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31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包括帽身,帽身的底部设有内凹的佩戴槽,佩戴槽的内壁和帽身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腔,环形腔内设有加热组件,环形腔内设有用于带动加热组件围绕佩戴槽进行圆周转动的驱动组件。本方案可给头部的周围进行加热,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脑康仪帽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脑康仪帽体。
技术介绍
脑康仪的帽体为金字塔结构。现有的脑康仪的帽体上设有加热机构,通过加热机构对脑部进行加热,从而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得治疗的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目前的加热机构处于静止状态,无法对脑部的四周进行加热,加热的效果仍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脑康仪帽体,以对脑部的周围进行加热,提高脑部治疗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包括帽身,帽身的底部设有内凹的佩戴槽,佩戴槽的内壁和帽身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腔,环形腔内设有加热组件,环形腔内设有用于带动加热组件围绕佩戴槽进行圆周转动的驱动组件。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佩戴槽用于与头部相配,佩戴帽体时,头部位于帽身底部的佩戴槽中,从而将帽身戴在头上。环形腔用于容纳加热组件和驱动组件。加热组件用于进行加热,从而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的效果。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加热组件围绕头部做圆周转动,从而使得加热组件可给头部的四周进行加热,使得头部的周围均可加热,加热的效果更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能够对头部的周围进行加热,使得头部的各个穴位均能感受到热量,这样更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相比现有技术治疗效果更好。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直齿轮和转动连接在环形腔内的第一齿圈,直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直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加热组件位于第一齿圈上。驱动电机用于带动直齿轮转动,由于直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故直齿轮带动第一齿圈转动,第一齿圈再带动加热组件一同转动,从而使得加热组件围绕头部做圆周转动,给头部的周围进行加热。进一步,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圈、驱动马达和驱动齿轮,第二齿圈固定连接在环形腔内,驱动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加热组件位于驱动马达的壳体上,环形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驱动马达的外壳上固设有滑动连接在环形槽上的凸起。驱动马达工作时,驱动马达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由于驱动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第二齿圈固定在环形腔的内壁上,故第二齿圈不会移动,驱动齿轮转动时,驱动齿轮在第二齿圈上滚动,从而带动驱动马达一同移动,驱动马达围绕头部转动,驱动马达带动加热组件围绕头部转动。通过环形槽和凸起的配合,可使得驱动马达的转动轨迹更加规范,避免驱动齿轮与第二齿圈脱离。进一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电池。通过电池给加热丝通电,从而可使加热丝发热,给头部加热。进一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袋。加热袋内可装有加热物质,如热毛巾或者暖贴等,加热袋可与佩戴槽的侧壁相贴,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给头部进行加热。进一步,加热袋上设有绳带。通过绳带可将加热袋的口部堵住,避免暖贴或者热毛巾从加热袋中掉出。进一步,帽身的外壁上与环形腔连通的散热孔,佩戴槽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腔连通的出气孔。散热孔用于使热量可通过帽身向外界散发,避免环形腔的温度过高而引起患者头部不适,出气孔用于使产生的热气能够通过出气孔作用到头部的皮肤上。进一步,环形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槽,第一齿圈位于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对第一齿圈进行限位,可使得第一齿圈在限位槽内稳定转动,防止第一齿圈转动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进一步,第一齿圈的齿位于第一齿圈的外侧壁上。由此,直齿轮与第一齿圈的外侧壁进行啮合,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齿圈的内侧壁上,直齿轮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齿圈的两侧,二者之间不会造成干涉。进一步,帽身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套设的多层帽圈,相邻的帽圈滑动连接在一起。通过相邻帽圈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帽身的收缩,使得帽身的体积可变小,使得帽体更加便携,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便携式脑康仪帽体的立体图;图2为帽身底部的俯向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帽身底部的俯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帽身1、散热孔2、外壁3、内壁4、第一齿圈5、直齿轮6、出气孔7、加热组件8、环形槽9、第二齿圈10、驱动齿轮11、驱动马达12、风扇13、环形腔14、佩戴槽15。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包括形状为金字塔结构的帽身1,帽身1的底端为大端,帽身1的顶端为小端,帽身1的底部的平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佩戴槽15,从而可将帽身1戴在头部。结合图2所示,佩戴槽15的内壁4和帽身1的外壁3之间设有环形腔14,帽身1的外壁3上设有若干与环形腔14连通的散热孔2,佩戴槽15的内壁4上设有若干与环形腔14连通的出气孔7。环形腔14内设有加热组件8和用于带动加热组件8围绕佩戴槽15进行圆周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直齿轮6和转动连接在环形腔14内的第一齿圈5,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环形腔14的内壁4上,环形腔14的内壁4上设有环形的限位槽,第一齿圈5位于限位槽内,第一齿圈5可在限位槽内转动,限位槽对第一齿圈5的转动进行限位,从而可防止第一齿圈5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另外,限位槽的顶部设有挡片,挡片将第一齿圈5挡住,从而可避免第一齿圈5从限位槽中脱离。第一齿圈5的齿位于第一齿圈5的外侧壁上,直齿轮6位于第一齿圈5的外侧且与第一齿圈5啮合,直齿轮6通过轴转动连接在环形腔14内。直齿轮6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加热组件8位于第一齿圈5上。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加热组件8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和电池,电池可为干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电池与加热丝电连接有导线,通过电池给加热丝供电,从而可使加热丝发热。本实施例中,帽身1包括由外至内相互套设的多层帽圈,相邻的帽圈滑动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相邻的帽圈之间的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帽身1的收缩,使得帽身1的体积可变小,使得帽体更加便携,便于携带。至于帽身1如何进行竖向的收缩,帽圈的具体结构以及相邻帽圈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请具体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5456333U的技术专利“便携式脑康治疗仪帽体”。本实施例中的帽身1、第一齿圈5、直齿轮6均为塑料材质制成,重量较轻,便于携带。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过按压控制电池的按钮使电池与加热丝连通,电池给加热丝供电,加热丝发出热量,发出的热量通过出气孔7作用在位于佩戴槽15中的头部,从而给头部进行加热。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直齿轮6转动,直齿轮6带动第一齿圈5转动,第一齿圈5带动加热组件8一同围绕佩戴槽15转动,从而使得头部的各个角度均能被加热,使得头部周围加热比较均匀,加热效果较好。另外,帽身1的底部设有环形的按钮槽,按钮滑动连接在按钮槽中,这样当加热组件转动时,按钮1在按钮槽中转动,按钮1从按钮槽中伸出而位于帽身1的外侧,当加热组件停止圆周转动时,无论加热组件处于任何位置,由于按钮位于帽身1的外侧,均可对按钮进行按压。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对头部进行加热,利于血液流动,提高了舒适度,治疗效果更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包括帽身,所述帽身的底部设有内凹的佩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槽的内壁和帽身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环形腔内设有用于带动加热组件围绕佩戴槽进行圆周转动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包括帽身,所述帽身的底部设有内凹的佩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槽的内壁和帽身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环形腔内设有用于带动加热组件围绕佩戴槽进行圆周转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直齿轮和转动连接在环形腔内的第一齿圈,所述直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直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第一齿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脑康仪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齿圈、驱动马达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连接在环形腔内,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驱动马达的壳体上,所述环形腔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驱动马达的外壳上固设有滑动连接在环形槽上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剑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三正医疗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