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肢康复护理
,特别是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上肢水肿是乳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除了术后必要的负压引流及药物辅助治疗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初期的按摩及小幅度活动可由患者自身或者理疗师辅助进行,随着康复阶段的进行,患者需进行不同姿势及不同锻炼强度的活动,因此,针对患者不同康复时期的锻炼需求,设计一种能够提供不同锻炼姿势及锻炼强度的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乳腺术后的患者不能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进行合适强度锻炼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座椅本体,座椅本体后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靠背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上侧的滑轴,两个滑轴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后端面经套装在滑轴外侧的弹簧与靠背前表面连接,两个滑块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护罩,两个护罩内均设有左右轴向的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同轴设有卷簧,卷簧自由端与护罩内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左右两侧均缠绕有拉绳,拉绳的下端贯穿护罩下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滑块和靠背之间设有套装在滑轴上的弹簧,运动强度可由患者自行调整,在护罩内设置卷簧,可让患者进行上下方向的运动,能够对手臂及肩关节进行锻炼,也可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调整运动强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仰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后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2,靠背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上侧的滑轴3,两个滑轴3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后端面经套装在滑轴3外侧的弹簧5与靠背2前表面连接,两个滑块4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护罩6,两个护罩6内均设有左右轴向的固定轴7,固定轴7上套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上同轴设有卷簧9,卷簧9自由端与护罩6内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8左右两侧均缠绕有拉绳10,拉绳10的下端贯穿护罩6下表面。为了使滑块4能够沿滑轴3轴向滑动且保持平衡,所述的两个滑块4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前后轴向的通孔11,两个滑轴3分别位于其对应侧的两个通孔11之间,每个通孔11内均滑动连接有辅助滑轴12,每个辅助滑轴12后端均与靠背2固定连接。为了使滑块4不会从滑轴3前端滑落,所述的两个滑轴3前端固定有一个挡板13,每个辅助滑轴12的前端分别贯穿其对应侧的滑块4且与挡板13固定连接。为了使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推动滑块4,所述的两个护罩6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手柄14。为了使拉绳10下端能够穿过护罩6下表面,所述的两个护罩6下表面均开设有过线通孔15,拉绳10穿过过线通孔15伸出护罩6下表面。为了使拉绳10在拉动和收缩过程中不会缠绕到转动轴8外,所述的转动轴8左右两侧分别开有凹槽16,拉绳10上端固定在凹槽16内,下端固定连接有拉环17。本技术在使用时,患者可以选择前后推拉和上下拉伸两种锻炼方式,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锻炼需求;前后推拉时,患者坐在座椅本体1上,双手分别握住左右两个手柄14向前推,手柄14带动滑块4沿滑轴3向前移动,患者的胳膊展开,滑块4带动弹簧5,使其拉长,给滑块4向后的作用力,增加了患者的锻炼强度,患者卸力后,弹簧5带动滑块4向后滑动,滑块4复位,如此反复,患者即做手臂伸展收缩运动,达到锻炼目的;由于每个滑轴3两侧均设有辅助滑轴12用以保持滑块4平衡,滑块4在受到患者施加的推力时能够保持平稳,不会绕前后轴向发生转动,滑轴3前端设有一个挡板13对滑块4行程进行限制,滑块4运动到滑轴3前端时不会滑出滑轴3,进而导致滑块4脱落;上下拉伸时,患者坐在座椅上,双手握住拉环17向下拉,拉环17带动缠绕在转动轴8上的拉绳10拉开伸长,拉绳10带动转动轴8转动,转动轴8转动后带动卷簧9内端转动,此时卷簧9收紧,给转动轴8一个作用力,增加锻炼强度,患者卸力后,卷簧9放松,卷簧9内端带动转动轴8反向转动,转动轴8通过拉绳10带动拉环17上升,拉环17复位,如此反复,患者既可锻炼胳膊,也可锻炼肩部关节;由于每个转动轴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16,拉绳10一端固定在凹槽16内,这样在拉动拉环17时,拉绳10始终在凹槽16内缠绕,不会缠绕到转动轴8外侧,导致拉绳10缠绕交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滑块和靠背之间设有套装在滑轴上的弹簧,运动强度可由患者自行调整,在护罩内设置卷簧,可让患者进行上下方向的运动,能够对手臂及肩关节进行锻炼,也可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调整运动强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后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靠背(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上侧的滑轴(3),两个滑轴(3)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后端面经套装在滑轴(3)外侧的弹簧(5)与靠背(2)前表面连接,两个滑块(4)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护罩(6),两个护罩(6)内均设有左右轴向的固定轴(7),固定轴(7)上套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上同轴设有卷簧(9),卷簧(9)自由端与护罩(6)内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8)左右两侧均缠绕有拉绳(10),拉绳(10)的下端贯穿护罩(6)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后侧设有上下方向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靠背(2)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后轴向且位于其上侧的滑轴(3),两个滑轴(3)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后端面经套装在滑轴(3)外侧的弹簧(5)与靠背(2)前表面连接,两个滑块(4)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护罩(6),两个护罩(6)内均设有左右轴向的固定轴(7),固定轴(7)上套装有转动轴(8),转动轴(8)上同轴设有卷簧(9),卷簧(9)自由端与护罩(6)内表面固定连接,每个转动轴(8)左右两侧均缠绕有拉绳(10),拉绳(10)的下端贯穿护罩(6)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滑块(4)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前后轴向的通孔(11),两个滑轴(3)分别位于其对应侧的两个通孔(11)之间,每个通孔(11)内均滑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芸,孙萌,余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