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锋莉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087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底部设有两个座椅支架,座椅支架为竖直的直板,座椅支架插装在固定座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座椅本体顶部设有顶框,在座椅本体两侧设有吊环,吊环顶部通过弹簧绳与顶框对接;所述顶框上还设有两个第一捆带和两个第二捆带,在每个吊环前后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捆带和一个第二捆带,第一捆带和第二捆带均与顶框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捆带尾端固定连接在顶框顶部中央,两个第二捆带尾端固定在合并带上,合并带另一端连接有脚踏板;本装置在进行训练时,区别常规同类设备单一的方式,根据患者自身条件进行康复训练,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且连接方式简单快捷,使用方便。

An upper limb suspension training device for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上肢体训练设备是指用于因偏瘫、脑血栓、外伤等造成的腿部运动障碍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上肢和下肢的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的训练器械,病患大多都存在手脚坚硬不灵活,长时间卧床治疗,需要定期的护理人员对病患的上肢及下肢进行按摩活血,保证上肢和下肢不会因为长期卧床失去知觉甚至瘫痪,儿童在户外运动时,由于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外伤,在上肢受伤恢复期,为了快速康复,需要解除训练器械。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064175A提出了一种一体式上肢训练装置,采用两个吊环,增加床板上的按摩装置、汗液吸收结构等等,虽然多出了一些使用功能,但最主要的对于上肢的康复训练并没有根本性提升,其与大多数现有的同类装置均是单一的进行一侧上肢的训练,无法进行两个上肢的协调训练,并且很多儿童在出现外伤时,并不是单一的上肢受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式,而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座椅本体(3),所述座椅本体(3)底部设有两个座椅支架(4),座椅支架(4)为竖直的直板,座椅支架(4)插装在固定座(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座椅本体(3)顶部设有顶框(11),在座椅本体(3)两侧设有吊环(5),吊环(5)顶部通过弹簧绳(6)与顶框(11)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1)上还设有两个第一捆带(7)和两个第二捆带(8),在每个吊环(5)前后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捆带(7)和一个第二捆带(8),第一捆带(7)和第二捆带(8)均与顶框(11)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捆带(7)尾端固定连接在顶框(11)顶部中央,两个第二捆带(8)尾端固定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座椅本体(3),所述座椅本体(3)底部设有两个座椅支架(4),座椅支架(4)为竖直的直板,座椅支架(4)插装在固定座(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在座椅本体(3)顶部设有顶框(11),在座椅本体(3)两侧设有吊环(5),吊环(5)顶部通过弹簧绳(6)与顶框(11)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1)上还设有两个第一捆带(7)和两个第二捆带(8),在每个吊环(5)前后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捆带(7)和一个第二捆带(8),第一捆带(7)和第二捆带(8)均与顶框(11)滑动连接,两个第一捆带(7)尾端固定连接在顶框(11)顶部中央,两个第二捆带(8)尾端固定在合并带(9)上,合并带(9)另一端连接有脚踏板(10),在顶框(11)前侧面设有转向轮(13),在转向轮(13)下方设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上设有通孔,所述合并带(9)从转向轮(13)上方绕过并从导向板(12)上的通孔内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康复用上肢悬吊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1)内设有两个支撑环(18)和一个支撑柱(19),支撑柱(19)位于顶框(11)中间位置,支撑柱(19)内部中空,所述第一捆带(7)从支撑环(18)内穿过并插入支撑柱(19)内部后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绳(6)尾端固定在支撑柱(19)外壁上,所述第二捆带(8)前端插入支撑柱(19)内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锋莉郭萌贾竹亭
申请(专利权)人:毕锋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