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7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包括钢筋主架,所述钢筋主架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固定,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钢筋框架主体相固定,所述紧固件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且紧固件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钢筋框架主体的一端通过防护筋与支撑钢柱相固定,所述钢筋框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和第二钢筋副架,且第一钢筋副架和第二钢筋副架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孔,所述第二横梁与钢筋框架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且钢筋框架主体的底端固定有焊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各种钢筋铰接件配合防护筋和加强筋等结构,可对钢筋固定架进行快速安装固定,具备连接紧密稳固的优点。

A fixed frame of negative moment steel b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钢筋架
,具体为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变形钢筋是表面带肋的钢筋,通常带有2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横肋的外形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种。用公称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变形钢筋的公称直径相当于横截面相等的光圆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目前的负弯矩钢筋固定架组装不紧密牢靠,易出现松动情况,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负弯矩钢筋固定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负弯矩钢筋固定架组装不紧密牢靠,易出现松动情况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包括钢筋主架,所述钢筋主架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固定,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钢筋框架主体相固定,所述紧固件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且紧固件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钢筋框架主体的一端通过防护筋与支撑钢柱相固定,所述钢筋框架主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和第二钢筋副架,且第一钢筋副架和第二钢筋副架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孔,所述第二横梁与钢筋框架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且钢筋框架主体的底端固定有焊接片。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与卡槽紧密嵌合。优选的,所述紧固件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与钢筋框架主体相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护筋呈三角形结构,且防护筋表面设置有槽孔。优选的,所述钢筋框架主体上固定有钢筋档条,且钢筋框架主体的两端通过支撑钢条与支撑钢柱固定。优选的,所述钢筋主架通过钢筋夹条与支撑钢柱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钢筋主架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固定,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钢筋框架主体相固定,利用紧固铆接件可对钢筋主架、横梁组件和钢筋框架主体之间进行快速安装固定,使用的零器件造价成本低廉,并且具备连接紧密组装方便的优点;(2)钢筋框架主体的一端通过防护筋与支撑钢柱相固定,钢筋主架通过钢筋夹条与支撑钢柱固定,第二横梁与钢筋框架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安装有防护筋、钢筋夹条和加强筋等结构护件,可对钢筋架组件的铰接处进行加固,提高连接的稳定牢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钢筋主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横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钢柱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槽孔;2、第一钢筋副架;3、钢筋框架主体;4、防护筋;5、加强筋;6、焊接片;7、第二横梁;8、钢筋主架;9、第一横梁;10、支撑钢柱;11、第二钢筋副架;12、支撑钢条;13、钢筋档条;14、铰接件;15、紧固件;16、安装孔;17、卡槽;18、钢筋夹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包括钢筋主架8,钢筋主架8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14分别与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相固定,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15与钢筋框架主体3相固定,利用紧固铆接件可对钢筋主架8、横梁组件和钢筋框架主体3之间进行快速安装固定,使用的零器件造价成本低廉,并且具备连接紧密组装方便的优点,紧固件15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6,且紧固件15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17,钢筋框架主体3的一端通过防护筋4与支撑钢柱10相固定,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且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孔1,第二横梁7与钢筋框架主体3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5,且钢筋框架主体3的底端固定有焊接片6。进一步,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与卡槽17紧密嵌合。进一步,紧固件15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16与钢筋框架主体3相固定。进一步,防护筋4呈三角形结构,且防护筋4表面设置有槽孔。进一步,钢筋框架主体3上固定有钢筋档条13,且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通过支撑钢条12与支撑钢柱10固定。进一步,钢筋主架8通过钢筋夹条18与支撑钢柱10固定,通过安装有防护筋4、钢筋夹条18和加强筋5等结构护件,可对钢筋架组件的铰接处进行加固,提高连接的稳定牢靠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钢筋主架8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14分别与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相固定,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15与钢筋框架主体3相固定,利用紧固铆接件可对钢筋主架8、横梁组件和钢筋框架主体3之间进行快速安装固定,使用的零器件造价成本低廉,并且具备连接紧密组装方便的优点,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第二横梁7与钢筋框架主体3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5,钢筋框架主体3上固定有钢筋档条13,且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通过支撑钢条12与支撑钢柱10固定,钢筋主架8通过钢筋夹条18与支撑钢柱10固定,通过安装有防护筋4、钢筋夹条18和加强筋5等结构护件,可对钢筋架组件的铰接处进行加固,提高连接的稳定牢靠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包括钢筋主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主架(8)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14)分别与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相固定,所述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15)与钢筋框架主体(3)相固定,所述紧固件(15)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6),且紧固件(15)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17),所述钢筋框架主体(3)的一端通过防护筋(4)与支撑钢柱(10)相固定,所述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且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孔(1),所述第二横梁(7)与钢筋框架主体(3)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5),且钢筋框架主体(3)的底端固定有焊接片(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弯矩钢筋固定架,包括钢筋主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主架(8)的上下两端通过铰接件(14)分别与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相固定,所述第一横梁(9)和第二横梁(7)的两端均通过紧固件(15)与钢筋框架主体(3)相固定,所述紧固件(15)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16),且紧固件(15)的下表面设置有卡槽(17),所述钢筋框架主体(3)的一端通过防护筋(4)与支撑钢柱(10)相固定,所述钢筋框架主体(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且第一钢筋副架(2)和第二钢筋副架(11)表面均设置有固定槽孔(1),所述第二横梁(7)与钢筋框架主体(3)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强筋(5),且钢筋框架主体(3)的底端固定有焊接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弯矩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璐黄模佳赵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