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82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作业中井下随钻精密仪器测试技术领域,是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包括试验平台、左安装架、驱动轴、驱动机构、右安装架、连接机构、过孔滑环和处理单元,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能够固定井下随钻仪器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制作简单,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井下随钻仪器模拟井下的转动,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能够将井下随钻仪器和滑环轴同轴心固定安装在一起,提高测量精度,通过设置过线通道,能够使测试电缆在测试过程中,顺利的将信号输出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能够将输出线缆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确保井下随钻仪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钻井作业安全可靠。

Simulation rotation tooling of downhole while drill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作业中井下随钻精密仪器测试
,是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
技术介绍
在石油钻采领域,定向井、水平井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稳定油田产量的重要技术,特别是针对复杂油气层,其钻遇率与井眼轨迹控制一直是制约钻采成本降低的主要因素,而精确的随钻测量仪器采集的地层信息数据对提高钻遇率与井眼轨迹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一口井钻探成功与否的保证,为了确保井下随钻仪器的精度,入井前需要在地面模拟井下运动对其进行各个参数的标定测试,保证井眼轨迹符合设计要求,目前现有的井下随钻测量仪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维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井下随钻仪器在地面简单清楚的完成模拟井下转动测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包括试验平台、左安装架、驱动轴、驱动机构、右安装架、连接机构、过孔滑环和处理单元,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能够固定井下随钻仪器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右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驱动轴左端与位于其左方且能调节转速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右安装架内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左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机构左端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过线通道,连接机构左部外侧设有能与第一过线通道连通的第二过线通道,右安装架右侧安装有过孔滑环,过孔滑环内设有滑环轴,滑环轴左端与连接机构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滑环轴左部设有第三过线通道,过孔滑环左侧设有能够依次通过第三过线通道、第一过线通道和第二过线通道后与井下随钻仪器电连接在一起的测试线缆,过孔滑环右侧设有能够与能够测试井下随钻仪器方位伽马和近钻头井斜的处理单元电连接在一起的输出线缆。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驱动机构可包括驱动电机和调速装置,对应驱动轴左侧位置的试验平台前端上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设有输出轴,输出轴右端与驱动轴左端通过带轮传动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后方设有与其电连接在一起的调速装置,调速装置下侧与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上述左安装架可包括左轴座、驱动轴和卡盘,试验平台左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左轴座,左轴座内安装有两端分别位于其两侧的驱动轴,驱动轴右端固定安装有卡盘,驱动轴左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同步带轮,输出轴右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外侧设有同步带,同步带呈首尾相连的环形,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的外侧分别与同步带内侧的对应位置配合连接在一起。上述左安装架还可包括左限位螺母和左挡圈,对应从动同步带轮右侧与左轴座左侧之间位置的驱动轴外侧设有左限位螺纹,对应左轴座左侧位置的驱动轴外侧安装有左挡圈,对应左挡圈左侧位置的驱动轴外侧安装有左限位螺母。上述连接机构可包括连接轴、近钻头接头和顶杆,右安装架内固定安装有两端分别位于其两侧的连接轴,连接轴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连接孔,连接轴左端内侧设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的顶杆,顶杆左端位于连接轴左方,顶杆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连接孔,顶杆左侧设有近钻头接头,近钻头接头右端中央设有第三连接孔,顶杆左部外侧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孔内,近钻头接头左端中央设有与第三连接孔连通的第四连接孔,井下随钻仪器右端外侧能够固定安装在第四连接孔内,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孔形成第一过线通道,近钻头接头右部外侧设有与第三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过线通道。上述连接机构还可包括压板、右限位螺母、右挡圈和右固定螺母,近钻头接头上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上的过线凹槽,过线凹槽内矩阵分布有至少四个螺孔,过线凹槽内设有能够固定测试线缆的压板,对应每个螺孔位置的压板上均设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均设有下端与位于对应位置螺孔内的固定螺栓,顶杆左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顶杆左端外侧卡接在轮廓与其相一致的第三连接孔内,顶杆右部通过螺纹连接与连接轴左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连接轴左侧位置的顶杆外侧安装有右限位螺母,对应右安装架右侧位置的连接轴外侧设有外螺纹,连接轴右部外侧安装有左侧与右安装架右侧相接触的右挡圈,对应右挡圈右侧位置的连接轴外侧安装有右固定螺母。上述连接机构还可包括固定端盖,右安装架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端盖,固定端盖右部设有左右贯通的安装一孔,过孔滑环中部外侧固定安装在安装一孔内,过孔滑环中部安装有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其两侧的滑环轴,滑环轴左部通过螺纹连接与连接轴右部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连接轴右端与过孔滑环左端之间位置的滑环轴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五连接孔,滑环轴左端中央设有能够与第五连接孔形成第三过线通道的第六连接孔,对过孔滑环左侧设有能够依次穿过第六连接孔、第五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二过线通道以及过线凹槽后与井下随钻仪器电连接在一起的测试电缆。上述还可包括底座、支撑柱、支撑螺母、支架组件,试验平台呈矩形,试验平台四个角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内均设有下端与位于试验平台下方的底座上端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的支撑柱,对应每个固定孔位置的试验平台上侧均设有与对应位置的支撑柱安装在一起的支撑螺母,对应驱动轴和右安装架之间位置的试验平台上左右间隔有至少两个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托轮支架、连接螺栓、调节螺杆和连接台,对应驱动轴和右安装架之间位置的试验平台下侧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台,每个连接台中部均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上的凹槽,对应每个连接台前后两侧位置的试验平台上均设有连接台能够沿其左右移动的长圆孔,每个长圆孔内均设有能够将连接台和试验平台固定安装在一起的连接螺栓,对应长圆孔之间位置的试验平台上端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调节孔,每个调节孔内均设有能够在其内侧上下移动的托轮支架,每个连接台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设有上端与托轮支架下端中央安装在一起的调节螺杆。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制作简单,通过驱动机构能够使井下随钻仪器模拟井下的转动,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能够将井下随钻仪器和滑环轴同轴心固定安装在一起,提高测量精度,通过设置过线通道,能够使测试电缆在测试过程中,顺利的将信号输出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能够将输出线缆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确保井下随钻仪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钻井作业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的电路结构框图。附图5为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试验平台,2为驱动轴,3为输出线缆,4为过孔滑环,5为测试线缆,6为输出轴,7为调速装置,8为左轴座,9为卡盘,10为驱动电机,11为左限位螺母,12为左挡圈,13为连接轴,14为第一连接孔,15为右轴座,16为近钻头接头,17为过线凹槽,18为第三连接孔,19为第四连接孔,20为顶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左安装架、驱动轴、驱动机构、右安装架、连接机构、过孔滑环和处理单元,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能够固定井下随钻仪器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右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驱动轴左端与位于其左方且能调节转速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右安装架内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左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机构左端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过线通道,连接机构左部外侧设有能与第一过线通道连通的第二过线通道,右安装架右侧安装有过孔滑环,过孔滑环内设有滑环轴,滑环轴左端与连接机构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滑环轴左部设有第三过线通道,过孔滑环左侧设有能够依次通过第三过线通道、第一过线通道和第二过线通道后与井下随钻仪器电连接在一起的测试线缆,过孔滑环右侧设有能够与能够测试井下随钻仪器方位伽马和近钻头井斜的处理单元电连接在一起的输出线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左安装架、驱动轴、驱动机构、右安装架、连接机构、过孔滑环和处理单元,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左右间隔固定安装有能够固定井下随钻仪器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内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右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驱动轴左端与位于其左方且能调节转速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右安装架内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左端能够与井下随钻仪器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机构左端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过线通道,连接机构左部外侧设有能与第一过线通道连通的第二过线通道,右安装架右侧安装有过孔滑环,过孔滑环内设有滑环轴,滑环轴左端与连接机构右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滑环轴左部设有第三过线通道,过孔滑环左侧设有能够依次通过第三过线通道、第一过线通道和第二过线通道后与井下随钻仪器电连接在一起的测试线缆,过孔滑环右侧设有能够与能够测试井下随钻仪器方位伽马和近钻头井斜的处理单元电连接在一起的输出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调速装置,对应驱动轴左侧位置的试验平台前端上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右端设有输出轴,输出轴右端与驱动轴左端通过带轮传动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后方设有与其电连接在一起的调速装置,调速装置下侧与试验平台中部上侧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左安装架包括左轴座、驱动轴和卡盘,试验平台左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左轴座,左轴座内安装有两端分别位于其两侧的驱动轴,驱动轴右端固定安装有卡盘,驱动轴左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从动同步带轮,输出轴右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外侧设有同步带,同步带呈首尾相连的环形,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的外侧分别与同步带内侧的对应位置配合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左安装架还包括左限位螺母和左挡圈,对应从动同步带轮右侧与左轴座左侧之间位置的驱动轴外侧设有左限位螺纹,对应左轴座左侧位置的驱动轴外侧安装有左挡圈,对应左挡圈左侧位置的驱动轴外侧安装有左限位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近钻头接头和顶杆,右安装架内固定安装有两端分别位于其两侧的连接轴,连接轴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连接孔,连接轴左端内侧设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在一起的顶杆,顶杆左端位于连接轴左方,顶杆中央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连接孔,顶杆左侧设有近钻头接头,近钻头接头右端中央设有第三连接孔,顶杆左部外侧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孔内,近钻头接头左端中央设有与第三连接孔连通的第四连接孔,井下随钻仪器右端外侧能够固定安装在第四连接孔内,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孔形成第一过线通道,近钻头接头右部外侧设有与第三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过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随钻仪器模拟转动工装,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还包括压板、右限位螺母、右挡圈和右固定螺母,近钻头接头上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上的过线凹槽,过线凹槽内矩阵分布有至少四个螺孔,过线凹槽内设有能够固定测试线缆的压板,对应每个螺孔位置的压板上均设有连接孔,每个连接孔内均设有下端与位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年涛宋朝晖万教育乔东宇李富强李美萱程海东孙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