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87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均套设有滑动座,滑动座下端均设置有余量弹簧,余量弹簧下端均设置有套座,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升降螺杆和限位支柱,升降螺杆上套设有搭接板,搭接板与滑动座下端相贴,搭接板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套座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升降螺杆之间设置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同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螺杆上;用于老人需要双臂抬高负重锻炼或者脚跟抬起负重锻炼,当老人出现体力不支时,利用涡轮组件的自锁特性,不会导致滑动座发生骤降现象,保证了锻炼过程中老人的安全。

A medical nursing devi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现今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大多从适当运动出发,但如今冬天常常会出现雾霾天,不宜外出运动,而针对老年人的室内锻炼的家用器械种类较少,也正是今后市场发展的需要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其中支撑柱上开设有外螺纹,支撑柱上均套设有滑动座,其中滑动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连杆两端部设置有防滑圈,连杆中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辊,所述滑动座下端均设置有余量弹簧,余量弹簧下端均设置有套座,其中余量弹簧和套座均套设置支撑柱上。所述套座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套,其中第一限位套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支撑底座上端设置有升降螺杆和限位支柱,升降螺杆开设有外螺纹,升降螺杆上套设有搭接板,搭接板与滑动座下端相贴,搭接板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当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相贴时,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其中所述限位支柱贯穿搭接板,升降螺杆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端。所述套座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升降螺杆之间设置涡轮蜗杆组件。所述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同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螺杆上。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气缸以及弧形限位板,气缸的伸缩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板,位于升降螺杆一侧的弧形限位板开设有与升降螺杆侧面向配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有与升降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气缸固定安装在搭接板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螺杆上设置有螺纹配合第二限位套,第二限位套处于搭接板下方。当所述滑动座与搭接板均处于最低高度时,此时搭接板上端面与滑动座下端面相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斜齿轮,第一斜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第二斜齿轮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一侧设置有开有外齿轮的齿轮柱,其中第一直齿轮与齿轮柱啮合链接,齿轮柱下端部一侧设置有啮合连接的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一端设置有第三斜齿轮,第三斜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上设置有第四传动轴,其中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同轴固定安装在第四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套座上,第二传动轴通过支架转动安装在套座上,齿轮柱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端,第三传动轴以及第四传动轴通过支架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外侧啮合连接有第四直齿轮,第四直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齿条,齿条与支撑柱轴线向平行,其中第四直齿轮通过第五传动轴转动安装在套座上,齿条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之间设置有承重盒,其中承重盒固定安装在滑动座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用于老人需要双臂抬高负重锻炼或者脚跟抬起负重锻炼,当老人出现体力不支时,利用涡轮组件的自锁特性,不会导致滑动座发生骤降现象,保证了锻炼过程中老人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1,其中支撑柱11上开设有外螺纹,支撑柱11上均套设有滑动座2,其中滑动座2之间通过连杆21连接,连杆21两端部设置有防滑圈22,连杆21中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辊23。使用时,老人需要双臂抬高负重锻炼时,老人双手紧握防滑圈22,利用不断对滑动座2进行抬起进行双臂锻炼;当需要老人进行脚跟抬起负重锻炼时,老人脚跟伸入连杆21下端,将转动辊23搭接在脚部上端,利用滑动座2、连杆21、防滑圈22以及转动辊23自身重量进行负重抬起锻炼。滑动座2下端均设置有余量弹簧24,余量弹簧24下端均设置有套座25,其中余量弹簧24和套座25均套设置支撑柱11上。套座25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套12,其中第一限位套12与支撑柱1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此时,滑动座2、余量弹簧24以及套座25由于自身重力搭接在第一限位套12上端,即第一限位套12对滑动座2最低位置进行限位,当需要调节滑动座2的高度时,通过旋转第一限位套12位于支撑柱11上的高度,从而调节滑动座2的最低高度。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升降螺杆13和限位支柱14,升降螺杆13开设有外螺纹,升降螺杆13上套设有搭接板3,搭接板3与滑动座2下端相贴,搭接板3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当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相贴时,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其中限位支柱14贯穿搭接板3,升降螺杆13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端;套座25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设置涡轮蜗杆组件,具体是,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同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螺杆13上;使用时,对滑动座2进行抬高锻炼时,滑动座2向上运动,此时通过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传导使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转动,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转动带动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转动,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转动使升降螺杆13转动,此时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相贴,使得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转动的同时,带动搭接板3上升,使搭接板3紧贴滑动座2;当对滑动座2中途需要暂缓抬高时,直接外部作用力直接脱离滑动座2即可,具体是,滑动座2用于重力搭接在搭接板3上端,此时升降螺杆13存在反向转动趋势,即存在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转动趋势,由于涡轮蜗杆组件的自锁特性,则无法造成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转动,即搭接板3高度保持不变,由于搭接板3限位,则使滑动座2保持原有高度。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1),其中支撑柱(11)上开设有外螺纹,支撑柱(11)上均套设有滑动座(2),其中滑动座(2)之间通过连杆(21)连接,连杆(21)两端部设置有防滑圈(22),连杆(21)中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辊(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下端均设置有余量弹簧(24),余量弹簧(24)下端均设置有套座(25),其中余量弹簧(24)和套座(25)均套设置支撑柱(11)上;/n所述套座(25)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套(12),其中第一限位套(12)与支撑柱(1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n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升降螺杆(13)和限位支柱(14),升降螺杆(13)开设有外螺纹,升降螺杆(13)上套设有搭接板(3),搭接板(3)与滑动座(2)下端相贴,搭接板(3)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当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相贴时,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n其中所述限位支柱(14)贯穿搭接板(3),升降螺杆(13)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端;/n所述套座(25)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设置涡轮蜗杆组件;/n所述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同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螺杆(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11),其中支撑柱(11)上开设有外螺纹,支撑柱(11)上均套设有滑动座(2),其中滑动座(2)之间通过连杆(21)连接,连杆(21)两端部设置有防滑圈(22),连杆(21)中部设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辊(23),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2)下端均设置有余量弹簧(24),余量弹簧(24)下端均设置有套座(25),其中余量弹簧(24)和套座(25)均套设置支撑柱(11)上;
所述套座(25)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套(12),其中第一限位套(12)与支撑柱(11)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设置有升降螺杆(13)和限位支柱(14),升降螺杆(13)开设有外螺纹,升降螺杆(13)上套设有搭接板(3),搭接板(3)与滑动座(2)下端相贴,搭接板(3)下端固定安装有锁紧机构,当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相贴时,锁紧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支柱(14)贯穿搭接板(3),升降螺杆(13)转动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端;
所述套座(25)上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升降螺杆(13)之间设置涡轮蜗杆组件;
所述涡轮蜗杆组件的涡轮(41)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涡轮蜗杆组件的蜗杆(42)同轴固定安装在升降螺杆(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医学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气缸(51)以及弧形限位板(52),气缸(51)的伸缩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弧形限位板(52),位于升降螺杆(13)一侧的弧形限位板(52)开设有与升降螺杆(13)侧面向配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有与升降螺杆(13)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气缸(51)固定安装在搭接板(3)下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任俊翠袁修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