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257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撕裂鞋底,涉及鞋底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由EVA材料制成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外沿设置有边沿槽,所述边沿槽处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边条。橡胶相对于EVA的抗撕裂性能好,容易达到鞋底优等品抗撕裂强度8N/mm的要求,因此橡胶制的边条可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

A tear resistant s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撕裂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特别涉及一种抗撕裂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是鞋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适用环境的不同,需要具备相应的特性,如:耐磨、耐水、耐油、耐静电等。其中良好的力学性能则是鞋底的通用特性,以保证鞋底的使用寿命。常见的鞋底材料有EVA、PU、塑料、橡胶等,其中EVA发泡材料具有轻质、缓震性好、耐水防潮等优点,橡胶具有弹性好、不易断裂、防滑的优点。公告号为CN2091858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力EVA鞋底,触地面前后相互间隔布置有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具有三个第一凸块及位于相邻两第一凸块之间的第一凹面,第二支撑条具有三个第二凹面及位于相邻两第二凹面之间的第二凸块,第一凹面与第二凸块前后对应,第二凹面与第一凸块前后对应,且对应于前掌区域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的深度由外及内依次增大,对应于后跟区域的第一凹面和第二凹面的深度由内及外依次增大。上述鞋底便是由EVA鞋底材料制成,而EVA鞋底材料具有成本低、质量轻的优势。但是大部分EVA鞋底材料的抗撕裂性能不佳,无法达到鞋底优等品抗撕裂强度8N/mm的要求。虽然存在高性能高强度的EVA鞋底材料,但其并不便宜,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撕裂鞋底,具有EVA鞋底质轻、成本低的优点,又能保持优良的抗撕裂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撕裂鞋底,包括由EVA材料制成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外沿设置有边沿槽,所述边沿槽处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边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相对于EVA的抗撕裂性能好,容易达到鞋底优等品抗撕裂强度8N/mm的要求,因此橡胶制的边条可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由于鞋底的撕裂一般从其边沿开始发生,因此边条位于鞋底本体边沿便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且尽可能少地使用橡胶材料,从而避免较重的橡胶材料影响鞋底的轻便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沿槽设置于鞋底本体接触地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条接触地面,因此橡胶制的边条还能有效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沿槽呈环形,所述边条为环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条全方位包围鞋底本体边沿,使得鞋底的抗撕裂性能、防滑性能提高也是全方位的,边条起到的积极效果加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沿其长度依次分为足尖区、前掌区、足弓区、脚跟区,所述鞋底本体于前掌区设置有抗撕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据人体运动学,行走时主要是鞋底前掌区发生弯曲、撕裂,因此在该区域设置抗撕裂层能有效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位于鞋底本体接触地面的一侧,所述鞋底本体设置有供抗撕裂层卡入的容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撕裂层与地面接触,抗撕裂效果更好,且易于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与边条一体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撕裂层与边条通过橡胶注模一体成型,再胶粘于鞋底本体上即可,生产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表面设置有前掌防滑块,所述前掌防滑块设置有多个且沿抗撕裂层相对两侧间隔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行走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主要发生在前掌区和足尖区,前掌防滑块合理提高鞋底抓地力,避免打滑摔倒的麻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表面设置有止滑块,所述止滑块由掺有玻璃纤维的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暴露在橡胶表面,使其表面摩擦系数增大,进而显著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且随着磨损进行,其表面始终能保持一定粗糙度,保证防滑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滑块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抗撕裂层中部,两个所述止滑块之间设置有前掌耐磨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掌耐磨块处于正中央,起到替代磨损的作用,减轻止滑块的磨损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鞋底本体于足尖区边沿间隔排布有足尖防滑块、于足尖区朝向前掌区的一端中部设置有足尖耐磨块;所述鞋底本体于抗撕裂层朝向足弓区的一侧两端连接有下掌防滑块、中部设置有下掌耐磨块,所述下掌防滑块、下掌耐磨块、足尖防滑块和足尖耐磨块边角处设置有耐磨凸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底具有优良的防滑性能、耐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橡胶材料相对于EVA材料抗撕裂性能更好,但是更重,在EVA制的鞋底本体周边设置橡胶制的边条、前掌区设置抗撕裂层,实现在尽可能少地加入橡胶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保证鞋底的轻质和缓震;2.鞋底的防滑区域集中于足尖区、前掌区,能够有效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符合人体运动学原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本体;11、边沿槽;12、容置槽;13、足尖防滑块;14、足尖耐磨块;15、下掌防滑块;16、下掌耐磨块;17、耐磨凸粒;2、边条;3、抗撕裂层;31、前掌防滑块;32、止滑块;33、前掌耐磨块;4、足尖区;5、前掌区;6、足弓区;7、脚跟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抗撕裂鞋底,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EVA材料制成的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接触地面的一侧外沿设置有环形的边沿槽11,边沿槽11处设置有环状的边条2。边条2由橡胶材料制成且与鞋底本体1胶粘固定,由于橡胶相对于EVA的抗撕裂性能好,容易达到鞋底优等品抗撕裂强度8N/mm的要求,因此橡胶制的边条2可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如图1、图2所示,鞋底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足尖区4、前掌区5、足弓区6、脚跟区7,鞋底本体1于前掌区5接触地面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12,容置槽12相对两侧与边沿槽11连通。容置槽12内设置有与鞋底本体1胶粘固定的抗撕裂层3,抗撕裂层3由橡胶材料制成而与边条2一体成型。由于行走时主要是鞋底前掌区5发生弯曲、撕裂,因此在该区域设置抗撕裂层3能有效提高鞋底的抗撕裂性能。如图1、图2所示,抗撕裂层3、边条2、鞋底本体1接触地面的一侧齐平,抗撕裂层3表面一体成型有前掌防滑块31、前掌耐磨块33,鞋底本体1表面一体成型有足尖防滑块13、足尖耐磨块14、下掌防滑块15、下掌耐磨块16。前掌防滑块31间隔排布于抗撕裂层3朝向边条2的相对两外侧,每侧设置有五个,其表面成型有若干人字形的防滑凸纹,以提高其表面摩擦系数。前掌耐磨块33设置有一个且位于抗撕裂层3正中部,其表面成型有若干凸粒。足尖防滑块13设置有七个且间隔排布于足尖区4边沿,其表面成型有若干人字形的防滑凸纹,以提高其表面摩擦系数。足尖耐磨块14位于足尖区4朝向前掌区5的一端中部,其表面成型有若干凸粒。下掌防滑块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抗撕裂层3朝向足弓区6的一侧两端,其表面成型有若干人字形的防滑凸纹,以提高其表面摩擦系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撕裂鞋底,包括由EVA材料制成的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外沿设置有边沿槽(11),所述边沿槽(11)处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边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撕裂鞋底,包括由EVA材料制成的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外沿设置有边沿槽(11),所述边沿槽(11)处设置有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边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槽(11)设置于鞋底本体(1)接触地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沿槽(11)呈环形,所述边条(2)为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沿其长度依次分为足尖区(4)、前掌区(5)、足弓区(6)、脚跟区(7),所述鞋底本体(1)于前掌区(5)设置有抗撕裂层(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裂层(3)位于鞋底本体(1)接触地面的一侧,所述鞋底本体(1)设置有供抗撕裂层(3)卡入的容置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撕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裂层(3)与边条(2)一体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勤华林祥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诚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