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87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垂直设有立杆,立杆上转动设有转套,转套的外侧焊接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端部设有端块,扭力杆的一侧阵列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抵块,端块的下端垂直设有防滑把手;使用者可手握防滑把手,向前推动整个扭力杆,复位弹簧在受到压力时,转动扭力杆所需要的力更大,反复该动作,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扭力杆往回摆动的幅度过大造成使用时不方便,因而设置的卡杆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与传统的健身器材相比,本专利能够达到锻炼手臂鸡肉的目的,同时结构简单,制作起来方便,价格适宜,普通民众都能负担起。

A new type of torsion fitnes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为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的成功,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健身队伍的不断扩大为健身器材生产商带来浓厚商机,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臂力;传统的健身器材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价格昂贵,损坏后维修所需要的费用较高,而普通市民一般不能承受,且使用起来不方便,用法比较复杂,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垂直设有立杆,立杆上转动设有转套,转套的外侧焊接有扭力杆,所述扭力杆的端部设有端块,扭力杆的一侧阵列设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抵块,端块的下端垂直设有防滑把手;所述立杆上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设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卡扣,第二卡扣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二抵块,所述第二抵块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端部与第一抵块相连接;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握防滑把手,向前推动整个扭力杆,复位弹簧在受到压力时,转动扭力杆所需要的力更大,反复该动作,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活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设有座椅,座椅正对扭力杆的端部,便于使用者坐在座椅上进行活动。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外侧焊接有卡杆,所述转套位于卡杆两端之间,所述转套与扭力杆连接处设有挡块,挡块能够与卡杆相接触,为避免扭力杆往回摆动的幅度过大造成使用时不方便,因而设置的卡杆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与第二卡扣的数量保持相同,且至少3组。优选的,所述第一抵块与第二抵块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均为“L”形.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活动插杆,所述活动插杆的端部活动插设在固定板的内部,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位置来调节座椅与安装座之间的位置,方便调节。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调节座椅,先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情况,来确定座椅与安装座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向前或向后滑动活动板,来达到调节的目的;步骤二,进行锻炼,使用者先将手部紧握防滑把手,防滑把手为塑胶材质的,且表面设有螺纹,因此增大了摩擦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手部滑动;步骤三,向前推动扭力杆,扭力杆的一侧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使其在转动时,需要用到很大的力气,因此反复该过程,即可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步骤四,调节复位弹簧的数量,或者复位弹簧的弹力,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跟适当增加或减少复位弹簧的数量;或者当使用者需要更高的锻炼方式,可将复位弹簧改成弹力更大的,因此在训练时,提高难度,同时提高锻炼肌肉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使用者可手握防滑把手,向前推动整个扭力杆,复位弹簧在受到压力时,转动扭力杆所需要的力更大,反复该动作,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避免了扭力杆往回摆动的幅度过大造成使用时不方便,因而设置的卡杆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3、与传统的健身器材相比,本专利能够达到锻炼手臂鸡肉的目的,同时结构简单,制作起来方便,价格适宜,普通民众都能负担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抵块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座与座椅连接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11固定板、2座椅、21活动板、22插杆、3立杆、31卡杆、4转套、41挡块、42扭力杆、43端块、44防滑把手、5第一卡扣、51第一抵块、6压力杆、61第二抵块、62第二卡扣、63固定块、64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垂直设有立杆3,立杆3上转动设有转套4,转套4的外侧焊接有扭力杆42,扭力杆42的端部设有端块43,扭力杆42的一侧阵列设有第一卡扣5,第一卡扣5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抵块51,端块43的下端垂直设有防滑把手44;立杆3上焊接有固定块63,固定块63的端部设有压力杆6,压力杆6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卡扣62,第二卡扣62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二抵块61,第二抵块61上设有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的端部与第一抵块51相连接;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握防滑把手44,向前推动整个扭力杆42,复位弹簧64在受到压力时,转动扭力杆42所需要的力更大,反复该动作,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效果。安装座1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一端活动设有活动板21,所述活动板21上固定设有座椅2,座椅2正对扭力杆42的端部,便于使用者坐在座椅2上进行活动。安装座1的外侧焊接有卡杆31,转套4位于卡杆31两端之间,转套4与扭力杆42连接处设有挡块41,挡块41能够与卡杆31相接触,为避免扭力杆42往回摆动的幅度过大造成使用时不方便,因而设置的卡杆31可避免该情况的发生。第一卡扣5的数量与第二卡扣62的数量保持相同,且至少3组。第一抵块51与第二抵块61的截面形状相同,且均为“L”形。活动板21的一端设有对称设置的活动插杆22,活动插杆22的端部活动插设在固定板11的内部,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位置来调节座椅2与安装座1之间的位置,方便调节。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调节座椅2,先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情况,来确定座椅2与安装座1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向前或向后滑动活动板,来达到调节的目的;步骤二,进行锻炼,使用者先将手部紧握防滑把手44,防滑把手44为塑胶材质的,且表面设有螺纹,因此增大了摩擦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手部滑动;步骤三,向前推动扭力杆42,扭力杆42的一侧由于复位弹簧64的作用,使其在转动时,需要用到很大的力气,因此反复该过程,即可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步骤四,调节复位弹簧64的数量,或者复位弹簧64的弹力,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跟适当增加或减少复位弹簧64的数量;或者当使用者需要更高的锻炼方式,可将复位弹簧64改成弹力更大的,因此在训练时,提高难度,同时提高锻炼肌肉的能力。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握防滑把手44,向前推动整个扭力杆42,复位弹簧64在受到压力时,转动扭力杆42所需要的力更大,反复该动作,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垂直设有立杆(3),立杆(3)上转动设有转套(4),转套(4)的外侧焊接有扭力杆(42),所述扭力杆(42)的端部设有端块(43),扭力杆(42)的一侧阵列设有第一卡扣(5),第一卡扣(5)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抵块(51),端块(43)的下端垂直设有防滑把手(44);所述立杆(3)上焊接有固定块(63),所述固定块(63)的端部设有压力杆(6),所述压力杆(6)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卡扣(62),第二卡扣(62)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二抵块(61),所述第二抵块(61)上设有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的端部与第一抵块(5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垂直设有立杆(3),立杆(3)上转动设有转套(4),转套(4)的外侧焊接有扭力杆(42),所述扭力杆(42)的端部设有端块(43),扭力杆(42)的一侧阵列设有第一卡扣(5),第一卡扣(5)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抵块(51),端块(43)的下端垂直设有防滑把手(44);所述立杆(3)上焊接有固定块(63),所述固定块(63)的端部设有压力杆(6),所述压力杆(6)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卡扣(62),第二卡扣(62)上可拆卸卡设有第二抵块(61),所述第二抵块(61)上设有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的端部与第一抵块(5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一端活动设有活动板(21),所述活动板(21)上固定设有座椅(2),座椅(2)正对扭力杆(42)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外侧焊接有卡杆(31),所述转套(4)位于卡杆(31)两端之间,所述转套(4)与扭力杆(42)连接处设有挡块(41),挡块(41)能够与卡杆(3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式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杨培张鑫华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