200)外侧壁顶部,所述炉体(200)内侧壁开设多条所述锅炉风道(220),所述吸尘接口(230)开设于所述炉体(200)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膛真空式清风帽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300)包括吸尘风机(310)、入风管(320)和出风管(330),所述吸尘风机(310)装设于所述炉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诗张军宋金丰林晓玲孙钰清孙其顺曲文东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龙泰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