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21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包括若干组滑动座本体,每组滑动座本体包括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上的滚子轴支承,滚子轴支承上设置有若干组承座腔,每个承座腔内设置有两组用于装配滚柱的滚柱槽和用于装配滚筒的滚筒槽,滚柱槽位于承座腔内的底部,滚筒槽位于滚柱槽之上,且两组滚柱槽对称的设置于滚筒槽底部的两侧,所述滚筒与相切滚柱且安装于滚柱的上方,滚筒与滚柱线接触,滚筒的上表面凸出于承座腔,且支撑位于滚筒上方的套装于工作管外的管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滚筒和滚柱、滚筒与管托底板都为线接触,能有效的避免原供热管托底板摩擦力过大,下底板出现卡死而破坏管托的隔热层的现象,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管线的安全运行。

A combined sliding seat supported by rolle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
本技术属于隔热管道滚动摩擦
,特别涉及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管托摩擦副大多采用镜面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板之间的摩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四氟乙烯板容易受热受压变形,其摩擦阻力将大大增加;滚筒轴承转动中的润滑油因受温差限制而流失,导制轴承座无油干卡,且野外轴承的维护保养难。现有技术中,轴承中采用脂类润滑油,脂类一经高温稀释流尽,轴承类就干涸锈死,失去滚动作用。为了保证管托滚筒的滚轴与轴套座长期润滑运转中尽量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只有对滚筒的轴套座进行具有抗承重载、轻摩擦、长润滑,无养护的特种轴套配合装置,再按长输热网工程设计数据设计出系列的重载静慢动滚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以解决现有热网工程中滚筒轴承转动中的润滑油因受温差限制而流失,导制轴承座无油干卡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野外轴承的维护保养难的问题,该产品具有承重载,多圆、点、线成面轻摩擦,解决了四氟板高温易变形、Cr钢板摩擦系数大、轴承滚筒加工精度高等运行缺陷。该产品用料普通。加工工艺简易。成本低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包括若干组滑动座本体,每组滑动座本体包括底板7和固定在底板7上的滚子轴支承2,所述滚子轴支承2上设置有若干组承座腔22,每个承座腔22内设置有两组用于装配滚柱21的滚柱槽24和用于装配滚筒3的滚筒槽23,所述滚柱槽24位于承座腔22内的底部,滚筒槽23位于滚柱槽24之上,且两组滚柱槽24对称的设置于滚筒槽23底部的两侧,所述滚筒3与相切滚柱21且安装于滚柱21的上方,滚筒3与滚柱21线接触,减小摩擦阻力,所述滚筒3的上表面凸出于承座腔22,且支撑位于滚筒3上方的套装于工作管10外的管托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7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滚筒3上装配若干组滑动座本体,位于滚筒3两端的滑动座本体外侧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挡板6和加强板4固定在底座上。进一步的,所述管托9底部通过管托支撑板8安装于滚筒3上,所述滚筒3与管托支撑板8为线接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槽23为滚子轴支承2上线切割出的优弧,滚柱槽24为滚筒槽23内底部线切割出的两个优弧。进一步的,所述滚子轴支承2焊接在底板7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板6高度需低于滚筒3安装后的上沿高度,防止滑动底板被挡板6卡住影响管线的安全运行。进一步的,所述滚柱21和滚筒3的安装夹角为30°,安装角度过小,重力荷载过于集中,角度过大滚筒3可能卡到滚子轴支承2。进一步的,若干组承座腔22平行设置,且承座腔22的轴向与管托9内的工作管的轴向相互垂直;若干组滑动座本体并排焊接在底座1上,分摊管托9上的荷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按各种规格的管托支座配备相匹配的钢制滚筒,运用于长输热网工程;确保隔热管托得到最小摩擦系数、可使滚筒在同规格中承载最大载荷,解决了管托聚四氟乙烯板容易变形,钢板摩擦力大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易、便于工程安装、承载力大、轻摩擦;加工工艺简单,造价成本低。本技术安装于管网工程上平时无须作人为保养。运载时间可与工作管同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其中:1-底座,2-滚子轴支承,21-滚柱,22-承座腔,23-滚筒槽,24-滚柱槽,3-滚筒,4-加强板,5-封板,6-挡板,7-底板,8-管托支撑板,9-管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包括若干组滑动座本体,每组滑动座本体包括底板7和焊接在底板7上的滚子轴支承2,所述滚子轴支承2上设置有若干组承座腔22,每个承座腔22内设置有两组用于装配滚柱21的滚柱槽24和用于装配滚筒3的滚筒槽23,所述滚柱槽24位于承座腔22内的底部,滚筒槽23位于滚柱槽24之上,且两组滚柱槽24对称的设置于滚筒槽23底部的两侧,所述滚筒3与相切滚柱21且安装于滚柱21的上方,滚筒3与滚柱21线接触,减小摩擦阻力,所述滚筒3的上表面凸出于承座腔22,且支撑位于滚筒3上方的套装于工作管10外的管托9。具体地讲,所述管托9底部通过管托支撑板8安装于滚筒3上,所述滚筒3与管托支撑板8为线接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进一步的,若干组承座腔22平行设置,且承座腔22的轴向与管托9内的工作管的轴向相互垂直;若干组滑动座本体并排焊接在底座1上,分摊管托9上的荷载。所述底板7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滚筒3上装配若干组滑动座本体,位于滚筒3两端的滑动座本体外侧设置有挡板6,挡板6防止滚柱21和滚筒3滑出,挡板6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挡板6和加强板4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滚筒槽23为滚子轴支承2上线切割出的优弧,滚柱槽24为滚筒槽23内底部线切割出的两个优弧,优弧均为2/3的圆弧,其中,滚柱21自滚柱槽24的端部插入其中,滚筒3自滚筒槽23的侧面插入其中,然后将挡板6焊接于位于端部的滑动座本体外侧及其底板7上,然后在焊接加强板4。优选地,所述挡板6高度需低于滚筒3安装后的上沿高度,防止滑动底板被挡板6卡住影响管线的安全运行。优选地,滚柱21和滚筒3采用成品管件制作,所述滚柱21和滚筒3的安装夹角为30°,安装角度过小,重力荷载过于集中,角度过大滚筒3可能卡到滚子轴支承2。本技术包括底座、滚子轴支承和滚筒,所述滚子轴支承焊接在底座上的,滚筒安装在滚子轴支承上,所述滚子轴支承的承座腔采用线切割加工出圆弧形卡槽,所述滚柱插入在滚柱槽24内,滚柱上方安装滚筒,滚筒与滚柱间形成线接触,所述滚子轴支承内的滚柱和滚筒安装完成后在两侧焊接挡板,防止滚柱和滚筒滑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滑动座本体,每组滑动座本体包括底板(7)和固定在底板(7)上的滚子轴支承(2),所述滚子轴支承(2)上设置有若干组承座腔(22),每个承座腔(22)内设置有两组用于装配滚柱(21)的滚柱槽(24)和用于装配滚筒(3)的滚筒槽(23),所述滚柱槽(24)位于承座腔(22)内的底部,滚筒槽(23)位于滚柱槽(24)之上,且两组滚柱槽(24)对称的设置于滚筒槽(23)底部的两侧,所述滚筒(3)与相切滚柱(21)且安装于滚柱(21)的上方,滚筒(3)与滚柱(21)线接触,所述滚筒(3)的上表面凸出于承座腔(22),且支撑位于滚筒(3)上方的套装于工作管外的管托(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滑动座本体,每组滑动座本体包括底板(7)和固定在底板(7)上的滚子轴支承(2),所述滚子轴支承(2)上设置有若干组承座腔(22),每个承座腔(22)内设置有两组用于装配滚柱(21)的滚柱槽(24)和用于装配滚筒(3)的滚筒槽(23),所述滚柱槽(24)位于承座腔(22)内的底部,滚筒槽(23)位于滚柱槽(24)之上,且两组滚柱槽(24)对称的设置于滚筒槽(23)底部的两侧,所述滚筒(3)与相切滚柱(21)且安装于滚柱(21)的上方,滚筒(3)与滚柱(21)线接触,所述滚筒(3)的上表面凸出于承座腔(22),且支撑位于滚筒(3)上方的套装于工作管外的管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轴支承组合滑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滚筒(3)上装配若干组滑动座本体,位于滚筒(3)两端的滑动座本体外侧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板(4),所述挡板(6)和加强板(4)固定在底座上。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兴陈忠桂杨柳温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苏夏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