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超负荷时的性能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318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善超负荷时的性能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由第1压缩机和第2压缩机构成的压缩部;室外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的输出侧的高压开关;电磁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控制部构成。其方法包括有:流经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冷凝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停止运转中的第1压缩机或第2压缩机的第1阶段;压缩机的停止时间经过β时,再次运行被停止的压缩机的第2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室外热交换器输出侧设置了当冷凝压力Pd大于设定压力α时,发出开或者关信号的高压开关,由此控制器收到高压开关发出的冷凝压力Pd大于设定压α的判断信号时,停止正在运转的压缩机中的一台压缩机。具有维持基本制冷能力的同时可以降低冷凝压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由于室外温度上升,空调器处于超负荷状态时,可以改善制冷性能的。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通过吸入室内的高温空气后,经过热交换将其调整为低温的冷气输出到室内(即,需要空气调节的空间)的反复的过程,对于室内进行制冷(制冷模式),或者通过相反的过程对于室内进行制暖(制暖模式)的制冷/制暖系统。空调器除了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制冷/制暖功能以外还具有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并进行过滤后,再次输出到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和吸入湿度高的空气后,将其调整为干爽的空气再次输出到室内的除湿功能。图1是现有空调器构成的简要示意图。图1中表示的现有的大型空调器使用了两台压缩机12、22构成了两个独立的制冷剂流动循环。即,由第1室内热交换器10、第1压缩机12、第1室外热交换器14以及第1膨胀装置16构成第1制冷剂流动循环(实线箭头表示);由第2室内热交换器20、第2压缩机22、第2室外热交换器24以及第2膨胀装置26构成第2制冷剂流动循环。以制冷循环为例,对于空调器制冷剂流动循环进行说明。首先,由第1压缩机12及第2压缩机22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分别经过第1室外热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超负荷时的性能的空调器,包括:由第1压缩机(101)和第2压缩机构成的压缩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对于压缩部(100)输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室外热交换器(110);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10)的输出侧,检测经过的制冷剂的压力是否大于设定压力α的高压开关(200);将流经室外热交换器(110)的制冷剂相变变成低温低压状态的电磁膨胀阀(120);通过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蒸发制冷剂的室内热交换器(130);当冷凝压力大于设定压力α时,暂停第1压缩机(101)或第2压缩机(102)中的其中一台压缩机运转的控制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贤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