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自动除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342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包括板块压泥机、除尘塔,所述除尘塔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外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左端连接防爆风机,所述除尘塔的下部设置有废液沉淀分离槽,废液沉淀分离槽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污水管的右端连接排泥泵,排泥泵通过管道连接板块压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对废气除尘后废液进入废液沉淀分离槽内,废液沉淀分离槽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清水重复利用,污泥以及固体通过污水管、排泥泵进入板块压泥机中,将污泥挤压出去,并将清水再次利用清水回流管导入废液沉淀分离槽内再次利用,实现除渣的同时也做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Waste liquid automatic slag remov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液自动除渣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是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
技术介绍
废气处理过程中对气体中的杂质、灰尘或其他固体颗粒一般都会采用加湿的方式使固体物质被浸湿,从而依靠重力落入容器底部,达到除尘的目的。其中,水分与固体物质会一起落下,现有的除尘装置中的水不能循环利用,没有除渣设备,浪费水资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包括板块压泥机、除尘塔、排气管、防爆风机、废气出口、废液沉淀分离槽、污水管、排泥泵、清水回流管,所述除尘塔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出口,废气出口外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左端连接防爆风机,所述除尘塔的下部设置有废液沉淀分离槽,废液沉淀分离槽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污水管的右端连接排泥泵,排泥泵通过管道连接板块压泥机,板块压泥机内底部设置有清水回流管,清水回流管的出水口连通废液沉淀分离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爆风机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泄爆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块压泥机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且板块压泥机的下方位于排泥口的正下方设置有存泥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塔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上部设置有除雾层,且外壳内位于除雾层与外壳底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旋叶板,若干所述旋叶板与外壳之间构成多个除尘室,除尘室顶部设置有支管,支管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喷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右侧下部设置有废气入口,且外壳的前端正面设置有多个检修口,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废液沉淀分离槽的内部右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液沉淀分离槽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送水管,送水管设置在除尘塔的左侧且与支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对废气除尘后废液进入废液沉淀分离槽内,废液沉淀分离槽对废液进行固液分离,清水重复利用,污泥以及固体通过污水管、排泥泵进入板块压泥机中,将污泥挤压出去,并将清水再次利用清水回流管导入废液沉淀分离槽内再次利用,实现除渣的同时也做到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块压泥机;2-除尘塔;21-外壳;22-旋叶板;23-支管;24-喷嘴;25-废气入口;26-检修口;27-出水管;28-除雾层;3-排气管;31-泄爆口;4-防爆风机;5-废气出口;6-废液沉淀分离槽;61-水泵;62-送水管;7-污水管;8-排泥泵;9-清水回流管;10-排泥口;11-存泥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包括板块压泥机1、除尘塔2、排气管3、防爆风机4、废气出口5、废液沉淀分离槽6、污水管7、排泥泵8、清水回流管9,所述除尘塔2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出口5,废气出口5外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左端连接防爆风机4,所述除尘塔2的下部设置有废液沉淀分离槽6,废液沉淀分离槽6底部设置有污水管7,污水管7的右端连接排泥泵8,排泥泵8通过管道连接板块压泥机1,板块压泥机1内底部设置有清水回流管9,清水回流管9的出水口连通废液沉淀分离槽6。所述防爆风机4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气管3上设置有泄爆口31。所述板块压泥机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10,且板块压泥机1的下方位于排泥口10的正下方设置有存泥框11。所述除尘塔2包括外壳21,所述外壳21内上部设置有除雾层28,且外壳21内位于除雾层28与外壳21底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旋叶板22,若干所述旋叶板22与外壳21之间构成多个除尘室,除尘室顶部设置有支管23,支管23的下端安装有若干个喷嘴24。所述外壳21的右侧下部设置有废气入口25,且外壳21的前端正面设置有多个检修口26,外壳2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的出水口位于废液沉淀分离槽6的内部右侧。所述废液沉淀分离槽6的内部左侧设置有水泵61,水泵61的出水口安装有送水管62,送水管62设置在除尘塔2的左侧且与支管23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入口25进入除尘塔2内,进入除尘塔2内的废气向上移动,同时废液沉淀分离槽6内的水泵61工作将废液沉淀分离槽6内的清水抽送至送水管62内,并传输到支管23中,再经由喷嘴24喷出,从而对废气进行除尘,废气中灰尘或其他固体颗粒经过水分加湿后再重力作用下落入除尘塔2底部,并与水一起通过出水管27排入废液沉淀分离槽6内,废液沉淀分离槽6中对废液进行沉淀过滤,清水通过水泵61继续使用,沉淀物或污水经过污水管7通过排泥泵8(排泥泵8可采用气动隔膜泵)输送至板块压泥机1中,压泥机对污泥挤压并通过排泥口10排出,并存放在存泥框11内,板块压泥机1产生的清水通过清水回流管9输送至废液沉淀分离槽6内;经过除尘塔2除尘后的废气通过废气出口5进入排风管3内,并输送至防爆风机4,防爆风机4将气体通过排风管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块压泥机(1)、除尘塔(2)、排气管(3)、防爆风机(4)、废气出口(5)、废液沉淀分离槽(6)、污水管(7)、排泥泵(8)、清水回流管(9),所述除尘塔(2)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出口(5),废气出口(5)外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左端连接防爆风机(4),所述除尘塔(2)的下部设置有废液沉淀分离槽(6),废液沉淀分离槽(6)底部设置有污水管(7),污水管(7)的右端连接排泥泵(8),排泥泵(8)通过管道连接板块压泥机(1),板块压泥机(1)内底部设置有清水回流管(9),清水回流管(9)的出水口连通废液沉淀分离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板块压泥机(1)、除尘塔(2)、排气管(3)、防爆风机(4)、废气出口(5)、废液沉淀分离槽(6)、污水管(7)、排泥泵(8)、清水回流管(9),所述除尘塔(2)的顶端设置有废气出口(5),废气出口(5)外连接有排气管(3),排气管(3)的左端连接防爆风机(4),所述除尘塔(2)的下部设置有废液沉淀分离槽(6),废液沉淀分离槽(6)底部设置有污水管(7),污水管(7)的右端连接排泥泵(8),排泥泵(8)通过管道连接板块压泥机(1),板块压泥机(1)内底部设置有清水回流管(9),清水回流管(9)的出水口连通废液沉淀分离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风机(4)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上设置有泄爆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液自动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压泥机(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世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钛锟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