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4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开口,所述治疗仪本体可拆卸连接有颈套,所述颈套开设有缺口,所述颈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穿出颈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实现脑部治疗又能够实现对肩部和颈部的治疗。

A fixed structure of shoulder and neck for Naoka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
本技术申请属于医疗器械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伴随有各种疾病出现,其中有些疾病,比如脑血管疾病,多为长期饮食不规律引起的。目前已经出现针对脑血管疾病而研发出脑部治疗仪,现有技术中出现的脑部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治疗仪本体为底面开口的金字塔形,治疗仪本体内形成容纳头部的中空腔体,治疗仪本体的内部安装多个磁片。现有的脑部治疗仪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没有将与头部邻近的颈部也考虑在内,然而,人颈部是活动最为频繁的部位,也很容易受到损害。特别是中、老年人,还容易产生颈椎病,因此有必要在治疗头部的时候,也能够对颈部进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旨在既能够实现脑部治疗又能够同时实现颈部的治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开口,所述治疗仪本体可拆卸连接有颈套,所述颈套开设有缺口,所述颈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穿出颈套。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中增设了颈套,能够同时满足进行脑部治疗以及颈部治疗,功能多用,并且颈套与治疗仪本体可拆卸连接,这样既能够实现对脑部的单独治疗,又能够同时实现对脑部和颈部的共同治疗。2.本技术方案中的设置的缺口能够便于使用者的颈部通过缺口而将颈套套设在使用者的颈部,使用方便。3.本技术方案中弹力带设置在颈套的内侧面,且弹力带的两端穿出颈套,如此设置,当颈套套入颈部后,通过在外部拉动弹力带并将弹力带两端进行固定(可以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从而能够避免颈套出现偏斜的情况,由于弹力带是从颈套内而穿出颈套外,这样的设置能够在拉动弹力带时,使弹力带与颈部接触,而颈部则对弹力带的运动产生阻力,当固定弹力带后,颈部能够与弹力带共同对颈套产生固定的作用。进一步,所述颈套内表面设有电针。电针的设置能够刺激颈部穴位,增强对颈部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所述颈套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颈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扣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颈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扣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伸缩杆和弹簧的设置能够适用于颈部长短不一的人群,而连接孔和连接扣能够实现颈套与治疗仪本体的可拆卸连接的效果,且这种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进一步,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设有环状的拉环。拉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拉取,使用方便。进一步,所述弹力带一端设有公魔术贴,弹力带的另一端设有母魔术贴。本技术方案中的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能够使弹力带两端实现固定。进一步,所述颈套底端设有马鞍状的凹陷部。治疗仪本体的部分重量和颈套的部分重量作用于使用者的肩部,而颈套底端马鞍状的凹陷部能够与人体肩部贴合,增大了肩部的受力面积,能够缓解治疗仪本体和颈套对肩部产生的压力,从而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舒适。进一步,所述颈套为橡胶套。橡胶材质的颈套具有弹性,能够适应颈部粗细不一的人群。进一步,颈套的缺口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连接绳。当佩戴好颈套后,可以通过打结的方式使缺口两侧的连接绳固定,能够预防颈套受到外界的碰撞而产生偏移,连接绳的设置增强了颈套的佩戴后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颈套相互对称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颈套上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块的通孔穿出颈套。定位块的设置能够限制弹力带在颈套中的位置,且能够减小弹力带对颈套侧壁产生的磨损。进一步,所述定位块均位于颈套的中部。如此设置,弹力带和颈部接触后能够使颈部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了颈部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实施例一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实施例一中颈套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实施例二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治疗仪本体1、颈套2、弹力带3、拉环4、定位块5、电针6、伸缩杆7、弹簧8、连接扣9、连接孔10、公魔术贴11、母魔术贴12、凹陷部13、连接绳14。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包括治疗仪本体1,治疗仪本体1为底部开口的金字塔形,治疗仪本体1内形成容纳头部的中空腔体,治疗仪本体1的腔体内安装有多个磁片(图中未示出)。治疗仪本体1可拆卸连接有颈套2,本实施例中颈套2为橡胶套,其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使颈套2具有弹性,能够适应颈部粗细不一的人群。颈套2的后侧开设有缺口,便于使用者的颈部通过缺口而将颈套2从颈部的一侧佩戴在使用者的颈部外侧,使用方便。颈套2顶端且位于颈套2的前侧粘接有两个伸缩杆7,两个伸缩杆7均与缺口前后正对设置,伸缩杆7远离颈套2的一端粘接固定有连接扣9,治疗仪本体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扣9配合连接的连接孔10,连接孔10位于治疗仪本体1的前侧,通过连接扣9和连接孔10的配合可以实现治疗仪本体1与颈套2的可拆卸连接。伸缩杆7外侧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颈套2粘接固定,弹簧8的另一端与连接扣9粘接固定。颈套2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多个电针6,通常治疗仪本体1电连接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用于控制治疗仪本体1上的磁片产生电磁脉冲。本实施例中的电针6也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电针6产生电流波,从而对颈部进行治疗。颈套2的内侧面设有两个定位块5,定位块5均与颈套2的内侧面粘接固定。定位块5与颈套2上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孔。本实施例中,定位块5位于颈套2中轴线的前方,且定位块5均位于颈套2的中部。颈套2上还设有弹力带3,弹力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定位块5和颈套2上的通孔,从而使弹力带3的两端穿出颈套2。弹力带3采用天然橡胶材质制成,且弹力带3穿出颈套2的两端均粘接固定有拉环4,拉环4呈环状,便于使用者抓取。为了提高颈套2的稳固效果,在颈套2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连接绳14,本实施例中,在缺口两侧分别设有三根连接绳14。颈套2的底端开设有马鞍状的凹陷部13,治疗仪本体1的部分重量和颈套2的部分重量作用于使用者的肩部,而颈套2底端马鞍状的凹陷部13能够与人体肩部贴合,增大了肩部的受力面积,而缓解了治疗仪本体1与颈套2对肩部产生的压力,从而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舒适。使用时,将颈套2安装于治疗仪本体1的下方,使颈套2上的连接扣9与治疗仪本体1的前侧壁开设有的连接孔10配合连接,从而使颈套2固定在治疗仪本体1上。然后将治疗仪本体1戴于使用者头部,并通过扳动缺口使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可拆卸连接有颈套,所述颈套开设有缺口,所述颈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穿出颈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包括治疗仪本体,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底部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可拆卸连接有颈套,所述颈套开设有缺口,所述颈套的内侧面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穿出颈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套内表面设有电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套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颈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扣,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连接扣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颈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扣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康仪用肩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均设有环状的拉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