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雁军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284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所述巷道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二支护板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支架,所述巷道内侧壁设有第一支护板,所述支架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通过连接环、伸缩杆和挤压板的设置,使挤压板可在伸缩杆的作用下挤压第一支护板,使巷道的侧边得到支撑,不易在地面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坍塌的情况,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支撑板、空腔和弹性环的设置,使支撑柱的底端通过支撑板的作用,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且支撑板内部空腔内的弹性环可减缓支撑柱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使支撑柱不易因土质的松软而发生下陷。

A support device for coal mine driving roadw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煤矿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工作人员对煤矿掘进巷道进行支护操作时,多采用支撑柱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巷道侧边的防护设备未设有支撑,使巷道侧边易在地面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坍塌的情况;2、工作人员对煤矿掘进巷道进行支护操作时,采用支撑柱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撑防止坍塌,支撑柱底端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在地面土质较软的区域,易发生支撑柱下陷无法实现支撑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具有防侧鼓和防下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所述巷道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护板,所述第二支护板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支架,所述巷道内侧壁设有第一支护板,所述支架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柱底端设有防陷机构,所述防陷机构包括支撑板、空腔和弹性环,所述支撑柱下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下表面连接有弹性环。优选的,弹性环上端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挡板的尺寸与所述空腔上表面尺寸相同。优选的,防护机构包括连接环,所述支撑柱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环。优选的,防护机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连接环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优选的,防护机构还包括挤压板,所述伸缩杆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连接环、伸缩杆和挤压板的设置,使挤压板可在伸缩杆的作用下挤压第一支护板,使巷道的侧边得到支撑,不易在地面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坍塌的情况,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2、本技术通过支撑板、空腔和弹性环的设置,使支撑柱的底端通过支撑板的作用,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且支撑板内部空腔内的弹性环可减缓支撑柱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使支撑柱不易因土质的松软而发生下陷,失去支撑的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防陷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陷机构;11、支撑板;12、空腔;13、弹性环;14、挡板;2、第一支护板;3、巷道;4、第二支护板;5、支架;6、支撑柱;7、防护机构;71、连接环;72、伸缩杆;73、挤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3,巷道3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护板4,第二支护板4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支架5,巷道3内侧壁设有第一支护板2,支架5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柱6,支撑柱6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7,支撑柱6底端设有防陷机构1,防陷机构1包括支撑板11、空腔12和弹性环13,支撑柱6下端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表面开设有空腔12,空腔12内部下表面连接有弹性环13。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支撑板11、空腔12和弹性环13的设置,使支撑柱6的底端通过支撑板11的作用,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且支撑板11内部空腔12内的弹性环13可减缓支撑柱6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使支撑柱6不易因土质的松软而发生下陷,失去支撑的作用。具体的,弹性环13上端连接有挡板14;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空腔12内部。具体的,挡板14的尺寸与空腔12上表面尺寸相同;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空腔12内部。具体的,防护机构7包括连接环71,支撑柱6外侧壁下方连接有连接环71;便于伸缩杆72与支撑柱6进行连接。具体的,防护机构7还包括伸缩杆72,连接环71外侧壁一侧连接有伸缩杆72;便于调节挤压板73与连接环71之间的距离。具体的,防护机构7还包括挤压板73,伸缩杆72另一端连接有挤压板73;便于增大伸缩杆72与第一支护板2之间的接触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连接环71、伸缩杆72和挤压板73的设置,使挤压板73可在伸缩杆72的作用下挤压第一支护板2,使巷道3的侧边得到支撑,不易在地面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坍塌的情况,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支撑板11、空腔12和弹性环13的设置,使支撑柱6的底端通过支撑板11的作用,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且支撑板11内部空腔12内的弹性环13可减缓支撑柱6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使支撑柱6不易因土质的松软而发生下陷,失去支撑的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3),所述巷道(3)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护板(4),所述第二支护板(4)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支架(5),所述巷道(3)内侧壁设有第一支护板(2),所述支架(5)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7),所述支撑柱(6)底端设有防陷机构(1),所述防陷机构(1)包括支撑板(11)、空腔(12)和弹性环(13),所述支撑柱(6)下端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表面开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部下表面连接有弹性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道(3),所述巷道(3)内部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护板(4),所述第二支护板(4)内部下表面连接有支架(5),所述巷道(3)内侧壁设有第一支护板(2),所述支架(5)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外侧壁设有防护机构(7),所述支撑柱(6)底端设有防陷机构(1),所述防陷机构(1)包括支撑板(11)、空腔(12)和弹性环(13),所述支撑柱(6)下端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表面开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部下表面连接有弹性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掘进巷道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13)上端连接有挡板(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军张刚王宝童侯文平郭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张雁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