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编织管的快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3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管和具有该编织管的快接结构,该编织管包括内管,电线和编织丝,所述电线置于所述内管和所述编织丝之间,其中,所述内管为供介质流动的管体,所述电线为一股或多股结合;该快接结构的电路包括上述编织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编织管及具有该编织管的快接结构既将电线编织入编织管中,无需分开装配,又将该编织管整合入快接结构中,进而与该快接结构整合,大大简化装配工艺,十分快捷方便。

A quick connect structure with braided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编织管的快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管及具有该编织管的快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编织管与电线组件的安装一般都要分开装配安装,然而该种方式容易导致安装过程繁琐,复杂且便捷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管及具有该编织管的快接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编织管,包括内管,电线和编织丝,所述电线置于所述内管和所述编织丝之间,其中,所述内管为供介质流动的管体,所述电线为一股或多股结合。优选的,所述编织丝至少开设一开口,所述电线从所述开口中延伸出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编织管的快接结构,包括第一水道本体和第二水道本体,所述第一水道本体包括外壳,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组件和水路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围绕所述水路组件设置,所述水路组件内具有一水路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电连接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置于所述水路组件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第二水道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内管和插孔座,所述内管与所述水路孔配合连接,所述插孔座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编织管的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道本体和第二水道本体,所述第一水道本体包括外壳,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组件和水路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围绕所述水路组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开设有一缺口,所述水路组件内具有一水路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电连接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置于所述水路组件和所述外壳之间且所述插接头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二水道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内管和插孔座,所述内管与所述水路孔配合连接,所述插孔座置于所述内管外周与所述插接头配合连接,所述插孔座与电线相连接,所述插孔座伸出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前端设置,所述电线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伸入所述内管和编织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编织管的快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道本体和第二水道本体,所述第一水道本体包括外壳,置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组件和水路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围绕所述水路组件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开设有一缺口,所述水路组件内具有一水路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电连接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置于所述水路组件和所述外壳之间且所述插接头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第二水道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组件,内管和插孔座,所述内管与所述水路孔配合连接,所述插孔座置于所述内管外周与所述插接头配合连接,所述插孔座与电线相连接,所述插孔座伸出所述第二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万圣郑方李章生杜胜军张羽康方元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